_兰 窒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口赤 忠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往来历史悠久。 但是,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在东盟 势的产业(边际产业)投向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比较优势 理论表明:一个产业是否具有区位比较优势是该产业能否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对中 国实际国情而言,比较优势不是指产业的绝对优势和全球优势,而是相对于东道国的 比较优势。而这些产业在中国的产业体系中,表现为边际产业(劣势产业),或者优势产 业,还可以是中等水平产业或一般产业。也就是说,如果甲国发展的比乙国早半拍,那 么乙国可能是甲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选择1。 成立初期双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贸易往 来主要依靠香港和新加坡。2O世纪70年 代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东 盟国家也紧跟美国与中国有了更直接的贸 易往来。7O年代中期中国先后与马来西 按照“早半拍”原则,充分发挥我国家电、机械、纺织、轻工、电子通讯等行业的比 较优势,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办厂,特别是要加大对东盟四个新成 员国的投资力度。目前,东盟四个新成员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竞争不规范,法规 亚、菲律宾、泰国建立了外交关系,8O年代 到9O年代,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由于中 国的改革开放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991年7月,钱其琛外长出席了第24届 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这是中国首次同东 盟组织进行正式接触。2001年l1月,在文 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出口能力差,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参 与世界经济的程度远远不如我国,国内市场化的程度不如我国。我国目前应该把在国内 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为向海外转移的首选行业,维持出口市场份额。 中国生产规模大、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劳动相对密集、市场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产品,是最 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如我国的家用电器、摩托车、金属制品、纺织、食品和家用机械产品经 过长时间高速增长,已达到生产能力过剩的阶段,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影响到整个产 业的平均利润。但是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稳定,对于广大的东盟国家来说这 些产业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应该首先将我国的这些产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和地区。 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海外转移,保持和扩大产业优势,既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 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了东盟与中日韩领 导人以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第五次会议, 在此期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就双方在新世 纪加强合作达成共识,一致决定在未来l0 年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 5月l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的经济官员在 北京举行第三次中国一东盟经济高官会议 上,就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原则、内容和时间框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有利于维持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海外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双赢。 2.大力发展短缺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 战略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稀缺,激烈的竞争使传统的贸易方式已无法满足 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我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参与东盟的资源生产与 开发。总体而言,东盟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其在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生物 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十分突出: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老 挝和柬埔寨有丰富的矿产和木材。我国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国家,加强与东盟国家 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森林和渔业等领域的开发合作应是我国近期对东盟直接投 资的主要战略目标。我国的石油生产企业应积极参与东盟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 加强与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产油国的联系,交流信息、技术,建立区域次区 域石油合作机制。在农业方面,中国有比较适合东南亚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东 南亚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双方互补性很强。我国应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多种 形式的农业合作,紧紧围绕农业经济活动,增加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派遣农业专 家和技术工人带动我国优良农畜产品、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出口。马来西亚地处热 带,农产、水产资源丰富,但种植、养殖技术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可利用本身先进的水 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工作级磋商已经启动。 2002年l1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和东盟lO国领导人,在出席东盟与 中国领导人会议后签署了《中国与东盟经 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 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框架 协议》,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包括货物 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其涵盖的 内容相当广泛,除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区域 内成员降低或取消货物贸易关税,并逐步 取消非关税壁垒外,还包括区域经济合作 及产业投资合作等。 研究分析中国与东盟的基本状况,选 择恰当的行业和产业进行投资,是我国企 业能否成功走进东盟的关键。 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技术在马承包种植或养殖园;马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出口 国,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还可与马方合作从事棕榈油的种植、生产、加工、进口,弥补我 国食用油的不足。泰国是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和出口国,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 源,近年价格不断上涨,在泰投资进行橡胶的种植和开发,也是不错的投资项目。 中国通过对东盟直接投资,在东盟建立战略性资源开发供应基地,尤其是矿产资 源、石油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对利用东盟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短缺,保证 1.按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或“早半 拍’’原则选择最佳投资产业 国内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国际经验表明,资源开发是对外直 接投资初期的重点投资行业,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从资 源开发到制造业再到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所以,中国企业应继续加强以资源开发为 目的的对东盟直接投资战略。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从双方国家的比较 优势及投资国要素禀赋动态变化的角度来 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该理论认 为,一国应把本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 3-优先选择对我国贸易效应带动作用较大的高附加值行业 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活动对于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最 窒圜 浅析邓小平的中国现状观 口周月春 (中共江永县委党校,湖南江永425400) 摘要:承认落后是比较困难的事,特 别是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之后。大 邓小平指出:“据澳大利亚的一个统计材料说,一九七七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 口平均为八千七百多美元,占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一万一千多美元。第二位 是瑞士,一万美元。第三位是瑞典,九千四百多美元。第四位是挪威,八千八百多美元。 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 有人认为与发达国家比 胆地承认落后,勇敢地面对落后,这是邓小 平精神的重要方面。对当前唤醒国人,解放 思想,振奋精神,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 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怎样呢?邓小平明确指出,既使与这些国 家和地区比,我们也是落后的,或者是全面落后或者是某些方面落后。例如,我们就比 不上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地方国民生产总值人均都是三千多,我们达到这样的水平 不容易。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不如印度、埃及这样一些国家,如科技教育方面,按人口 平均计算,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比我们多几倍。I2J 第二,中国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极其低下。邓小平经常谈起,老百姓生活很穷,吃 关键词:邓小平改变落后社会主义 1977年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面对的 是严重的局面。一方面是生产力的落后和 差距,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公有制程度远远 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农民的生活相当贫困。“从一九 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 产力没有多大发展。一九七八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二百五十美元。 第三,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落后。邓小平从科学技术领域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情 况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当大,表现在:其一, 我国的科研人员非常少,而且素质不高。邓小平把科学技术的落后看成是实质性和决 定性的,是落后的总根源。 脱离国情的实际状况,整个社会处于一种 萧条、禁锢的状态。“文革”后中国的当务之 急,是要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和了解。能不能承认中国落后的客观事实, 是对政治家能力和勇气的最大考验。邓小 平勇敢地面对现实,对中国国情进行了全 面揭示,以大无畏的政治家的精神全面、深 第四,中国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社会主义制度就要比资本主义制度先进,这是 毫无疑问的。社会主义消除了资本主义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弊端,而且还可以集中 力量办大事,是一个好的制度。但是,社会主义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解放和发展生 刻地揭示了中国的落后现状。 邓小平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 度,用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全面的态 度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客观分析。 第一,中国的经济是落后的。1979年 产力。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在体制上 还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 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发展。文化大革 命以前就这样。一件事人多了,转圈子。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w‘社会主义要 一主要的则是对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 技术发展的波及效应。中国目前对东盟直 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但在中国制造业的 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的需求,为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带来新的机遇。因 此,中国企业应该结合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和东盟服务业市场的需求格局,选择我 国具有一定行业优势的服务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①通信、商业服务;②房地产业;③ 对外投资中,有近一半投资于初级产品的 生产加工。初级产品的生产附加值较低,对 带动相关行业的出口作用很小。而产品附 加值较高的行业,如机械制造,由于技术是 与原材料、零部件等高度结合的,此种行业 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 应。因此,中国企业应更多投资于后向关联 度强的行业,实行最终产品的国际生产,这 运输、建筑、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④教育行业;⑤金融服务业;⑥其它资本有机构成 较低,可以避开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不够丰裕的弱点的服务业。 5.大力发展规避贸易壁垒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面对日益增多的反倾销,我国企业应该首先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规避贸易磨擦 的一种可替代性选择。我国在出口贸易上正面临严重的贸易磨擦,因此可以在条件成 熟、环境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从而绕开 贸易壁垒,改变在出口贸易中的被动局面。由于原来的贸易壁垒较高,直接投资替代 的出口十分有限,相反,通过就地投资设厂,竞争优势增强,品牌知名扩大,不仅能够 样更能有效带动国内中间产品及初级产品 的出[]。 4.发展服务业的对外投资 鉴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己经成为当今世 界贸易中的重中之重,一些发达经济体的 巩固原来的市场份额,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出口。但目前我国以绕开贸易壁垒为动机进 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比重比较低,企业在面临贸易壁垒时还较少把直接投资作为一种 替代方式,因此我国规避贸易壁垒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 注释: 服务贸易已超过了一般商品贸易。随着中 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双方在货物贸易 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 I孙建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亚太所 — 面 广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