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药材种植成乡村振兴“良药”

2021-08-1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产业振兴·市场我国中药材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特色产业,近年来中药材种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的习俗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势利导,因村施策,大力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让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未来,随着中医药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必将成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良药”。四川岷县:大竜村的“药材经”县茶埠镇大竜村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微信群热闹了起来,社员们咨询药材种植、肥料种子、技术培训的话题不断地刷屏。看到大家微信群里开始陆续登记药材种植亩数,3月5日一大早,大竜村社员邱想来赶到益农合作社登记今年种植药材的基本情况。

“今年打算多种几亩,把邻居家闲置的5亩地也租来种黄芪、当归、党参。”邱想来说,在合作社做好登记后,下地种植时肥料和种子都是免费发放的。在邱想来之前,已有50多人登记入册。大竜村村委会主任、兼任岷县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邱富文介绍:“邱想来扩大种植规模的主要原因是不管种多少亩药材,都不愁卖不出去。”“大竜村一直都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但都是以家用为主。这两年通过订单农业渠道,我们种植的药材价格高于市场价5%~10%,社员每亩地直接增加收益800~1200元。”邱富文说,现在越来越

3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四川省岷

多的社员看到中药材种植前景,开始探索规模种植。

2019年3月,岷县益农中药材种植

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隆兴中药材合作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邱富文

社、树扎诚信合作社等成立了“岷县茶担任党支部书记。联合社的成立,实现了合作社之间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20年,联合社分红53万多元,2个乡镇9个行政村2003户社员受益。“合作社成立后,种植药材更方便了,一年地里收入加打工收入有8万元。”大竜村村民邱彦中说。

近年来,岷县通过借助合作社打造无公害绿色种植基地、无公害绿色品牌,将优质的中药材销往东部市场,实现原产地种植、加工,全国终端市场销售,实现了销售终端和社员们有机结合,通过资金入股、订单农业、吸纳就业、产品入股、代购代销等多种方式,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牢固的产业根基。

56/NONGCUNXINJISHU/农村新技术产业振兴广西金秀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共和村距县城24公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缺少耕地,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第一书记黄国整和村两委多方走访,确定了两项主导产业:一是结合村里自然资源,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二是按照“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和抱团发展多种经营的思路,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林下中草药。目前,共和村共种植中草药4000多亩。2019年,通过“双认定”脱贫14户3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2%。

金秀大瑶山森林覆盖率达87.51%,原生植物多达1528种,其中药用类植物达1351种。该县有全国唯一的国家二级甲等瑶医医院,还有瑶医药研究所,形成了“以县瑶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

院为中枢,村卫生室为底”的县、乡、村三级中(瑶)医药服务网络。2019年8月,该县被授予“中国瑶医药之乡”称号。

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中草药特色支柱产业,全县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县建成瑶药材种植基地12个,其中香草岭瑶药材种植基地、共和黄花倒水莲种植基地评为“广西第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全县中草药面积已达9.56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4.04万亩,覆盖贫困户1192户,使全县9600户3.37万人受益,每年人均可增收3800多元,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产业,瑶医康养产业逐渐成为该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山西襄汾“早在20多年前我就开始种植中药材了,那时远志1千克的价格是5元,现在卖到了16元。”山西襄汾县大邓乡沟北村村民范国杰对记者说。

沟北村位于山区地带,粮食作物种植产量低、收入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范国杰了解到种植中药材效益比较好,就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试种,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后,他从最初的单一品种远志发展到柴胡、黄芩、生地等多个品种。“从人工种植到机械化种植,加之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收入越来越高。今年我种了30亩中药材,雨水多长势好……”说起中药材种植,范国杰打开了话匣子,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在中药材种植示范效应的带动下,襄汾县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中药材种植中。同时,许多种植大户也开始进军这一产业,成为中药材种植的中坚力量,

仙园农场就是其中之一。该农场先后流转了大邓乡沟北村、裴家庄村的1200余亩土地,种植了柴胡、黄芩、丹参、远志等中药材。农场流转的土地以每年每亩200元支付给原土地承包户,农忙时还会雇佣周边的村民管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襄汾县果树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岗多年从事中药材技术服务,对全县中药材发展十分了解。他说:“襄汾县山区有着丰富的野生远志、柴胡、黄芩等中药材,被全省确定为‘晋南边山丘陵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襄汾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9万余亩,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形成了东山区、西山区、南贾—西贾、汾阳岭周边四大中药材主产区。2019年全县中药材总产值达30345万元。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襄汾县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产业。

(本刊综合报道)

2021.5/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