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审检查表管理层

2020-02-1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QER/03-18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EMS) 第1页共4页

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2012.12.19 标 准 条 款 ( 过 程 ) 审 核 要 点 1.本企业Q/EMS覆盖范围及过程是否存在遗漏? 2.本企业QMS对标准条款有无删减? 3.删减的理由是否确凿? 1.本企业QMS所需过程是否按标准要求被识别和管理? 2.过程间顺序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3.是否制订了为确保上述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本企业体系过程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以支持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对过程的监视、测量? 5.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测量和控制点是否确定并有效? 6.对监视测量的结果是否进行分析并在持续改进的工作中加以体现? 7.本企业的外包过程是否已经明确识别? 8.对外包过程控制的要求是否已经落实并确保有效? 1.本企业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含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是否按标准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 3.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程序? 4.企业是否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适合企业实际状况的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如管理制度、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以确保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 5.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宜并具备可操作性? 6.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记录? 7.本企业的质量记录有几种形式或类型? 1.本企业编制的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覆盖并且符合标准的要求? 2.体系覆盖的范围是什么? 3.如有删减其理由是否充分? 4.管理手册中对组织机构及职能分配是否确定并有效? 5.是否包括了文件程序或其他参考性文件? 6.管理手册中对体系的所有过程是否都进行了描述? 7.对所有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加以确定并且是有效的? 8.管理手册是否经过了批准?是否标明了版本和状态? 审核状况及结论 覆盖范围及过程无遗漏 删减标准条款7.3 理由充分 管理职责、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四大过程均已识别 顺序已确定和管理 确保过程有效运行 资源配置充分,信息提供及时可靠,监视测量有效 已经明确规定 及时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已经识别 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观察项 不符合项 覆盖范围 已制订了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 Q4.1 E4.1 总要求 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颁布令 已按标准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 共建立程序文件21个 有管理制度5个; 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文件均执行国家标准; 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建立质量记录110个 Q4.2.1 总 则 一种,文本形式 覆盖了全部标准条款和产品范围, 符合标准的要求 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和服务及其管理活动 按顾客要求和国标组织生产 机构及职责均已明确规定并按规定履行 规定了引用标准及程序文件 是 过程间的关系及接口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总经理批准,版本和状态标识明确 Q4.2.2 E4.4.4 质量手册 环境手册 QER/03-18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EMS) 第2页共4页

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2012.12.19 标 准 条 款 观察项 不符合项 审 核 要 点 审核状况及结论 ( 过 程 ) 1.领导是否建立了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的经是 营指导思想? 2.以何种方式向职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提供依据? 3.是否及时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予以认真的贯彻执行? 4.是否组织制订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5.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各职能部门是否清楚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执行? 6.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要求组织管理评审活动? 7.是否确保为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观点是否在全体员工中得到确立? 会议、宣传、谈话交流等 是 已经制订 全员理解并得到贯彻 Q5.1 管理承诺 是 各种资源(包括设备、场地、人员) 配置较充分 是 是 通过顾客要求评审→产品实现→顾客满意来满足顾客要求,并通过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 能适应 是 是,以顾客满意度体现 是, 已作为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 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次进行了沟通, 是 在管理评审中进行 是 已经在每个职能部门进行了分解 做到以小保大,以部门保公司 有反映产品质量的内容 具备可测量性 进行了策划并制订了各种措施,明确了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间进度等 按规定要求进行考核 能 是 在时间、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策划 是 有规定,未发生变更 2.顾客的要求是否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关注? 3.是否通过多种途径将顾客的要求加以确定,并转化为对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认真落实实施?以何种方式测量? 1.质量、环境方针是否与本企业的宗旨相适应? 2.是否体现了本企业的目标和特点? 3.是否包含了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 4.是否包含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Q5.3 5.是否为目标的制订和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E4.2 架? 质量环境方针 6.方针及其含义是否已经在企业各个层次、每个员工中得到充分的沟通,确保正确理解和协调一致? 7是否在各个层次中得到贯彻和坚持? 8.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是否进行定期评审? 1. 是否建立了公司及部门的目标、指标、方案? 2.是否已经在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进行了分解,建立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 3.总目标与部门目标之间是否协调一致? 4.是否包含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5.建立的目标是否可以进行测量? 6.是否为实现目标进行了策划? 7.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是否进行定期考核? 8.质量目标在目前的运行中是否能够达到? 9.是否规定了质量目标需要改动时的更改要求和步骤? 1.为实现质量目标及4.1的总要求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策划? 2.策划的输出是否确定了实现目标的过程、资源及持续改进的相应措施? 3.对QMS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过程是否得到控制?是否保持了体系的完整性? Q5.2 以顾客为 关注焦点 Q5.4.1 E4.3.3 目标、指标、方案 Q5.4.2 质量管理 体系策划

QER/03-18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EMS) 第3页共4页

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2011.4.19 标 准 条 款 审 核 要 点 审核状况及结论 观察项 不符合项 ( 过 程 ) 1.部门、人员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是否进行了明在手册5.5.1章节中对各个部门和 人员予以了明确规定 确的规定? 2.各部门、各类人员是否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均能了解 Q5.5.1 E4.4.1 权限以及与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关系? 职责和权限 3.对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职责及权限是否能适是 时进行沟通和协调? 符合 资源提供是否符合要求? 1.企业的最高领导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并对手册中已予以指定并规定了职责 其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Q5.5.2 符合标准的要求 E4.4.1 2.规定的职责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管理者代表 3.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在管理者代表了解并在体系运行中 履行了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运行中得到履行? 是 1.最高领导是否在内部沟通中起主导作用? 2.是否能够确保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职能之间进建立了信息交流沟通程序,按规定 Q5.5.3 进行 E4.4.3 行有效、充分的沟通? 多种形式的宣传、会议、文件等 内部沟通 3.是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沟通? 是 4.内部人员是否了解QMS的运行情况? 已经制订了管理评审的计划并予 1.是否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评审的策划? 以下发,将按照计划的安排执行 2.最高领导者是否亲自主持管理评审 3.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或时机的选择)是否适宜? 4.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能否简述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的主要内容? Q5.6 5.是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E4.6 目标)变更的需要? 6.管理评审是否形成了记录? 管理评审 7.记录的内容是否对QMS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了评价? 8.记录是否确定了QMS及过程改进机会和措施? 9.对管理评审的输出即改进要求是否建立了改进的措施并实施跟踪验证? 1.为实施、保持、改进QMS过程并达到顾客满是 意是否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2.关键过程和关键岗位的资源是否充分适宜? 关键过程资源充分, Q6.1 3.对资源涵盖的主要内容即资源管理的主要对包括了设备、厂房、办公通讯设施 和运输设备 资源的提供 象是否清楚? 按程序文件要求进行 4.对资源的提供和使用是否进行了管理? 未发现 5.是否能消除不适当资源和不恰当使用? 1.企业是否为确保产品、QMS的符合性并实现对产品、过程的符合性及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对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均按要求进行了策划 程进行了策划? Q8.1 2.进行的策划是否在产品、过程、体系业绩、顾是 客满意四个方面展开? 总 则 在手册的对应条款中进行了描述 3.策划的结果是否形成了文件? 是 4.文件中是否规定了适用方法和应用程度? 是 5.在策划中是否规定应用了统计技术? QER/03-18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Q/EMS) 第4页共4页

被审核部门:领导层 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2011.4.19 标准条款 不符审核结论 观察项 审核要点 (过程) 合项 已经制订 有无环境因素认识和评价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包括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要已经全部规定 求? 是 是否按程序要求认别环境因素? 是 是否规定了范围和对象? 已经编制 是否有环境因素的清单? 见各部门环境因素清单 受审部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已经予以规定 是否规定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是 方法是否适应? 检测资料、历史资料 识别环境因素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 是否考虑三种状态? 按区域/时态/状态/方式进行了识别 是否考虑了环境因素的七种类型? 是否考虑到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带来的已经予以考虑 环境因素? E4.3.1 有无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骤? 有 已经进行编制 有无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 合理并符合规定 评价结果是否合理? 评价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补充暂无类似情况 识别和评价? 有 有无环境因素认识和评价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包括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要已经包括 求? 是否根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制定了重已经制订 大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计划? 见管理方案 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对潜在重大环境因素是否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制订了相关的程序 响应措施? 有 有无更新信息的规定? 是 是否按规定实施更新? 噪声、火灾爆炸、危险固废 哪些重大环境因素列入目标和指标? 按操作规程或制度控制 其他环境因素如何控制? 1、企业产品如属于申领许可证产品,是正在办理 否具备生产许可证? 2、是否有属于劳动或安检部门监管的设均按计划进行 备?其检查结果是否符合使用标准? 其 他 有 3、有无环境检测报告 无 4、有无客户投诉或报怨? 无 5、有无质量抽查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