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关于手机上网的调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运营商为了商业目的所做的消费者调查,通过问卷的收集和分析得到消费者的的偏好以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套餐及网络服务,另一个是学者进行的关于媒介行为和素养的学术分析,以此得出手机媒体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认识、使用手机上网的能力。本小组所做的问卷是基于第二种目的而设计的,虽然不少学者已经对大学生的手机的媒介使用情况做了相关研究,如张国航、曹文星、廖思捷在《人民网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是在对大学生手机报、手机上网及3G未来战略的综合研究,黄明闺、淑楠《浅谈手相上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朱立峰的《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与对策》等,主要是将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作为部分辅助内容,并未对大学生大学生接触、使用手机上网的心理、行为与效果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作出具体的分析,我们觉得可以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努力弥补一些不足并加入一些特别倾向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问卷内容说明
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 关于手机上网基本使用情况问题 关于手机上网的偏好问题 关于手机上网的资费问题 关于手机上网的预期问题 关于未来手机上网应附加功能的问题 第一大部分:Q1、Q2、Q3、Q4、Q5 第二大部分:Q1、Q2、Q3、Q4、Q5、Q6、Q7、Q8 第三大部分:Q1、Q2、Q3、Q4 第三大部分:Q5、Q6、Q7 第三大部分:Q8、Q9、Q10、Q11 第四大部分 问卷的设计分成四个方面,主要包括受调人的基本情况和一些被调查者关于手机上网态度等几方面的问题。目的是想通过这份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于手机上网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及手机上网的趋势等。问卷共24道问题,除第三部分3、4两题外均为单项选择,开放式问题1道,半开放式问题共6道。
下面是各个题目的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体现出的是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1. 所在年级可以反映出,课业压力不同的学生到底有多少的时间来使用手机网络,同时在
大学即将结束的一年多里,每个学生将要面临就业机会的选择和长时期的实习,因此手机网络对于这样一批人来说,又有着另一番重要的作用。
2. 第二题专业方面,实际上所能反映出的是工科和文科的区别,总体上来说,文科生较为
活泼,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而工科生,可能由于专业的要求,大多数人较沉闷。而手机上网尤其是进入到了3G 时代,面对即将被新形式所占领的通信时代,我们相信各个专业的人对于这一点的关注度是不一样。
3. 第三题学校所在地的设置,实际上与手机互联网普及率有关,而且较发达地区对于手机
上网的宣传力度也是不一样的。
4. 第四题男、女性别的区分主要是为了探明在面对手机上网时理性和感性成分有多少,同
时男人和女人利用手机上网所涉及的方面是否有所区分。
5. 第五题,月消费的设置主要认为,一个学生生活费的高低与他或她是否使用手机网络以
及对月租费的承受能力有着可借鉴的关系。
6. 第六题,联通、电信、移动的区分,主要了解在学生中间覆盖面最广的通信商。 7. 第七题,手机话费可以直接体现出关于网络月租费使用的多少。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调查手机上网的基本使用情况。
1. 第一题主要了解大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通过手机网络、互联网、报纸、电视、亲身接
触和广播选项,看出手机网络所占比例的重要与否与使用人群的对应性,同时也能够考察手机上网的前景。
2. 第二题中是否考虑过要使用手机上网,是和否的选项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待手机上网重
要性的不同的态度。
3. 第三题里是否使用过手机上网,如果是曾经使用但现在已经停止的受访者也必然能反映
手机上网的一些缺点,当然也与手机资费的承受力有一定的关系。一直使用手机上网的受访者可以全面的了解他们对待资讯承受能力、上网时间以及主要的用途等方面。 4. 第四题手机上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反映出在3G时代里,人们对于便捷网络的迫
切程度。也能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反映出对于手机上网可信度有多少。 5. 第五题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与每个月手机资费量成正比。
6. 第六题每个人上网的流量多少也放映出所使用了多少月租费,当然,不可忽略的是手机
娱乐方式不同所耗费的流量多少也会有不同,如QQ和MSN所消耗的流量比较比较少,而在线视频则消耗的流量较多。
7. 第七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手机上网。反映出手机上网的优点所在。
8. 第八题上网的时间段,能够体现出手机上网是更多用于工作还是用作娱乐休闲。而手机
上网时间与工作时间的靠拢,是3G时代发展的新方向。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问题主要涉及手机上网的偏好,资费情况和预期。
1.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为什么会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吸引他们的地方是什
么。题目设计了四个选项,分别为:A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上网 B 手机价格比电脑便宜,且使用方便 C 查找资料更方便快捷 D 操作简单,不受年龄学历限制,四个选项均是强调手机上网的方便性,A侧重使用地点和时间的方便,B侧重价格的便宜,选此项的被调查者属于价格敏感性,C侧重找资料的快捷所带来的方便,D侧重操作上的方便。
2.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手机的哪些功能成为吸引被调查者上网的原因,以了解被调查
者的需求。题目设计了五个选项,分别为:A及时了解新闻资讯 B与他人实时交流 C随时随地搜索信息 D寻求娱乐 E消磨时间,选项分别侧重于获得讯息的功能,方便性及娱乐性。此问题的选择会跟被调查者的专业有关。
3. 本题设计目的与第2题相似,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应用手机上网的目的,了解其需求,
在分析时应与第2题结合起来。题目设计了七个选项,分别为:A在线聊天(如手机QQ,MSN等) B 阅读网络新闻 C 更新个人空间、微博等 D 手机社区 E 手机网络游戏 F 搜索下载 G 手机电视。
4.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经常浏览的网站类型,与前两题一样同样也是了解被
调查者的需求。题目设计了六个选项,分别为:A资讯类门户网站B 社区类网站C搜索类 D购物类E 下载类F休闲娱乐类。此问题的选择会跟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有关。 5.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手机上网资费的敏感程度。题目设计了五个选
项,分别为:A 很贵 B贵 C合理 D便宜 E很便宜。此问题的选择会跟被调查者的家庭条件、月消费有关。
6. 本题设计目的与上一题相似,也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手机上网资费的敏感程度,了
解手机资费是否存在上升余地,或是高于被调查者的预期价格。题目设计了五个选项,分别为:A 5元及以下 B 6-10元 C 11-20元 D 21-50元 E 50元以上。我们认为对于普
通大学生来说,50元应该算是一个可以接受上网资费的价格上限了。
7.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手机上网计费模式的需求情况。题目设计了四个
选项,分别为:A包月不限流量 B包月限流量 C 限时不限流量 D限时限流量。我们认为,对于上网目的是为了娱乐的被调查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包月不限流量,而对于上网目的是仅是为了了解咨询的被调查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限流量的方式。
8.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手机上网的信任度。题目设计了五个选项,分别
为:A完全可信 B基本可信 C半信半疑 D较不可信 E不可信。虽然手机上网方便快捷,但是如同电脑上网一样,网络上也会存在不真实信心,我们认为,通过这个题目,可以了解被调查者面对手机网络信息,是否具有甄别真假的能力,是否具有媒介素养。 9.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手机上网存在哪些不满。题目设计了六个选项,
分别为:A 网速慢B费用高C内容不丰富D现在的手机无法支持 E安全性不高 F感觉没必要。通过本题,我们可以知道手机上网还需改进的地方。
10. 本题与上一题相似,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手机上网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同时了解被调查者
的需求。题目设计了四个选项,分别为:A速度提高 B费用降低C与现有套餐捆绑使用(GPRS费用减半)D增加新的上网业务。
11.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手机上网的趋势。题目设计了三个选项,分别为:A逐渐消失
B和电脑上网平分秋色 C成为人们上网的最优先选择。通过此题,我们能够知道手机是否会超越电脑,成为人们主要的上网工具。 第四部分
本题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人们对手机上网的潜在需求,手机上网还未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以期找出手机上网还可以开发出的新功能、新市场。
三、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及使用方法 (一)问卷设计及发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小组在设计《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对调查问卷的问题做出了取舍,去掉了相关度较弱的几个问题,如“您是否为独生子女?”、“如果流量用完,您怎么办?”、“若您现在拥有一部3G手机,您是否会使用它上网?”等,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合并。此外,我们还通过部分试填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调整了个别问题的措辞、标注及格式,以保证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能够达到一致,如排序、跳过题的突出加重标识,单选及多选的特别标注以及个别封闭题选项的补充。最后,在发放的过程中,有1份问卷在答题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作答,无法进行分析,被排除。
(二)问卷回收的情况
调查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首先通过网络进行了问卷的效度检测,后又在网上进行了最终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9份,回收19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合格问卷18份,占回收问卷的94.7%,样本情况如下:
项目 年级 分组 大四 大五 研一 研二 研三 人数 5 1 9 2 1 百分率 27.78% 5.56% 50% 11.11% 5.56% 专业 学校所在地 工学 理科 文学 管理学 医学 北京 安徽 上海 黑龙江 浙江 男 女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2000元 2000元以上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25元以下 25-50元 50-100元 100元以上 7 1 4 5 1 13 2 1 1 1 10 8 4 8 4 2 1 16 1 1 4 10 3 38.89% 5.56% 22.22% 27.78% 5.56% 72.22% 11.11% 5.56% 5.56% 5.56% 55.56% 44.44% 22.22% 44.44% 22.22% 11.11% 5.56% 88.89% 5.56% 5.56% 22.22% 55.56% 16.67% 性别 月花费 手机运营商 月手机话费 (三)采用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并参考学术期刊以及网络上搜集的各种文献。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在此过程中对调查问卷作了部分调整,并通过部分试填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以便较为科学客观地收集到最准确的资料。 3、逻辑归纳法
研究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多种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 4、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EXCEL统计软件完成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 5、归纳总结法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归纳总结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使用情况、偏好及要求。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这部分已经做完ppt了
附件: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
手机上网是指利用支持网络浏览器的手机通过WAP协议,同互联网相联,从而达到网上冲浪的目的。(未注明要求的均为单选)
一 您的 年级 专业 学校所在地__________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您的月花费 A 500元以下 B 500-1000元 C 1000-2000元 D 2000元以上 您手机的运营商是 A 中国联通 B 中国移动 C中国电信
您的月手机话费 A 25元以下 B 25-50元 C 50-100元 D 100元以上
二 1什么方式是您了解外界事物最重要的途径
A手机上网 B电脑上网 C报纸 D电视 E亲身接触 F广播 2您是否考虑过要使用手机上网 A是 B否
3您是否使用过手机上网
A一直使用 B曾经使用,现在已停止 C没有使用过(跳过5、6、7、8)
4您认为手机互联网对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何
A非常重要 B 比较重要 C 有存在价值 D 无所谓 E 没有存在价值 5您平均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
A 3小时以上 B 1.5-3小时 C 0.5-1.5小时 D 少于0.5小时 6您平均每个月的手机上网流量是多少
A 30M以下 B 30-100M C 100-300M D 300M以上 7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手机上网
A 乘坐交通工具时 B 排队等候时(银行、医院、机场) C 外出就餐时 D 睡觉前 E 开会/上班/上课时 其他 8 您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段是
A 非节假日休息时 B 非节假日学习时 C 节假日
三 1您认为手机上网的最大好处是
A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上网 B 手机价格比电脑便宜,且使用方便 C 查找资料更方便快捷 D 操作简单,不受年龄学历限制 2 您觉得利用手机上网最最吸引您的功能是
A及时了解新闻资讯 B与他人实时交流 C 随时随地搜索信息
D 寻求娱乐 E 消磨时间 F其他 3 若利用手机上网您最想应用的三项服务是(请排序)
A在线聊天(如手机QQ,MSN等) B 阅读网络新闻 C 更新个人空间、微博等 D 手机社区 E 手机网络游戏 F 搜索下载 G 手机电视 H 其他 4 如果可以用手机上网,您会常去哪类网站(多选) A资讯类门户网站 B 社区类网站 C搜索类
D购物类 E 下载类 F休闲娱乐类 G其他 5您觉得手机上网的资费水平如何
A 很贵 B贵 C合理 D便宜 E很便宜 F不了解 6 您每月愿意为手机上网的支付的最大金额为
A 5元及以下 B 6-10元 C 11-20元 D 21-50元 E 50元以上
7 您更赞同那种手机上网计费模式
A包月不限流量 B包月限流量 C 限时不限流量 D限时限流量 8 您认为手机互联网的可信度为
A 完全可信 B 基本可信 C 半信半疑 D 较不可信 E 不可信 9您放弃或是不使用手机上网业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网速慢 B费用高 C内容不丰富 D现在的手机无法支持 E安全性不高 F感觉没必要 G 其他 10 以下哪些因素会驱使您选择或是继续选择手机上网业务
A速度提高 B费用降低 C与现有套餐捆绑使用(GPRS费用减半) D增加新的上网业务 E其他 11您认为手机上网的趋势是
A 逐渐消失 B 和电脑上网平分秋色 C 成为人们上网的最优先选择
四 你盼望未来手机上网应附加什么功能 ?
问卷回答完毕,谢谢您的配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