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2020-05-1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979175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1.21

(21)申请号 201920771107.4(22)申请日 2019.05.27

(73)专利权人 南通腾拓手套有限公司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滨海园区

东安科技园(72)发明人 徐嘉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代理人 王雨桐(51)Int.Cl.

G01M 3/2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桌、传送机、检测箱等部件;传送机放置在支撑桌的一侧;支撑桌上设置有与气缸固定连接的移动平台;检测箱设置在移动平台上,其箱体透明,内部形成检测室,检测室内设置有推板;检测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微压力传感器,推板上设置有压杆;检测箱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接口,密封接口与手套支撑件相卡合;手套支撑件由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支撑部、引导部组成;手套支撑件通过连接部与气体连接头密封连接,气体连接头的顶部开设有充气接口以及抽气接口;充气接口与充气泵相连通,抽气接口与抽气泵相连通。本装置可精准、快速的检测到漏气的橡胶手套,能够快速实现橡胶手套的定位,工作效率更高。

CN 209979175 UCN 20997917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桌(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传送机(1)、检测箱(4)、手套支撑件(5)、气体连接头(7)、充气泵(8)、抽气泵(9)、气缸(12);

所述传送机(1)放置在支撑桌(3)的一侧,传送机(1)的机身上设置有残次品收集筐(2);所述支撑桌(3)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平台(11),移动平台(11)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箱(4),移动平台(11)与气缸(12)固定连接,气缸(12)通过固定板(13)固定在地面上且气缸(12)位于支撑桌(3)的下方,气缸(12)的推杆穿过支撑桌(3)的桌面并与移动平台(11)固定相接;

所述检测箱(4)的箱体透明,检测箱(4)的内部形成检测室(41),检测室(41)内设置有推板(44),推板(44)与检测室(4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软弹簧(45);所述检测室(4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微压力传感器(46),推板(44)上设置有与微压力传感器(46)相对应的压杆(47);

所述检测箱(4)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接口(42),密封接口(42)与手套支撑件(5)相卡合;所述手套支撑件(5)由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51)、支撑部(52)、引导部(53)组成,支撑部(52)的外径与密封接口(42)的内径保持一致;

所述手套支撑件(5)通过连接部(51)与气体连接头(7)密封连接,气体连接头(7)的顶部开设有充气接口(71)以及抽气接口(72);所述充气接口(71)通过充气软管(14)与充气泵(8)相连通,充气软管(14)上设置有充气阀(15);所述抽气接口(72)通过抽气软管(16)与抽气泵(9)相连通,抽气软管(16)上设置有抽气阀(17);所述充气泵(8)、抽气泵(9)均固定在支撑架(10)上,支撑架(10)固定安装在支撑桌(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47)上设置有保护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口(42)内围设有密封圈(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支撑件(5)的连接部(51)上设置有外螺纹,气体连接头(7)内开设有与连接部(51)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放置架(6),放置架(6)包括固定块(61)、连杆(62)、弹性卡箍(63),固定块(6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0)上,弹性卡箍(63)通过连杆(62)与固定块(61)固定连接。

2

CN 209979175 U

说 明 书

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橡胶手套的生产过程中,为确保橡胶手套的产品质量,需对是否漏气进行检测。现有的漏气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其一,漏水性检测,即将水灌注到橡胶手套内,通过是否漏水来判断橡胶手套十分漏气,此种方法不但检测时间长、效率低,还会使橡胶手套被浸湿,需进一步进行烘干处理,导致操作繁琐,需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其二,气压检测,即向橡胶手套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通过肉眼检测手否漏气,然而肉眼检测的方式精确率低,十分容易出现错检的清理,并且肉眼检测速度慢,导致检测效率很低。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桌,它还包括传送机、检测箱、手套支撑件、气体连接头、充气泵、抽气泵、气缸;

[0005]传送机放置在支撑桌的一侧,传送机的机身上设置有残次品收集筐;支撑桌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箱,移动平台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且气缸位于支撑桌的下方,气缸的推杆穿过支撑桌的桌面并与移动平台固定相接;

[0006]检测箱的箱体透明,检测箱的内部形成检测室,检测室内设置有推板,推板与检测室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软弹簧;检测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微压力传感器,推板上设置有与微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压杆;

[0007]检测箱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接口,密封接口与手套支撑件相卡合;手套支撑件由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支撑部、引导部组成,支撑部的外径与密封接口的内径保持一致;[0008]手套支撑件通过连接部与气体连接头密封连接,气体连接头的顶部开设有充气接口以及抽气接口;充气接口通过充气软管与充气泵相连通,充气软管上设置有充气阀;抽气接口通过抽气软管与抽气泵相连通,抽气软管上设置有抽气阀;充气泵、抽气泵均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桌上。[0009]进一步地,压杆上设置有保护弹簧。[0010]进一步的,密封接口内围设有密封圈。[0011]进一步地,手套支撑件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气体连接头内开设有与连接部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0012]进一步地,支撑架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包括固定块、连杆、弹性卡箍,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弹性卡箍通过连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3

CN 209979175 U[0013]

说 明 书

2/3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在原有气压检测的基础上,配有

专门的检测箱以进行橡胶手套漏气检测,检测箱内设有微压力传感器,可精准、快速的检测到漏气的橡胶手套,既解决了漏水性检测费时费力且操作繁琐的缺陷,又克服了肉眼检测错误率高、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专门设计的手套支撑件能够快速实现橡胶手套的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本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图1手套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图1中气体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5为图1中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传送机;2、残次品收集筐;3、支撑桌;4、检测箱;5、手套支撑件;6、放置架;7、气体连接头;8、充气泵;9、抽气泵;10、支撑架; 11、移动平台;12、气缸;13、固定板;14、充气软管;15、充气阀;16、抽气软管;17、抽气阀;41、检测室;42、密封接口;43、密封圈;44、推板; 45、软弹簧;46、微压力传感器;47、压杆;51、连接部;52、支撑部;53、引导部;61、固定块;62、连杆;63、弹性卡箍;71、充气接口;72、抽气接口。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1]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桌3,还包括传送机1、检测箱4、手套支撑件5、气体连接头7、充气泵8、抽气泵9、气缸12;[0022]传送机1放置在支撑桌3的一侧,用于传送待检测的橡胶手套,省去人力搬运操作,节省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在传送机1的机身上设置有残次品收集筐 2,以便于盛放漏气手套,可进行集中处理。

[0023]支撑桌3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平台11,移动平台11用于安装检测箱4。为方便检测箱4的高度调节,检测箱4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11上,移动平台11与气缸12 固定连接,即气缸12的推杆穿过支撑桌3的桌面并与移动平台11固定相接,气缸12则通过固定板13固定在地面上。由此,由气缸12提供动力推动移动平台位移,检测箱4可随移动平台的位移而移动,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

[0024]检测箱4是橡胶手套漏气检测的主要工作部件,首先,检测箱4的箱体是透明,可随时查看漏气检测的具体工作情况。其次,如图2所示,检测箱4的内部形成检测室41,检测室41内设置有推板44,推板44与检测室4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软弹簧45;检测室4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微压力传感器46,推板44上设置有与微压力传感器46相对应的压杆47。由此,当位于检测室41内的橡胶手套漏气时,气体喷射,检测室41内压力增大,推动推板44位移,压迫软弹簧45压缩,压杆47对微压力传感器46施加压力,微压力传感器46检测到压力,便可检测出漏气的橡胶手套。其中,在推板44与检测室4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软弹簧45,在软弹簧45张力的作用下,当完成检测后,可使推板44恢复原位。同时,推板44 上设置有与微压力传感器46相对应的压杆47,压杆47可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快速地将漏气的橡胶手套检测出。此

4

CN 209979175 U

说 明 书

3/3页

外,压杆47上设置有保护弹簧,保护压杆47不会因反复挤压而缩短使用寿命。[0025]进一步地,检测箱4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接口42,密封接口42与手套支撑件5 相卡合,手套支撑件5主要用于支撑待检测的橡胶手套,其内部中空形成气体通道,以便于向手套内进行充气和喜气操作。如图3所示,手套支撑件5由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51、支撑部52、引导部53组成。其中,引导部53快速定位橡胶手套,使橡胶手套快速套在手套支撑件5上;支撑部52用于支撑橡胶手套的腕部部分,并且支撑部52的外径与密封接口42的内径保持一致,从而使手套支撑杆5能够很好的与检测箱4的密封接口42连接。为进一步提高手套支撑杆5与密封接口42的连接密封性,密封接口42内围设有密封圈43,从而确保更好的气密性。[0026]手套支撑件5的连接部51则主要用于与气体连接头7密封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气密连接,具体为:手套支撑件5的连接部51上设置有外螺纹,气体连接头7内开设有与连接部51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方便手套支撑件5的更换。对于手套支撑件5可根据待检测橡胶手套的大小进行更换,只需使连接部51保持不变,支撑部52的直径以及引导部53的长度均可改变。当支撑部52的直径增大时,对应检测箱4的密封接口42也应增大直径,与支撑部52的直径保持一致。[0027]如图4所示,气体连接头7的顶部开设有充气接口71以及抽气接口72;如图 1和图4所示,充气接口71通过充气软管14与充气泵8相连通,充气软管14上设置有充气阀15;抽气接口72通过抽气软管16与抽气泵9相连通,抽气软管16上设置有抽气阀17。由此,由抽气泵9向橡胶手套内充气,检测橡胶手套是否漏气;检测完成后,由抽气泵9将橡胶手套内的气体吸走,以便于橡胶手套的取回。对于充气泵8由充气阀15控制,抽气泵9则由抽气阀17进行控制,充气阀 15、抽气阀17分别与现有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连接脚踏开关,从而控制充气阀15、抽气阀17的打开、闭合。充气泵8、抽气泵9均应固定在支撑架10上,支撑架10固定安装在支撑桌3上。此外,支撑架10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放置架6,当不进行漏气检测工作时,放置架6可用于放置连接着气体连接头7的手套支撑件。如图5所示,放置架6包括固定块61、连杆62、弹性卡箍63,固定块6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0上,弹性卡箍63通过连杆62与固定块61固定连接,弹性卡箍63 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适用于不同大小手套支撑件5的卡合放置。[002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手套漏气检测装置,将待检测的橡胶手套套在手套支撑件5上,在手套支撑件5引导部53的作用下,引导部53快速插入到橡胶手套内部,并使橡胶手套的腕部紧紧套在手套支撑件5的支撑部52;随后将套有橡胶手套的手套支撑件5放入检测箱4内,支撑部52密封卡合在检测箱4的密封接口42处;打开充气阀15,充气阀15控制充气泵8向橡胶手套内部充入气体,橡胶手套膨胀;若橡胶手套漏气,则气体在检测箱4的检测室41内喷射,检测室41内压力增大,推动推板44位移,压迫软弹簧45压缩,压杆47对微压力传感器46施加压力,微压力传感器46检测到压力,便可检测出漏气的橡胶手套;若橡胶手套不漏气,则微压力传感器46不会检测到压力变化;完成检测操作后,打开抽气阀17,抽气阀17控制抽气泵9将橡胶手套内的气体吸走;随后,将手套支撑件5拔出,取下橡胶手套;对于漏气的橡胶手套则投入到残次品收集筐2中,以便于集中处理。[0029]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

CN 2099791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099791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图3

7

CN 2099791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图5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