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听课可以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 制度:由校长及教研组长主持教师评课。也可通过课前集体备课、试讲、观摩课,相互评议等进行科内的同行评议。评课结果统计、总结后反馈给受评教师。
二、措施:由校长每学期对本学科每位授课教师听课;教师首次讲课或讲授新课,本学科必须组织全体教师评课,评价表由本学科备查。重视对教学手段、管理措施等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改善和促进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向外校同行专家学习,邀请外校或同行到校进行教学工作交流,切磋,评议,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 一)、学习性听课
1.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本学科有课期间必须听课.\\ 2.参加实验课教学的任课教师必须听本学科内容不同的全部课堂讲授。非承担首轮实验课教学的教师,学期内听课堂讲授不得少于12次。
3.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次。 4.要求听课教师备有听课笔记。
(二)、指导性听课
1.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4次。
2.要求备有听课笔记,每次听课后必须向讲课教师提出指导性评价。 (三)、检查性听课
1.校长、教研组长每学期对本学科每位讲课教师听课不少于一次; 教师首次讲课或讲授新课,本教研室必须组织听课。 2、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次。
3.要求听课人员备有听课笔记,每次听课后须向教师提出评价意见。 对讲课效果好的教师应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对讲课效欠佳的教师要及时指正他们的不足,并采取帮助措施,促其提高。 三、具体工作安排:
1、语数英教研组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每学期要组织开3次以上教学观摩活动课,其他学科教研组要开展1次以上教学观摩课。 2、举行观摩课前要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前后有反思与交流,并做好活动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