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质猴头菇生产技术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2):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135~136iences  食 目茵1._呻,= 药1.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767(201 4)12一O1 35—02 优质猴头菇生产技术 吴清山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603) 猴头菇又名花菜菌,是我同传统名贵山珍。在 高压灭菌、摆斜面、接种。 我国北温带分布广泛。猴头菇属真菌门,担子葡 1.2 原种制备 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猴头菌 配方为棉籽壳8O ,小麦粒15 ,石膏粉 科,猴头菌属。猴头菌子实体内的多糖和肽类物 2 ,过磷酸钙2 ,蔗糖1 。用小麦粒代替麦麸 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其对治疗胃炎、胃 的好处是菌丝发满后,每个麦粒都是一个生长单 溃疡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能够预防胃癌和食道 元,接种到栽培种后,有利于形成生长优势,减少 癌等肿瘤疾病。随着人们对猴头菇营养价值及药 杂菌污染机会,并且菌种不易老化。高压或常压 用价值认识的提高,猴头菇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 灭菌后接种。 前景。但足猴头菇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转化率 1.3栽培袋制作 较低,目前栽培量较小,尚未形成产业化生产。另 猴头菇栽培,一般选用棉籽皮、玉米 芒=或杂木 外,现有生产单位管理粗放,导致产品质量较差, 屑作主料,结合生产实际,介绍3种成本较低的配 影响了经济效益。该文细致研究了猴头菇各生长 方。配方A:棉籽皮4O ,杂木屑30 ,玉米 阶段的管理要点及关键技术,旨在提高猴头菇商 15 ,麦麸1O%,石膏粉2 ,过磷酸钙2 ,蔗糖 品性和优质率。 1 ,04。配方B:木屑5O ,棉籽皮2O .麦麸15 , 1 菌种制备 豆饼粉1O%,石膏粉2 .过磷酸钙2 ,蔗糖 1.1 母种制备 1 。配方C:玉米芯60 ,棉籽皮10 ,豆饼粉 供试菌株988.购自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 1O ,木屑15 ,蔗糖1 ,过磷酸钙2 ,蔗 食用菌研究所,生产前需对母种进行组织分离、提 糖1 。 纯复壮或紫外线诱变选育,以保证菌种质量,避免 2管理 老化。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 g,蛋白胨2 g,硫 2.1 主要栽培料预处理 酸镁0.5 g,磷酸二氢钾0.5 g,葡萄糖2O g,维生素 生产厂家一般都是混杂木屑,木屑中常混有 I31 10 mg,维生素 10 mg,琼脂2O g,水1 000 ml 。 芳香类物质,影响现蕾和菌丝体生长,因此应除 去。此外木屑质地紧密,水分很难浸透,因此木屑 要提前7 d左右用大水浸泡并堆闷,使水分浸透, 收稿日期:20l 4¨06—13 作者简介:吴清山(1976一) 男,山东省惠民县人,学士,助理 装袋前要晾一段时间,以除去芳香类物质,调节水 研究员,从事食、药用菌驯化、栽培及技术推广研究 E—mai[: 分含量。棉籽壳要选择绒长壳小无棉酚的种类。 wqs961 9@126.COITI。 先在太阳下曝晒3 d灭掉部分杂菌,拌料时先将 Study on Separation Method of Genti0picr0side JI Hui-jie,YANG Ying-jie,YANG Yan-jun,CHENG Zhen。yu,ZHAO Wen—zhuo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J 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 gY,Jilin,Jilin 132022) Abstract: Fhe extraction of gentian was separ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ic.The effect of eluent and its ratio on separation effect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the suitable eluent for extraction of gentiopicroside was chloroform—methanol system,the optimal ratio of chloroform,methanol and water was 65:35:10. Key words:gentians;column chromatographic;separation 135 食用茵 中草药 微生物 黑龙"2r-农业科学 】2期 棉籽壳与处理过的木屑拌均,加水2/'3堆闷一夜, 第2天加辅料,再加i/3水拌匀即可。玉米芯先曝 晒几天,然后用水湿透,因其吸水慢,可装袋浸水, 然后堆闷7 d,用时先晾晒一下即可。麸皮和豆饼 粉等辅料要在装袋前拌入主料.以免营养损失。 2.2装袋灭菌接种 2.2.1 装袋 选用17 cm×33 cm聚丙烯袋,每 袋装料400 g左右,因为猴头菇转化率不高,避免 浪费。料面距袋口要近,以免将来出长柄菇,装袋 要紧密,防止菌丝徒长而造成菌丝稀疏和量少从 而导致产量过低。 2.2.2 灭菌 装袋完成后要迅速人灶灭菌,袋与 袋之间要有空隙,利于蒸汽流通,以免造成灭菌死 角,提高灭菌效果。先旺火猛烧,然后排出冷气, 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灭菌后期要猛火,然后 焖一夜, 锅要迅速、干净。最好将菌袋装入编织 袋一起灭菌,可以减少菌袋在运输途中感染杂菌 的机会。 2.2.3接种猴头菇菌袋最好要两头接种,因为 原基分化早,如果一头接种,导致发菌期过长,往 往会在菌丝未满袋的情况下早现原基,造成产品 质量差、个头小,也可采用扣‘穴接种的方法。 2.3 菌丝培养 发菌室要密闭。须防虫、防鼠害;门窗要用黑 布遮挡,造成黑暗环境,以利菌丝生长;室内要干 燥通风。此阶段最关键是温度的调节,开始3 d 温度要高,27 C左右,有利于菌丝定植、吃料,形成 生长优势,以免杂菌污染;4~5 d后菌丝生长开 始产生热,菌袋内温度上升,此时室温要下调至 25 C左右;随着菌丝代谢的逐渐旺盛,菌丝长到菌 袋1/3时,继续下调温度至22℃左右,并要增加 通风次数,最好有开放的细小通风口,以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定期检查菌袋,发现感染杂菌,要及时 清除,并远离发菌室回炉或者深埋处理。 2.4 催蕾管理 2.4.1 温度 猴头菇属中温且变温结实型真菌。 菌丝体生长阶段温度要高于实体分化和生长阶 段。因此此阶段需要降温,一旦遇到高温,菌丝营 养生长加快,菇蕾难以形成。菌袋进棚后,需要给 予一个迅速的低温刺激,调节温度至18C左右, 原基不能形成;温度高了,与发菌室温差不明显, 形不成低温刺激,原基也不易形成,18 C左右比较 合适。原基形成后温度要稳定在18~20℃,若低 于】8℃,猴头菇颜色会变黄甚至变红,影响品质; 136 若高于20℃,则菇质疏松;高于23C,生长发育缓 慢,菌柄增长,形成畸形菇。 2.4.2湿度菌袋进入菇棚后.要适当保持一定 光照,但不要太强。要向菇棚地面喷水.在棚内排 水沟内灌水,尽快将湿度提高到9O ,可见菌丝体 明显变白,浓密扭结。避免喷水到菌袋口或者Ⅲ菇 口,以免造成细菌感染发生黄菇病。菌丝体 长阶 段,猴头菇菌丝体能忍受较高浓度C()。;而猴头菇 子实体则对c() 很敏感.因此进入 菇棚后,璎定 时通风换气。最好要有常流风,但不能直吹菌袋。 2.4.3光线进入l叶l菇棚后, 适当保持一定光 照,催蕾期光照不要太强,控制在800 Ix左右 为宜。 2.5出菇管理 2.s.1 温度此阶段可适当控制温度硝低些,但 是要比催蕾期稍高,温度为20 C左右时菇质最好. 颜色白、菌刺密、菇型好、个体重、肉质实。高温町 导致菌蕾萎缩,因此要注意温度调节,通过观察菌 刺可以判断菇棚温度高低,若菌刺细长且分枝,温 度则过高,可通过喷地面水、挂水帘及加大通风等 方式来调节,但不可通风过大,以免影响湿度。 2.5.2 湿度 此阶段菇体生长旺盛,需水分高且 猴头菇表面没有蜡质等保护层,是裸露肉质型。极 易失去水分而导致变黄,进而生长变慢或停止, 此湿度要控制在95 左右。尤其是现蕾后5 d之 内,要特别注意湿度调节,宁可大勿小,但湿度过 大容易导致黄斑病。因此要注意勤通风,但是要 减少每次通风时问,以免降低湿度。如果菌刺细 且少,湿度则过低,要及时调整。 2.5.3 空气 猴头菇子实体阶段要求低温高湿 环境,对通风要求尤其严格。猴头菇是好气型真 菌,对CO 浓度非常敏感,因此需要保持菇棚空气 新鲜,为了解决保湿与通风的矛盾,可以采取先喷 水后通风的方法,勤通少通的原则。通过观察菌 块判断通风状况,如果球块分枝小且成珊瑚丛状, 不形成球块,则通风不良,要及时通风。 2.5.4光线 与催蕾期一样,光线不要太强,稍 有散射光达可看清报纸程度即可。光线强容易导 致猴头菇变黄,产品品质差。 食用菌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理作用,在生产过 程中,食用菌农药残留相对其它蔬菜要低得多。 猴头菇具有良好的消化系统调节疗效,被越来越 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因此猴头菇的栽培产业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