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盛康镇甘坪中心小学 何吉林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精神,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必须“立德树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师德的关键就是要爱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
常言道:“亲其师必将信其道,信其道必将乐其学。”学生会因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上某一门功课,同样,也会因讨厌某一位老师而导致某一门功课的荒废。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总是能爆发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怎么做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成为一个被小学生所喜欢的老师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从细节入手,以爱育人。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细节是最能让人感动的,也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工作中要处处留心,用心呵护每一位孩子,在点滴学习、生活琐事中悄悄走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让孩子们接纳你,喜欢你。细到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次微微的点头,一 次轻柔的抚摸,一句问候„„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为了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无论课堂内外,在对孩子们的称呼上,我们可以将其姓省略,直呼其名,甚至是小名;遇到生病的同学,轻轻拉着他的小手,亲切地向他询问病情,问他是否打针吃药了,叮嘱他好好养病,并在他交上来的作业本中问他病好些了没有,祝福他早日康复;只要孩子们在学习还是文体等各方面表现较好,或者只是有些许的进步,甚至是一次漂亮的着装,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赞美,要很赞赏地向他伸出大拇指,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真诚的称赞,或与他来一次热情的握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还可以是一次激动的拥抱;伸出我们慈母般温暖的手,为孩子们系系红领巾,或为他整整衣领;为认真写作业而弄掉文具的孩子悄悄捡起文具放在课桌上,并扶扶他的肩膀示意他注意写字坐姿;每学期初,对照着学生花名册,将即将生日的孩子在日历
1
上统统注明,逢年过节或时逢孩子的生日,用心在每日批改的作业中捎去祝福与问候„„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打开心灵让你走进。 二、 以平等相待,真诚交友。
如果总是高高在上,以大人、老师自居,只管课上教书而不注意平时与学生交流的老师,学生只能是敬而远之,不敢主动与之大方交流,又何谈喜欢呢? 作为与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师,我们要放下架子,把孩子们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主动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作他们信赖、乐交的大朋友。
课间休息,不要急着奔回办公室,在孩子们中间停留片刻,主动和孩子们聊聊天,听听他们身边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和他们议一议他们最近关注的动画人物;向孩子们借阅一些他们手中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共同分享阅读后的感受;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安排一点时间和他们一起玩耍;班上的大小事情都要尽量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与他们一同商量决定;我们要信守承诺,与孩子们的每一次约定都要努力兑现„„其间,我们要真正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大孩子,和孩子们一样,用我们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收起老师们在办公室和校外的端庄与文雅的姿态。 三、 注重修养,树立形象。
喜欢一个人的原因有很多种,或许是因为他时时关心你,或许是因为和他交往很有趣,或许是因为他处处尊重你,又或许是因为他身上焕发出来的一种光彩,具备的一种能力„„毕竟,向往、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心理。所以,做一个被小学生喜欢的老师,同样要注意在孩子们眼里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素养。
每天我们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是否大方得体,要求自己精神饱满、笑盈盈地走进教室给孩子们上课;平时发现地上有纸屑,我们要以身作则,弯下腰轻轻拾起放进垃圾箩里;对迎面走来的同学,不妨先主动和他打个招呼,或微笑或点头;更不要随口用粗俗、恶劣的不文明语言与孩子们交谈,这会严重破坏老师在孩子们眼里的形象,甚至是对教师的言行进行盲目的效仿。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和特长,讲一口亲切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干净有力的粉笔字„„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业务,潜心研究 教学,积淀文化素养,提高业务水平,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做个博采众长的现代型教师。
总之,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调整心态,真心地善待每一个孩子,我相信
2
真心的付出必将换回真情的回报,这样的你一定会被孩子们所尊敬所喜欢,并深深地将你记住。同时,深受学生喜欢的你,在烦杂而看似周而复始的工作中,也会欣慰地收获到为人师的幸福与欢乐。学生也必将“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学生乐学,教师善教的教育教学境界,实现教师真正的人生价值。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