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 工学
二 级 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代码 082701 英文名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掌握化学、食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食品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安全检测、卫生监督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食品企业、质量监督部门等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3)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结构
(1)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食品科学和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3)具有食品工艺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4)具有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
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食品科学研发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三、专业培养规格实现矩阵
实现途径 培养规格 (1)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大学英语Ⅲ、大学英语Ⅳ、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文献检索与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人文社科类和艺术教育类选修课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基础课 食品微生物学、普通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等专业课程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焙烤工艺学、畜产品工艺学等 其他(如教学方式、技能竞赛等) 写作训练、技能竞赛、等级考试 课程训练、课程实践 知识结(3)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构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5)熟悉食品加工技术、质量控制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分析的基础知识和食品中常规成分的检验方法; (1)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的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力(2)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常规结食品检验、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工厂设构 计的能力; (3)具有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课堂讨论、课程实践 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实践 大学语文、文献检索与专业论文写课程实践 作、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职业生涯与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与质量控制、食品工厂设计、食品课程设计、课程实分析和食品工艺综合实训等课程。 践 课程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课程实践 素质结构 大学生创新基础、职业生涯与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基础和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爱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社会敬业,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大学语文、人文社科类类选修课等 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科学思维训练; 验、食品微生物实验、食品工艺综合实训、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等课程 (4)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较好的意识和专业见习、生产实习、食品分析、从事食品生产体系进行综合管理的基本食品工艺综合实训等。 素质; (5)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大学生军事训练、职业道德教育、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大学体育、大学生 课程实践 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综合性、设计性实 课程实践 四、主干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微生物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无极及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工程制图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化学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分析
无机及分析化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理论、溶液化学平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重要的生命元素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四大平衡等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以容量分析为重点,掌握有关四大滴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有机化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烃类物质、芳香族、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立体结构及其性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为以后学习食品专业中的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食品化学等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工程制图: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投影原理与方法;尺寸的标注方法;各种机械制图技术要求;尺规绘图和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原理与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课程也工程技术人员的入门课程,它是在中学所学的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基础上形成的工程学科,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食品生物化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生物体的有关物质(蛋白质、核苷酸、维生素、酶、糖类脂质)组成、结构、性质和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能量改变以及生物体内主要物质的代谢途径,生命新陈代谢过程的分子机理,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过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糖类、脂类的主要分析和分离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食品的组成、各类营养物质的结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作用以及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有重要的意义;是学习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等后续课程
的重要基础.
食品化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食品中主要成分(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酶等)的组成、理化性质及其在加工贮藏中变化、食品风味成分及食品中有害化学成分、食品添加剂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食品物质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食品学特性以及在加工、贮藏、包装等过程的化学变化对安全性的影响。是学习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等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食品工程原理: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食品生产中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及过程的计算方法,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传热、传质、蒸发、蒸馏、浓缩、干燥、结晶与膜分离、吸附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理论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是学习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食品微生物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真核、原核、病毒)的形态、结构、类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六类营养要素、营养类型、生长规律)、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传染与免疫;与食品相关常见微生物的发酵生产、菌种资源开发,菌种衰退、复壮和保藏以及对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认识微生物世界,系统掌握对食品中微生物进行鉴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食品分析: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理化分析(水分、灰分、酸度、脂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微量元素、食品添加剂、维生素、有毒有害物质)、仪器分析等方法的原理,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分析测定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物理特性研究相关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技术手段。为以后从事食品分析、检验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见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食品分析综合实训、食品工艺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学制和学分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修业年限为四年,要求修满 180学分。 八、毕业条件
学生四年学习期满,完成并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九、学位授予
本科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学分 课程ﻫ性质 总学分 % 必修 通识教育课程 选修 10 5.6 160 6。7 160 0 168 12 学 时 总学时 % 理论 实验 32 实践 46 备注 45 25.0 816 34.3 738 专业ﻫ专业方向教育ﻫ选修 课 课程 专业ﻫ拓展选修 课 必修 职业教育课程 限选 任选 集中实践课程 合 计 专业基础ﻫ 08 必修 44。5 24.7 776 32.7 6及核心课 8 9 7。5 6 6 44 180 4。4 128 5。4 112 144 4 6.1 5.0 1444.2 144 3。3 96 6。1 112 4.0 96 16 16 3。3 112 24。4 100 2376 4。7 96 16 必修 100 2066 244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