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的疆域》,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 说教材分析 1、. 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即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宽、南北跨纬度也很广,造成了我国东西区在时间、南北区在气候、自然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陆兼备,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既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这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 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2. 目标设定。
根据本章要求、本课的特点,新课标对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重点、难点设计为:
知识目标:1)我国领土的四端 2)陆地面积 3)濒临的海洋 4)陆上邻国 5)海上邻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正确分析与评价 德育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难点: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二、 说教法设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 因此教师要不断变化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阅读法、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注重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欢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的突破采用点拨法、讲授法。
三、 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本课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读图法、发现法,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有选择的学习、思考,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正确性、主动性。
四、 说教学过程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了满足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九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在优美雄壮的歌曲声中引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 第二环节: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的教学
1. 提问: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大家能回答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吗?
2. 读中国在世界上位置示意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赤道、20W和160E的经线,从而得出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的结论。
第三环节:我国海陆位置的教学 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请学生指出太平洋、亚洲、中国位置,分析得出我国相对于亚洲和太平洋的位置,即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第四环节:辽阔的疆域
1. 讲解疆域和领土的概念 。
2. 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请两个同学表演,甲指出四端的位置并标注,乙讲解其名称,学生讨论解答思考题,即我国东西经度相差60多度,跨五个时区,南北跨50多度,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
3. 我国的陆地面积,老师说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欧洲的面积,我国仅次于俄、加,居第三位,比美国大,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第五环节:我国濒临的海洋 1. 讲述领海与内海的概念
2. 学生读图了解我国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主要岛屿、海峡名称及位置,老师边讲边在中国政区图上填注,并指导学生完成填充图练习。
第六环节:众多的邻国的教学
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按顺序在图上找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老师在挂图上指出我国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的位置,请学生回答其名称,然后将这些国家按顺序填在填充图上。
第七环节:出示巩固检测,学生单独完成,教师提问订正。 第八环节: 小结
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知道了我们伟大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丽,认识了解可爱的祖国。
第九环节:课后活动
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提示、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五、说板书设计
0
0
板书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识记,又应该是课文的线索图示,能囊括重难点知识,基于此认识,我设计以下板书。
中国的疆域
一、 伟大祖国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 二、 辽阔的疆域 1. 领土的四端 2. 陆地面积 3. 濒临的海洋 三、 众多的邻国 1. 漫长的陆界 2. 陆上邻国
3. 漫长的海岸线 4. 隔海相望的国家(海上邻国)
六 、说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使得学生形成了我国疆域辽阔,海陆位置优越的印象,初步形成了一种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整节课师生互动的空间很大,互动的环节多,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存在的问题是某些涉及到识记的内容,特别是中国疆域的四至点,学生还是模糊不清,因此课后必须通过复习和练习巩固加深。同时在语言上应该更生动,内容上应更充实,课外涉猎更加广泛,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就《中国的疆域》从六个方面的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