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实践)2012-0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与操作》操作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与操作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32课时/2学分 开设学期:第5学期 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专业方向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性质、意义、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认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特殊的学科性质;了解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或课程的本质区别。

2.通过活动教学使本专业学生理解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所要关涉的主要内容;理解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程序安排的原理;并能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及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客观的辨析与评价。

3.通过活动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技能技巧;掌握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途径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都心理辅导活动课有直观的理解,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独立设计一些心理辅导活动。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时数 3 3 3 3 3 3 3 3 3 5 32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内容与要求 小计 实验1 认知心理辅导 实验2 思维与创造力心理辅导 实验3 情绪心理辅导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实验8 实验9 实验10 合计 意志心理辅导 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团队精神心理辅导 性心理辅导 生涯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四、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 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讲授与操作实践应尽量由同一位教师担任,以保持知识体系与讲授进度的统一。在讲授过程中穿插操作实践,在教师示范部分课时后,有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自己组织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实践操作的成绩总体并入理论课成绩进行考察,建议理论成绩与学生在操作课中的表现各占50%,本实践操作的成绩以学生写的心理辅导教案(方案)或学生在操作课上的表现为评分依据。

本文

实验一 认知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认知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对实验的学生进行认知心理辅导。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贾晓明,陶恒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第5章.

2.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章. 3.刘红委,牛殿庆.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第2章.

4.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第1章.

5.魏青.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第3章.

实验二 思维与创造力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与创造力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对实验的学生进行思维与创造力心理辅导。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吴继霞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第3章. 2.李万县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第1章.

3.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8章.

4.高玉祥著.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5章. 5.吕秋芳、齐力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华文出版社.2002,第4章.

实验三 情绪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情绪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班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

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李臣著.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第2章. 2.刘慧娟编.走向心理健康:活动篇.华文出版社,2002,第4章.

3.莫雷、任旭明等编著.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第10章.

实验四 意志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意志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班级学生的意志管理能力。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刘晓明等编著.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2章. 2.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第8章. 3.李丹编著.学校心理卫生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第3章.

实验五 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自我意识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班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编写委员会编.开明出版社,2002,第4章. 2.心理发展编委会编.心理发展.开明出版社,2003,第8章. 3.时勘.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第6章.

实验六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班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9章. 2.高玉祥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2章.

3.[日]古畑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第6章.

4.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第3章.

实验七 团队精神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认知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冯正直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6章. 2.郭成主编.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8章.

3.贾晓波,杨铮主编.初中生心理心理适应能力训练教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第4章.

4.马建青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第5章. 5.莫雷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8章. 6.马志国主编.青春的迷惘你怎样走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第3章.

实验八 性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认知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性教育意识及观念。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蔼理士(英)著.性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4章.

2.约塞夫•洛斯奈(美)著,郑泰安译.精神分析入门.白花文艺出版社.1987,第7章.

3.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第7章.

4.胡珍著.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与性教育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8章.

5.姚新良编著.女大学生心理探析.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第4章.

实验九 生涯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认知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4.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生涯规划。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邱美华、董华欣著.生涯发展与辅导.心理出版社.1997,第6章.

2.卜欣欣、陆爱平著.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第4章. 3.陈社育主编.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北京出版社.2003,第6章.

4.吉拉尔德.科瑞,辛迪.科瑞,赫迪.乔·科瑞(美)著,李茂兴译.做个high大学生——大学生学业与生活全书.华龄出版社.2002,第4章.

实验十 团体心理辅导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方向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设计认知心理辅导活动实践课。 2.通过本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团体精神。

3.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同学们的管理及组织能力。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实验前,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要点对学生进行讲解。

2..本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分组进行设计,教师择优让学生自己以全班为对象进行实施。

3.学生实践活动实施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案;课件;奖品;非固定桌椅的教室。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学生在操作前,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建议。

2.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本节课的经验与缺憾。 六、实验教学建议:

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前,教师应当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并将学生分为

6-8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都需共同商定本次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在前一节课由各小组长介绍,教师选其中一份最优秀的教案,由该小组全体成员以全班为模拟对象进行实施。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刘勇.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章. 2.白羽.改变心力.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章.

执笔:张彦军 审核: 制(修)订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