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朗读比赛活动总结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朗读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促进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和朗读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朗读教学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为检查教师课文教学中朗读的成效,按学期初工作安排,我校三四年级在三年级二班教室举行了朗读比赛。

这次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信心百倍。朗读的文章有优美抒情的散文,有妙趣横生的童话,也有激情洋溢的诗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参赛选手的风采,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由三四年级班主任作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比,评委老师根据朗读比赛的标准,评出了优胜,整个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并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展示了同学们的朗读水平,提升了教师对指导学生朗读的认识,也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主要优点:

1.学生的读书姿势基本比较标准,站姿端庄。

2.学生朗读时语音比较准确,流利,语调比较丰富,变化比较得当,符合语文情感的变化。

3.学生朗读时专注,表情自然大方,投入状态好,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存在不足:

1.学生朗读时读书姿势基本比较标准,站姿端庄,但个别学生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

2.选手基本都注重了对课文正确流畅的处理,却忽略了停顿的准确合理,语速普遍较快。

3.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够准确,没有充分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个别学生朗读时,声音小,情感表达不够充分,不够投入,表现比较平淡,不能读出文字的抑扬顿挫。

几点建议:

1.教师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落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语音要正确,但要注意字的变调;语速要适中,要有快有慢,有变化;语调要有抑扬顿挫,要有高低变化,要把课文的感情表达出来。平时要训练学生朗读时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尤其对待部分胆子较小、腼腆内向的学生更要加强训练。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到以读示范,以此带动班级朗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3.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和晨读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多读,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4.除了抓好课内朗读,还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阅读课外书。让学生的朗读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相信能引起语文老师在平时课堂中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也相信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朗读中能找到更多的乐趣,朗读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学生风采展示

教师风采展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