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观点论述 Statement of Opinions 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与思考 朱媛媛 (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探索各类功能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环境与教 育的有机整合,我园积极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引领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以师 幼喜欢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和表达。在开放互动的过程中生成、建构环境,力求让环境蕴含 教育元素,使环境整体成为一个互动教育网,让环境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在具体的环境创设 中,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性、实用性、可变性、创造性、安全性的特点。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39—03 【作者简介】朱媛媛(1966一),女,江苏宿迁人,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 师。  以研讨为先行,达成共识,全面落实环 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二)方案制订,形成共识 境教育发展观 在研讨结束后,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 (一)全员参与,广泛研讨 一、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有效地 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主题墙饰、装饰墙饰、功能墙 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为了明确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 饰、室内外游戏区、区域标志挂饰等各类功能性环境 的重要性,我们结合幼儿活动的需要,考虑幼儿园整 的设计,制定出班级整体环境的创设方案。方案应体 体环境,以及教师在环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组织教师、家长以专题讲座、观摩研讨、案例剖析等 布局合理,贴近幼儿、贴近生活、主题突出、设计新 多种形式进行讨论。研讨主要围绕“幼儿园环境包括 颖、美观实用、富有童趣,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丰富 哪些”“我心目中的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 性;第二,结合近期的教育主题和目标,具有教育性 用”“游戏区角创设与利用”等专题,并对班级环境 和实用性;第三,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引发幼 创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幼儿园房屋建筑无法体 儿主动参与,体现安全性、多样性和探索性;第四, 现幼儿园的特点”“主题墙饰更换不够及时”“材料 灵活多变、创意新颖,结合实际、操作性强,富有变 张贴不方便幼儿自主更换”“环境创设中展示性材料 化和创造性。如根据小班孩子刚入园,对陌生环境容 偏多、操作性材料偏少”等进行反思。通过研讨,明 易产生抵触情绪的特点,我们在小班设定了《我爱我 确了幼儿园整体环境创建要体现活泼、明亮、温暖、 家》《我爱我的幼儿园》《我和我的小伙伴》等主题 富有童趣的设计追求,使幼儿园成为幼儿憧憬和向往 方案,使用孩子入园前不同时期的成长照片、与家人 的乐园;要紧扣当前主题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反映幼 的合影、与教师的合影来布置主题墙饰;用孩子从家 儿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与幼儿实现有效互动,促进 里带来的玩具布置娃娃家,让孩子感受到家的熟悉氛 幼儿主动发展。另外,幼儿园的基础环境设置要富有 围,从而拉近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的距离。 变化,体现灵活性,为教师和幼儿的再次创设提供便 利。通过全员参与研讨,教师创设富有特色班级环境 (三)自主学习,互动培训 为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聪明才 早期教育・教科研2013 04 39 观点论述 Statement of Opinions 智,提升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水平。在创设环境 儿滑倒,等等。 前,我们首先让教师对幼儿园的房屋建筑特点、班级 鉴的元素,并畅谈自己对班级环境创设的思考。然 (二)构建丰富的主题环境,追求教育功能 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主题内容, 布局进行前期考察,了解班级环境创设中有哪些可借 的优化 后,我们举办了环境创设培训会,组织教师进行互动 发动幼儿和家长参与资料收集和墙饰布置。主题墙的 培训。在培训会中,有的教师利用直观的电子图片向 创设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整体式、分散式、过程式 其他老师介绍不同材料的运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应用 和集中创作式等。同时,我们还注重为幼儿的创作留 (挂、串、吊等);有的教师依据“经济实用、方便 出空间,让幼儿亲手创作班级主题墙,如图片展示、 幼儿自主更换,便于反复利用”的创设宗旨,选择和 手工作品、涂鸦画、调查记录表等,从而发挥主题环 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物,挖掘各种材料使用的方法, 凸显本班环境创设的特色;有的教师选择一种主要材 料,与孩子共同想办法利用这一材料开展多种多样的 学习和游戏活动。通过自主学习与互动培训,教师们 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方向,为全面落实环境教育发展 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多方参与,组织实施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发动幼儿和家长 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去,力求让环境充分体现教育性、 多变性和参与性。我们组织教师定期总结前一段时期 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 讨改进的措施。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提倡让幼儿参与 材料的收集过程,为幼儿提供参与的时间和机会,引 导幼儿共同完成环境创设;活动区的创设根据主题的 生成不断充实可供幼儿操作、探索的材料;将走廊、 大厅等公共区域设置成可供幼儿随时操作、探索的区 域。 二、以幼儿为主体。多方参与,齐力打造多 元互动的教育环境 (一)创设人本实用的班级环境,落实教育 环境的安全性 孩子天性爱动,在创设人本实用的班级环境过程 中,全面落实教育环境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幼儿是活 动的主体,在设置基础环境时,既要注意符合安全的 要求,也要满足孩子活动的需要,应让孩子了解环境 安全、活动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共同努力创设安全的 活动环境的目标。我们结合不同班级的活动区,引领 幼儿共同商定活动规则,共同制作容易理解的图文规 则牌,指导幼儿遵循行为规则。如班级里的电器要摆 放合理,电源插座应设置在幼儿手臂够不着的地方; 门边用木线条包裹,突出墙面的柱子用木板包裹制成 圆形书柜,既方便幼儿存放图书,又避免了误撞;卫 生间采用防滑地砖,隔墙、踏步做成弧线形,防止幼 早期教育・教科研201 3.04 40 境的教育功能。我们组织大班集体制作奥运宣传板 块,由师幼共同设计制作,通过板块让幼儿更好地了 解奥运,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小班的主题墙 则通过幼儿在园生活各方面的照片向家长们展示孩子 入园后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成长与变化,满足家长了 解孩子人园后学习生活情况的需求,促进家园共育以 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人园适应期。 (三)开发多元的游戏环境。实现幼儿发展 的自主性 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考虑各班具体的 环境条件,我们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空间、人员、时 间等资源,创设具有开放性、操作性、多变性、实用 性的多元游戏区角环境。如利用走廊、楼梯角落创设 “快乐美食城”“快乐吃吧”“小小棋社”“娃娃超 市”“小小建构区”“阳光小舞台”和“快乐娃娃 家”等角色游戏区;利用走廊磁砖墙壁开辟“快乐涂 鸦天地”“颜色找家”和“快乐转转转”等智力操作 区。在这些多元区域不定期地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 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以操作、摆弄、探 索为主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 体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另外,这些 区域的开辟很好地弥补了我园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深 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 (四)营造互动的家教环境,力求家园教育 的同步化 注重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营造和谐互 动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较好地增进家园之间的了 解和互通,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我们在班级设立 “家长园地”“今日活动一览”“我的信箱”等宣 传板块,开辟“周活动一览”“温馨寄语”“家园速 递”“请您关注”等小栏目,及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 班级活动内容、家园配合相关要求、活动通知,以及 家庭教育经验等,便于家长们利用接送时间及时了解 幼儿在园活动内容,主动汲取所需的家教知识。有些 观点论述 Statement of Opinions 班级还专门开辟了家园互动区,巧妙利用包装袋插放 辟可供幼儿创意表现的涂鸦创意区等,全力打造富有 供家长取阅的通知、宣传材料;同时,家长的留言和 童趣、充满教育性的立体、丰富的幼儿园整体环境。 疑惑亦可放置其中,利于家园信息互通。 为了更好地打造幼儿园园所文化,我园结合课题 研究,开展了“好习惯童谣”挂件制作研讨活动,先 由园长室撰写童谣样稿,然后向全体教师公开征集 “好习惯童谣”,请各位教师围绕行为篇、礼貌篇、 (五)挖掘活动材料的多元价值,凸显绿色 环保的教育主张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注重自然资源、废旧资源 的创造性开发与利用,努力显现绿色环保的教育观 念。我们引导家长、孩子共同参与搜集各种废旧材 健康篇、生活篇、游戏篇、学习篇等几个方面进行 创编,最后由相关教师修改完善定稿。在挂件制作过 料,在充分发掘材料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 用材料,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突出体现新颖性、多 变性、实用性、安全性等特点。如在主题板块底板设 计上,有的班级利用多层废旧纸箱板制作成不同大小 的蘑菇造型,然后与幼儿一起涂色装饰,这样不但具 有较强的装饰性,而且有助于幼儿自主地更换主题材 料。在作品展示区,有的班级利用质感质朴的废旧麻 袋作为背景墙,然后在麻袋上挂上木夹供孩子们夹放 作品。在制作游戏区域标志时,有的班级利用旧芭蕉 扇的不同外形,让孩子在上面涂色装饰,并通过巧妙 的组合,制作成不同区域的标志牌。 (六)打造立体的整体环境,追求环境育人 的目标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打造过程中,我们围绕教育目 标、主题内容、幼儿发展水平和实际环境条件,组织 教师、幼儿、家长多方联动,因地制宜地发掘走廊、 过道、楼道、楼梯角落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立体空间, 布置花团锦簇的四季花坛,绘制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壁画,设置开放性的、功能突出的公共游戏区域,开 程中先由课题组提出挂件制作整体构想,让大班孩子 参与童谣的配图、配饰制作,制作上充分体现“废物 利用、美观耐用、画面简洁、主题突出”等要求,再 由骨干教师制作出挂件样品,样品定稿后对全体班主 任进行制作培训,最后指导各班分工制作兼具园所与 班级特色的挂件。 “好习惯童谣”装饰挂件在园内走 廊、楼道等处悬挂后,得到家长、孩子们的广泛关 注,人园离园期间家长带领幼儿驻足观看、讲解,朗 朗上口的童谣很快被孩子们熟知和传唱,从而在潜移 默化中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了环境 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淑兰主编.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手册[M E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许卓娅主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罗嘉君) 早期教育・教科研201 3.04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