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5.2 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的操纵 学习领域TC5 动车组的操纵 邓锦江 20学时 班 级 动车153 姓 名 学习小组 任务描述 03组 工作时间 1、ATP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TP是列车速度防护系统,是列车超速防护和机车信号一体化系统,列控ATP主要由车载设备及地面设备两大部分组成,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一起才能完成列车运行控制的功能。 ATP系统,即列车速度监督系统,可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分级或连续监督,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允许值时,使出列车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 这种系统以仪表指示方式,既车内信号方式向司机给出列车应有速度、目的距离和目的速度等显示,司机只要按车内速度信号操纵机车运行,就能可靠保证列车安全运行,防止冒进信号 ATP车载设备,是将接收到的地面信息作为基础,由车载设备生成速度挟制曲线,并经常与实际速度相比较,如果实际速度超过了速度控制曲线,车载设备自动实施制动。 2、ATP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有 安全计算机VC 、 BTM模块 、 STM模块 、 DRU 、 RLU资继电器逻辑单元 、 ATPCOS隔离开关 。 讯 ATP系统外围组成设备有 DMI 、 STM天线 、 BTM天线 、 速度传感器 。1) 车载ATP 是列控车载设备的控制核心,负责从车载设备各个模块获取信息,依据 信号动态信息 、 线路静态参数 、 临时限速信息 、 动车组数据 等信息,按照列车牵引计算模型的要求,生成制动模式曲线并把列车运行速度与模式曲线相比较,必要时通过故障一安全电路向列车输出制动信息,控制列车安全运行。 2) VC由功能完全相同的 2 个系统构成。各个系统有着功能相同的 2 个CPU,各个CPU的处理结果与另一CPU的处理结果校准。如果A系统、B系统这2个CPU的处理结果 不 一致 ,则会作为故障处理。 3)STM安装在 头车前端底部 4)BTM安装在 头车中端底部 5)速度传感器安装在 车轴 6) LKJ-2000和ATP之间有2种连接。一种是前面所说的 通信方式 的连接,另一种是 与制动的输出 相关的连接。 7) 动车组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基本组成由 主机箱 、 屏幕显示器 、 事故状态记录器 、 速度传感器 等组成。 8) 主机箱为装置控制中心,其内部由A、B二组完全相同的控制单元组成(左边为A组,右边为B组),每组有九个插件位置,各插件位置以机箱中心线为基准对称排列,从中心线开始往左、右,各插件排列顺序依次为: 监控记录插件 、 地面信息处理差件 、 通讯插件 、 模拟量输入/出插件 、 数字量输入插件 、 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 、 电源插件 、 母板 。 9)监控装置的组要功能有 监控功能 、 记录功能 、 。 10)动车组LKJ2000型彩色液晶显示器是新一代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一种显示操纵设备。除了常规数码显示器的 输入 、 查询 等功能外,由于使用了大屏幕彩色图形显示,在显示 速度 、 限速 、 距离 等常规的监控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实时显示当前位置前方限速,线路纵断面、信号机和车站等情况信息,极为直观、全面地提供了列车运行情况 11)正常监控模式下,监控装置采用车载主机预先存储 地面线路数据 顺序调用的方式,结合动车组自动信号[u1] 显示状态(或前方临时限速)并根据 列车运行速度 、 距前方信号机距离(或前方临时限速位置) 实时计算控制模式曲线。当列车速度超过控制模式限速时,监控装置实施 报警 、 卸载 、147级常用制动及快速制动控制,防止列车越过关闭的信号机或超过设置的各项允许速度。 12)在什么情况下监控装置进入降级控制模式?(5种情况) 1. 开机后自动进入降级状态 2. 设定完成未按压“开车”键前 3. 监控数据终止时 4. 读监控数据错误时 5. 退出“动车组信号故障”模式时 13)运行中动车组自动信号为 进行信号 装置转入降级时,模式按延迟2000米后限速60km/h控制。 2000米延迟距离未走完时,运行速度达到 60 km/h时实施周期报警,报警方式为4 秒间隔, 7 秒连续报警。按压 警惕 键应答解除报警。 14)运行中动车组自动信号 为 关闭信号 (含白灯)装置转入降级时,模式按延迟800米后限速20km/h控制。800米延迟距离未走完时,运行速度超过 20 km/h时实施周期报警,报警方式为 4 秒间隔, 7 秒连续报警。按压 警惕 键应答解除报警。 15) 降级状态 下,如动车组自动信号 显示 停车信号 (含白灯),运行速度超过 5 km/h时,监控装置实施 周期 报警,报警方式为 4 秒间隔, 7 秒连续报警,司机在 7 s内未按压 警惕 键进行应答操作时,监控装置实施 紧急制动 。 16)非正常行车模式有那几种? 1. 走停走控制模式 2. 路票行车模式 3. 绿色许可证行车模式 4. 引导行车模式 5. 地面信号确认 6. 机车信号故障模式 17)打开监控装置主机背面的电源开关后,监控装置执行 自检功能 ,主机各面板指示灯进行相应的闪烁,屏幕显示器在刚开机时进入 DOS 启动状态,大约 30 秒后进入正常的显示状态。 监控装置启动完毕后,自动转入 降级运行 状态,收到相应的色灯后进行相应的语音提示。 正常启动完毕后,如动车组信号显示为关闭信号(如半黄半红灯、红或白灯),在速度高于 5 km/h时,装置将进行ZTL报警。 18)设定操作在列车 运行 或 停车 状态下均可进行。但出现 ZTL报警 、 限速报警 、 防溜逸报警 禁止参数设定操作。设定操作分为 输入 和 IC卡输入 两种。 3、CTCS-2列控系统分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两部分 地面设备由 车站列控中心 , 地面电子单元(LEU) 、 点式应答器 、 ZPW-2000、 (UM)系列轨道电路 、 车站闭环电码化 、车站计算机联锁等组成。 轨道电路 、 车站电码化传输 、连续列控信息 点式应答器 、车站列控中心传输点式列控信息。 200km/h动车组车载列控系统,同时装备ATP车载设备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2000。 ATP由车载 安全计算机 、 轨道信息接收单元(STM) 、 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BTM) 、 记录单元 、 制动接口单元 、 人机界面(DMI 、 速度传感器 、 BTM天线 、 STM天线等组成。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 信号动态信息 、 线路静态参数 、 临时限速信息 及有关动车组数据,生成控制速度和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列车运行。 4、CTCS系统采用4层结构,分别为: 1)运输管理层: 行车指挥中心,其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列车运行的控制 2)网络传输层:以无线和有线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 3)地面设备层:包括列控中心、点式设备、轨道电路等。 4)车载设备层:包括车载安全计算机、连续信息接收模块、点式信息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等。 5、CTCS有两个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地面子系统可由以下部分组成: 应答器 、 轨道电路 、 无线通信网络(GSM-R) 、 列车控制中心(TCC)/无线闭塞中心(RBC) 。其中 GSM-R 不属于CTCS设备,但是CTCS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子系统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CTCS车载设备 、 无线系统车载模块 并填写CTCS的应用等级相关技术参数。 应用等级 控制模式 制动方式 闭塞方式 CTCS-0 目标距离 一次连续 固定闭塞或准移动闭塞 CTCS-1 目标距离 一次连续 准移动闭塞 CTCS-2 目标距离 一次连续 准移动闭塞 CTCS-3 目标距离 一次连续 准移动闭塞 CTCS-4 目标距离 一次连续 移动闭塞或虚拟闭塞 无线通信双向信息传输 无线定位应答器校正 小于L 无线电通 信提供 地对车信息传输 轨道占用 检查 列车运行 间隔 线路数据 来源 多信息轨道多信息轨道电路+点式设 电路+点式备 设备 轨道电路 按固定闭塞运行大于L 贮存于车载数据库 轨道电路 设为对照值L 贮存于车载数据库 多信息轨道 电路+点式设无线通信双备; 或数字向信息传输 轨道 电路 轨道电路 L 应答器提供或数字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等 L 无线电通信提供 6. 根据示意图判断出它属于那种监控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特点进行描述。 1) 完全监控模式 是最普通的模式,当车载设备具备列控所需的基本数据时,启动此模式 2) 应答器故障模式 站间不能正常检测出应答器等原因,无前方线路数据的模式称为应答器故障模式 3) 部分监控模式 线路数据缺损或车载设备没有线路数据,以及侧线出发得不到线路数据时,默认为该模式 4) 引导模式 ATP车载设备收到接近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HB编码),或车站设备发生故障时,地面信号设备对轨道电路传输HB编码,此时为引导模式 5) 目视行车模式 ATP车载设备显示禁止信号时,列车停车后,根据行车管理办法(调度命令),司机经特殊操作(按压专业按钮),司机对安全负责 6) 调车监控模式 7) 隔离模式 ATP车载设备故障,触发停车制动后,司机根据故障提示经特殊操作,ATP车载设备控制功能停用,司机按照调度命令行车。若仅BTM失效,ATP车载设备提供机车信号,可人工转换为LKJ控制行车 7.、熟悉的DMI信息显示屏的技术参数。 1)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F1数据中有 司机号 和 车次号 数据。 F2模式中有 调车 和 目视行车 模式。 F3载频中有 上行 和 下行 两种。 F4等级中有 CTCS2 和 CTCS3 两种等级。 F7和F8的作用是什么? 2)DMI主界面可分为几个区域? 3)简述报警信息区的作用: 4)下列图表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序号 1 2 3 5)请写出下列英文简称的中文含义: CSM: TSM: SBI: EBI: MRSP: 6)DMI输出的语音和声音各有哪些种类有?并请简述DMI的工作状态种类? 7)按压“警惕”键的两种方式: 图标 含义 8、CTCS0级与CTCS2级的转换(根据示意图说明)。 9、在CTCS2区间的ATP工作模式如何进行转换? 转换模式 当前模式 完全监控模式 部分监控模式 目视行车监控模式 调车模式 隔离模式 待机模式 完全监控模式 部分监控模式 目视行车监控模式 调车模式 隔离模式 待机模式 10.关于“人控”、“机控”优先的控车模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ATP的维护与验收? 1) 查阅动车组运用操作相关资料; 2) 学习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和动车组总体的相关知识; 计3) 熟悉模拟驾驶安全操作技能; 划 4) 制定本任务学习计划; 5) 确认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操纵作业注意事项。 1、世界各国列车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确定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虚拟闭塞、移动闭塞的特点和区别? 2、熟悉我国CTCS列控系统结构、功能、特点,编制LKJ2000、ATP信息显示的文件 决 策 3、 编制动车组ATP工作模式的转换实施计划 实1、根据动车组ATP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以及系统总体的组成在模拟驾驶实训室进行对ATP系统的了解。 施 2、完成动车组ATP系统作业的工作记录。 检1、小组按照动车组ATP作业的工作要求进行学生自检和互检,检查动车组ATP作业完成情况。 查 1、 制作动车组ATP系统总体作业汇报PPT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完成情况汇报。 2、 个人根据评价标准,对本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给出分值,并说明理由。 1)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序号 评 价 项 目 评 价 内 容 1 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合理沟通,接受任务,协作他人完成工作任务 2 操作规范 能够按照操作规范,考虑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安全完成工作任务 3 策略和组织能力 能够制定完成任务或项目的方案 4 独立工作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工作 5 实施计划的能力 能够按照流程完成工作任务 6 评价能力 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评价 7 描述能力 能够描述任务的内容 8 查阅资源能力 能够查阅各类教学资源 9 集体意识、社会责任心 有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10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 能够使用计算机制定工作计划、制作PPT 11 识图能力 能够读懂电气类图纸 2)专业能力 序号 评 价 内 容 1 能够描述世界各国列控系统的特点 2 能够说明动车组ATP系统的组成以及它的工作模式的转换 3 熟悉各闭塞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4 能根据正确的信号进行行车 评5 能说出我国列控系统CTCS各等级的特点 6 能够根据LKJ2000、ATP信息屏的信息显示得知相关技术参数 估 7 能进行安全操作与自我防护 3、小组讨论设计本小组的学习评价表,相互评价,请给出小组成员的得分: 4、 自行设计总结表,对完成步骤、6S管理、与他人配合的要求、个人表现、收获等进行总结。 5、 整理项目所有资料,将相应资料归档 6、 配合教师完成项目反馈 任务学习其他说明: 指导老师评语: 任务完成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