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2023-12-1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O 16 Na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Pb 20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糖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

C.铝、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锈蚀均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常见的铜合金除青铜外,还有黄铜、白铜等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4.4g C3H8中含键的数目为NA

18B.2g H2O和D2O的混合物中含中子的数目为NA

C.1mol Si中含有SiSi键的数目为4NA

D.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 B.元素周期表的d区共包含10列

C.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D.卤素单质和它们的氢化物沸点从上到下均依次升高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铁红与HI溶液反应:Fe2O36H2I 2Fe23H2OI2

B.向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2AgNH322OH △ HCOONH42Ag3NH3H2O

11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32NH2SO42Ba24OH4Al 2BaSO4Al(OH)3NH3H2O Al(OH)33CO2

D.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Al33HCO35.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A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B 除去NaCl中混有的C 分离Fe(OH)3胶体中的KBr D 分离CCl4和NH4Cl NaCl溶液

装置或仪器 饱和Na2CO3溶液 6.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中最多的,基态W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4倍。四种元素与Xe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XYW B.WY2和WY3的VSEPR模型相同 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X

D.X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具有强氧化性 7.丙美卡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可与盐酸发生反应 成反应

8.白磷溶于过量KOH溶液的反应为:P43KOH3H2OB.分子式为C16H25N2O3

D.1mol丙美卡因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

△ PH33KH2PO2。

H2PO2Cu2OHPO3H2PO反应为:(未配平)。4CuH2O2可用于化学镀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B.H3PO2的结构为

2

C.PH3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sp杂化

1mol H2PO2反应可镀铜64g

D.理论上

9.用GaZrO4作催化剂可实现CO4加氧制二甲醚(图中DME)和甲醇(图中MT),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步骤ab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氧空位用于捕获CO2,空位越多,速率超慢 C.整个过程中,Zr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D.过渡态d通过氢化和水解可得二甲醚和甲醇

10.Zulrmn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B.X为阳离子交换膜,Y为阴离子交换膜 C.负极反应为CH3COO8e2H2O 2CO27H

D.当负极产生11g CO2时,海水(不考虑NaCl以外的溶质)理论上除盐58.5g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B 呈黄色 向某钾盐的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操作和现象 用玻璃棒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结论 待测液中含有钠元素 该钾盐为K2SO3或KHSO3或K2S2O3

C 将铜丝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逐渐变黑;再将其插入酒精灯内焰至接近焰心,铜丝又逐渐变红 乙醇能将CuO还原 1mol H2与1mol I2(g)在恒温容器中反应,反应达D 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12.镁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某镁硼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B原子独立为一层,化学平衡发生了逆向移动 cm,高为c 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具有类似石墨的结构。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2 B.该晶胞中Mg的配位数为12

C.每个B原子周围都有2个与之等距离且最近的B原子 D.该晶体的密度为923 gcm

3NAa2c1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灼烧”可在石英坩埚中进行 B.母液中的溶质仅有KHCO3、KCl C.“结晶”环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3K2MnO44CO22H2O MnO22KMnO44KHCO3

14.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且反

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4(C)c2(D)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3 2c(A)c(B)B.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

C.增加生成物C的量,B的转化率变小

D.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15.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H2C2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

溶液中lgX[X表示是 ( )

cHC2O4cH2C2O4或

cHC2O4cC2O24]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c2HC2O412A.0.1molLNaHC2O4溶液中:cNacHC2O cOHcHcCO424B.混合溶液中:

2cH2C2O4cC2O4102.97

2C.向NaHC2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中性:cNH 4cC2O42D.当混合溶液pH3.00时,溶液中cC2O4cH2C2O4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4分)

某实验小组对NaHSO2溶液分别与CuCl2、CuSO4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 I 装置 试剂a 操作及现象 加入2mLCuCl2溶液,得到绿色1molL1CuCl2溶液 溶液,30s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Ⅱ 溶液 已知:Ⅰ.

1molL1CuSO4溶液 加入2mLCuSO4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min未见明显变化。 2mL1molL1NaHSO2浓氨水Cu2Cu(NH3)42 (深蓝色溶液)

2Ⅱ.

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CuCu(NH3)2Cu(NH3)4一段时间 (无色溶液) (深蓝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实验Ⅰ中的无色气体为SO2,实验验证: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接近试管口,视察到________,将品红试纸在烘箱中低温烘干又观察到________。 (2)推测实验Ⅰ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实验验证步骤如下: ①实验Ⅰ完成后,立即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已洗净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浓氨水,先观察到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露置一段时间,又观察到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提出假设,Cl增强了Cu2的氧化性。

①若假设合理,实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和H+HSO3 SO2+H2O。

②用以下实验来验证假设合理,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Y”处;向U形管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将实验Ⅱ的溶液静置24h或加热后,得到红色沉淀。经检验,红色沉淀中含有Cu、

2。甲、乙两位同学通过实验Ⅲ验证把红色沉淀中含有Cu和Cu2。 Cu2和SO3实验Ⅲ:

洗净的 沉淀溶解深蓝色溶液 红色固体 浅蓝色溶液

①甲同学认为红色沉淀中含有Cu2,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不足以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Cu2,理由是________。 17.(U分)

化合物H广泛用作香精的稀释剂和定香剂。合成它的一种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D、G合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②其中两个取代基与A中所含的官能团相同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1的一种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以苯酚为原料并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经以下步骤可以合成化合物。

“反应条件1”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K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18.(13分)

铬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2、+3和+6等价态。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含有SiO2杂质)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晶体(Na2Cr2O72H2O),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氧化为CrO4,反应后自身变为Bi(OH)3。

②相关金属离子cMn0.1molL1时,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2Fe2 6.3 8.3 Fe3 1.5 2.8 Cr3 3.7 5.1 ③Na2Cr2O7和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成分为________。 (2)“除铁”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

(3)“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依据图示分析,“操作a”为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5)已知含+6价铬的废水会污染环境,排放前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①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a2S2O3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FeSO4溶液

B.浓硫酸

C.KMnO4溶液 D.Na2SO3溶液

②上述流程中,若每消耗0.1molNa2S2O3转移0.8mole,则加入Na2S2O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9.(14分)

研究CO、CO2的转化既可减少碳排放,又可获得许多实用的含碳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以CO2、H2为原料,在铜基催化剂作用下可合成甲醇,反应如下(不考虑副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0

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时间一定,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此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的变化)。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②甲醇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2)以CO、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CO(g)2H2(g)CH3OH(g)副反应:CO(g)H2(g)C(s)H2O(g)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 mol CO和2xmolH2从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容器内CH3OH的物质的量为a mol,C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主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设计CO2熔盐捕获与转化装置如图所示:

①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若电源使用铅蓄电池,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Pb电极的质量理论上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_g。

(4)水煤气变换是重要的化工过程,反应为:CO(g)H2O(g)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lgKm①水煤气变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热力学温度为TCO2(g)H2(g)。已

n(m、n均为正数)。 Tn时,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选择2m

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盘分数为,则________(填标号)。 A.01 4B.

11 42C.

11 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9 D 2 C 10 D 3 A 11 C 4 B 12 C 5 D 13 D 6 C 14 B 7 C 15 C 8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4分)

(1)品红试纸的红色褪去(1分) (2)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1分) 分)

溶液变为深蓝色(1分) (3)①2Cu22ClHSO3H2O品红试纸的红色恢复(1分)

CuCl2NH3 CuNHCl(232 2CuClSO243H(2分)

②右侧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溶解后,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变大(2分) (4)①加入浓氨水后,红色沉淀溶解,得到浅蓝色溶液(2分) ②红色沉淀溶解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Cu被氧气氧化为Cu2(2分) 17.(14分)

(1)2—甲基苯酚(或邻甲基苯酚)(1分) 取代反应(1分)

(2)(2分)

(3)(2分)

(4)6(2分)或(2分)

(5)CH33CCl/AlCl3(2分)18.(13分)

(2分)

(1)SiO2(1分)

(2)2.8pH3.7(2分) (3)3NaBiO32Cr37OHH2O 22CrO43Na3Bi(OH)3(2分)

(4)50℃以上蒸发结晶(2分) (5)①AD(2分) ②4Cr2O27趁热过滤(2分)

3S2O26H23 8Cr36SO2413H2O(2分)

19.(14分) (1)①低温(1分)

②温度低于某一值时,给定时间内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甲醇产率增大;温度达到某一值后,给定时间内反应已达到平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甲醇产率减小。(2分)

aV2(2)(2分) 2(xab)(2x2ab)(3)①CO34e2 C3O2(2分)

②增加(1分) 96(2分) (4)①放热(2分) ②B(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