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九一八事变”,简述了中华民族出现危机的开端;②“不朽的民族战歌”,充分表现了中国各界民众的强烈责任感;③“西安事变”重点介绍了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从而揭开了抗日救亡的新篇章。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重新融入那民族危亡的时刻,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通过学生模仿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是如何劝说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一致抗日的,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三.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其中,西安事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于理解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方法:

(1).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2).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影像音像、情景再现等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情感教育润物无声。 五.教学准备: (1).根据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影像资料:九·一八事变。音乐资料:《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 (2).收集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情景导入 „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 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略我国东北的愤懑。那么,九一八事变是如何发生的呢?每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上空总要想起长长的警报声,并且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办“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纪念“九一八”的活动,那么历史上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它又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板书) 一.九一八事变

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变相关新闻报道及播放电影《九一八事变》有关片段:

师:请结合刚才的短片和下面的史料,想一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你的理由是什么?(展示材料一 : 1927年田中义一组阁,对外加紧侵略扩张。在中国制造了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在“东方会议”上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把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的方针作为最高的国策公开确定下来。材料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日本,对日本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工农业急剧衰退,阶级矛盾尖锐,为转嫁危机,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师:根据这两段材料再结合刚才的短片,大家想一想,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生:必然的。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1:日本炸毁柳条湖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贼喊捉贼” 生2:材料一中,日本把侵略中国东北作为最高国策,材料二中,为转嫁经济危机,开始侵略中国。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实质上是日军精心策划阴谋大规模侵华的开端(屏幕展示)。

师:日军占领沈阳,当时的东北边防司令是谁?他在执行什么政策?

生:张学良,不抵抗政策。

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张学良不抵抗是执行谁的命令? 生:蒋介石。

师:(展示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并提问)蒋介石对日军侵略为什么不抵抗,他当时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生:蒋介石在“剿共”

师:对,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蒋介石在围剿红军。现在,蒋介石面临着两种局面,外有日本侵略,内有共产党这个隐患。对蒋介石来说共产党比日本对他的威胁更大,对日本侵略才不予抵抗的。(展示蒋介石政策) 师:蒋介石不抵抗直接导致什么后果? 生:(集体回答)东北三省沦亡。

师:(展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日军占领沈阳后并没有收手,而是占领了东北一个有一个地方,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三千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展示东北人民遭受日军暴行的图片),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提问:面对国土一片片沦丧和日军的侵略暴行,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办?投降,逃跑还是抵抗? 生纷纷回答:抵抗。

师:有志气,坚强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坚决抗击日军的侵略。当时东北地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血性男儿上战场,杀敌报国;巾帼女子,展现风采,谁说女子不如男,激发学生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无耻侵略中国、

痛恨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痛心国土沦丧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侵略的魔爪伸入到华北地区,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各界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一首歌随着一部电影响彻了神州大地,成为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义勇军进行曲》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歌声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师生同唱,。

师:每星期一早晨我们都会升国旗,奏《国歌》。《国歌》可以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么大家知道《国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 生:„„

师:下面请大家结合课本,自主学习这样几个问题。(展示自主学习问题,师走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讨论分析) 生:„„

师:《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出来后,被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大家想不想听一下最早时期的《国歌》是怎样演唱的? 播放视频《义勇军进行曲》

师:听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国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和我们现在唱响《国歌》有什么不同?

生:早期的《国歌》让人感受到由于日本侵略,中国人民被迫发出吼声。 师:非常好。

生:以前的《国歌》让人感觉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师:日本侵略者被赶跑了,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为什么还要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生1:他告诉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生2: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居安思危,防止日本再次侵略。

教师总结: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这首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了不朽的民族战歌。 教师过度:日军占领东北后,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此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日益高涨,但是蒋介石仍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

过渡语:张杨二将军为什么能冒天下之大不为而去发动西安事变呢? 学生表演历史情景剧再现西安事变

(模拟表演):学生模拟事变前后张、杨对蒋介石的劝说和“兵谏”的大致经过,激发学生兴趣,并且感受蒋介石的蛮横、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台词:张学良:将委员长,大敌当前,我们的同胞在日军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我们不能当历史的罪人。 杨虎城:是呀,委员长,国家有难,我们应携手对付日军,而不是剿共,现在当务之急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都别说了,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

无奈之下,张扬扣押了蒋介石。表示出扣押的动作即可)

(探究讨论):•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如果你处在那个年代,你是主张杀蒋介石还是主张释放蒋介石?为什么? 小组之间探究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会形成两种观点,对哪一种观点教师不给予肯定或否定,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国内外的复杂形势: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教师播放电视剧《西安事变》的有关片段,看一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处理蒋介石的?

(多媒体展示问题)(1)•、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得?

•(2)、这种解决方法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最后总结:西安事变只有和平解决才有利于抗日,有利于人民,有利于革命,才符合全民族的利益。

历史证明:中共当时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是英明的,有远见的。从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意识。

(多媒体展示问题)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

最后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从而在歌声中达到感情的升华,在激扬的旋律中抒发爱国情怀。

四.课堂检测 五.课堂小结

由于日军的入侵和蒋介石政权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中国的国土沦陷,民族矛盾激化,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关键时候,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团结一致,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去。

破产 屠杀剿共 攘外必先安内 合作 西安事变 破裂 建立抗日民族统实现 土地革命 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六.板书设计: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 九一八事变(1931、9、18沈阳)

二、 不朽的民族战歌(聂耳、田汉《义勇军进行曲》) 三、 西安事变(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

合作抗日

课后反思:

较为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能较好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重难点方面的突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能着重这两子目的学习。

2 、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视频、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3 、 通过学生对课文和材料的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4 、 在授课中注意把握节奏,运用启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的节奏显得过快、教师语速较快,给人造成了授课教师始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

2、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太少。

3、今后还应多加学习,虚心求教,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讲出“体验、探究、感悟”模式下的优质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