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2021-01-1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陕西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师晨迪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从古至今,关中平原一直是西部地区颇为重要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随着当下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农业大机械 化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承包经营代偿了部分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且农用地流转在增加粮食产量的 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前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Q

[关键词]农业;土地流转;粮食产量 文章编号:2095 -4085 (2018)02 -0169 -02

区的耕地资源也是越发的紧张,经过农用地流转而 聚集起大量整块土地,在土地流转期间经过耕地相 关生产动态化分析,加强农用地的投入,这样对经济 规模经营和粮食单位面积下产量提高有着显著变 化。

土地所创造的收益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土 地流转过程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高低。农村土地流 转呈现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方式不断创新的局 面。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 影响的专项调研显示= 2013年,陕西省已实现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38万亩,同比增长18% ;流 转面积占全省耕地的9%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

1当下土地流转现状

当前,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稳定和

发展的战略全局。粮食稳定也意味着国家的稳定, 民以食为天,粮乃国之基,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到我 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 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在土地大数据层面,2015年6月底,我国已经 完成的实测承包地面积3. 5亿亩,确权面积2. 6亿 亩,土地流转速度依次为耕地、草地、园地、养殖用 地、林地。[2]在当下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式下,农用地 土地流转处在一个很微妙的情况。截止2017年5 月,农业用地在土地交易面积中占63. 64%,说明土 地流转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情况。

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土地近四十年来的农业经 营管理体系下,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 个瓶颈问题,与逐渐先进起来的现代化农业集约经 济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矛盾。这样也进一步制约了 农民的收入和发展,并且碎片化、细碎化的土地耕 种,满足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积的11. 8%。陕西全省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出 租、互换为主。农民仍是土地流转去向的接受主体, 占流转面积的64. 3%,农业企业占12. 9%,农民专 业合作社占12. 6%,其他占11.2%。土地流转逐渐 成为一种趋势,既解决了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导致土 地撂荒现象,也对土地资源整合,发展新型现代化机 械化大农业做出有利尝试。也是对粮食生产中,土 地生产潜力、社会潜力和土地能力潜力发挥应有价 值。

2关中地区土地情况的现状

陕西关中地区一直是西部地区粮食高产区,也

3关中地区土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 响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于我

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区域,在陕西省粮食生产中 的地也是举足轻重的,粮食产量占全省的70%以 上,随着陕西省规划经济开发区项目的启动,关中地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6KCT -

23)

国是一个永远都不能放松的话题。在当下,经济发 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速,土地作为一项基本生产资 料,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我国粮食安全一直 是政策重点。而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近 年来推广土地流转的大数据下,也逐渐凸显其中的

169.

优势。

据调查,当下陕西省农村土地流转率为11. 8%,不但低于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城镇40%的流转 率,也低于全国21. 7%的平均水平。整体看,还是 农民惜地如金,土地流转主动性低。究其原因,土地 流转中带来的诸多问题,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一方面 农民怕土地流转后丧失承包经营权,二是丧失国家 补贴,三是进城打工后再度返乡面临无地可种的局 面,失去以土地为依托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由于 经济化发展和城镇建设带来的拆迁征地问题,也会 使得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参与度降低。农业生产需要 因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大的需求,急需解 决土地细碎问题。

当下因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和流转程序不规范 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土地大规模流转面积少的情况 之一。因土地流转相关监督机构的不健全,很多土 地在流转的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因土地流转程序 不规范,可供土地流转选择的对象和范围小,流转形 式过于单一,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机制,无法发挥应 有作用,不仅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土地流 转的转化规模效益。因此,完善相关土地补偿机制

(Mmf 遲 UfM ©

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担 忧,维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逐步引导农民从土地 中脱离出来,使土地流转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助 推器。

4结语

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这新的矛盾以及

新的问题,陕西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多方面向发展窗 口型省份,也面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的带来的新挑战,既要保障耕地面积,又要促进粮食 稳产,还要确保经济稳定发展,使农业问题也越发的 严峻起来。农用土地流转,既解决了部分农民耕种 的困境,也解决了粮食碎片化耕种带来的产量降低 问题,纵使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着种种问题,但对粮 食保障这一始终坚持的底线问题,有着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〇08 年-2〇2〇 年)[J].农业机械,2〇09,(〇4) :49 - 56. [2]程恩富,张杨.新形势下土地流转促进“第二次飞跃”的

有效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7,( 10) : 55 - 61, 97.

(上接第168页)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定期对现场

员及时摆正自己的态度,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 在资源管理岗位上承担起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 务。能够用大胆创新的管理模式改善管理体制,让 一切不良行为消失在萌芽中。作为监理人员还要做 到公平公正,团结合作。在监理过程中对是非能够 明确判断,不让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出现。 还要与其他监理人员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积极主动 探讨监理机制和方案,用创新管理的眼光面向市场, 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体制,让工程项目顺利进 行。

施工进行勘察,将不合格的资源和环节及时进行调 整,做好正确的监督和管理。在工程项目完成后,要 认真核对图纸进行检查,后期应该进行修复的工程 也要及时修复,严格把控机电工程的质量安全。

2.3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首先,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才能使工 作人员没有压力的进行工作。要从制度方面确定好 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分工明确,不互相冲突。做到 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职责明确、分工明确、权利 明确,不互相冲突,不互相推卸责任等良好氛围。让 监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业主都相互配合,积极完成 工作。其次要对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鼓励和关心, 提高他们的工作激情,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工 作氛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形成共同的目标,为 施工工程而奋力前进。

2.4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

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和素质考核,加 强管理力度。定期对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进行检 查,还要为监理人员建立考核制度,让监理人员积极 参与到培训中,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让监理人

3结语

只有结合良好的相关监管制度,不断提升管理

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工程的监理制度更加完善。 进行安全的施工监理,提高资源的安全质量,才能无 形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1] 郭立峰,郝晓军.浅析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资源管理[j].

水利电力机械,2016,29(03) :68 -70.

[2] 闫春玲.浅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J].大科技•科

技天地,2016,(05) :56.

17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