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
B.浓硫酸
C.液氯
D.氨水
2.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 B.观察分散系是否透明 C.观察分散系是否有颜色
D.静置后观察是否分层
3.合金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
B.青铜
C.不锈钢
D.金属铝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
B.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 C.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
D.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盐
5.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OH)3②Al2O3③Al④NaHCO3⑤Mg(OH)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6.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B.溶液未冷却即注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可长期存放溶液 D.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
7.将一定量的Na2O2粉末加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仍为紫色 B.溶液最终为蓝色
C.最终溶液褪色,而无其它现象
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8.能检验某溶液中有Fe2+无Fe3+的实验事实是( ) A.向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立即变红色
1 / 12
)B.向溶液中加入少许氯水后再加2滴KSCN溶液立即变红色
C.向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许氯水立即变红色 D.向溶液中加入少许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 g H2所含原子数目为NA
B.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D.1 mol/L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
10.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D.氢氟酸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
1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钾
B.氢氧化钠
C.二氧化碳
D.氨气
12.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
B.Fe2O3固体(Al2O3):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
C.CO气体(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 D.Cl2气体(HCl):通过饱和NaCl溶液洗气后干燥 13.下列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大量MnO4的溶液中:Na+、K+、Cu2+、Fe 3+
﹣
﹣
﹣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C.碱性溶液中:Ba2+、NO3、K+、HCO3
﹣
﹣﹣
﹣
D.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I、SCN
1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物质 B.Na2CO3比NaHCO3更稳定
C.将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分别滴到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2 / 12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单质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
﹣
﹣
C.单质钠放入水中,产生气体:Na+H2O═Na++OH+H2↑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1O2+4NH4++2H2O
﹣
16.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事实 H2可在Cl2中燃烧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钠块投入水中,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 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A.A
B.B
C.C
D.D 结论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钠的密度比水小 原溶液中含NH4+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2CO3和NaHCO3均可做食用碱
B.(NH4)2CO3、Na2CO3、AlCl3均既能和稀硫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C.Fe(OH)3、FeCl2、FeCl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D.A lCl3、Fe3O4、NaOH都可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也可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得到 18.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19.已知甲是一种金属单质,乙是淡黄色的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 12
A.甲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熔成小球,生成氢气 B.乙可用于潜水艇中的氧气的来源
C.丙的焰色反应的火焰淡紫色(透过紫色钻玻璃) D.丁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20.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①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①②③
D.全部
21.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 B.镁铝合金熔点比镁和铝熔点高
C.N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Na2CO3粉末
D.向KCl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AgCl沉淀
22.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 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C.甲=丁<乙=丙
B.丁<甲<乙<丙 D.丁<甲<乙=丙
2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灭火,却被实验老师及
点燃¯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反应:2Mg+CO2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g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所以MgO是还原产物 B.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 C.C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D.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2MgO+C,下列关于该
24.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③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4 / 12
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有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2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pm 主要化合价
X 160 +2
Y 143 +3
Z 70 +5、﹣3
W 66 ﹣2
Q 102 +6、﹣2
A.X、Y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氢化物的沸点 H2W>H2Q
26.把500ml含有BaCl2 和KCl的混合溶液 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a mol硫酸钠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含有b mol硝酸银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mol/L. A.0.1(b﹣2a)
B.10(b﹣2a)
C.10(b﹣a)
D.10(2a﹣b)
27.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12C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
﹣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
3517Cl
与
3717Cl
得电子能力相同
28.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没有变为红色,说明还原性:Fe2+<I
﹣
+
B.检验AlNH4(SO4)取样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2溶液中的NH4: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C.检验Na2S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的SO42: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氯化钡溶液
D.验证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CO32导致的:先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硫酸溶液,
﹣
5 / 12
红色褪去
29.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 子数的 2 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 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W 与 X 同主 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 D.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30.根据如图所示几种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X可能是Al
B.溶液Z是NaOH溶液
C.可用0.25molO2将1molU完全氧化为V D.Y→W的反应可为FeCl2+Cl2═FeCl3
31.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32.同温同压下,xg的甲气体和y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x:y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33.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下),溶于m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
6 / 12
w 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密度为d g/m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 M=[(1−𝑤)𝑉] B.物质的量浓度 c=
1000𝑑𝑉
(𝑀𝑉+22.4𝑚)𝑀𝑉22.4𝑚𝑤
C.溶质的质量分数 w=22.4𝑚 D.溶液密度 d=
𝑐𝑀
1000𝑤﹣
﹣
﹣
34.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
﹣
B.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
C.原溶液中c(Cl)≥0.1mol•L1
﹣
﹣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
﹣
﹣
35.化学式为N2H6SO4的某晶体,其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中不存在( ) A.离子键 C.分子间作用力
B.共价键 D.阳离子
36.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高温时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如果A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中一定含有( ) A.FeO
B.Fe2O3
C.Fe3O4
D.Fe
37.由KAl(SO4)2、Al2O3和Fe2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 12
A.溶液Y中一定含有NaAlO2
﹣
B.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C.反应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操作Ⅰ、Ⅱ、Ⅲ均是分液
38.铁、铜混合粉末7.2g加入到100mL 1.0mol•L1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体积的
﹣
变化忽略不计),剩余
固体质量为4.2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有铁和铜
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3.0g C.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Fe2+)=1.25mol/L D.完全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二、简答题
39.某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可能为VA族元素 B.Y原子可能为氢元素表示X原子 C.该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
(2)若上述模型中Y原子最外层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与O2相同,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它与P2H4常温下均为气体,但比P2H4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 。
8 / 12
40.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推断并回答下列问题:
(1)X、Z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X 、Z .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它的共价键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作的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用电子式表示W与Z形成W2Z化合物的过程: .
41.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Cl2,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A是浓盐酸,B为二氧化锰,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甲同学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结果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1.12L,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 .
(3)在实验室中,乙同学欲用图2中的装置净化氯气,则瓶①②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① ,② (填试剂名称).
(4)丙同学将纯净的Cl2通入一定量石灰乳中来制取漂白粉,若通入224mL(标准状况
9 / 12
下) Cl2完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10 / 12
2019-2020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D 23.【答案】B 24.【答案】AD 25.【答案】D 26.【答案】B
11 / 12
27.【答案】D 28.【答案】A 29.【答案】D 30.【答案】BC 31.【答案】D 32.【答案】B 33.【答案】C 34.【答案】D 35.【答案】C 36.【答案】D 37.【答案】A 38.【答案】C 二、简答题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4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