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改进策略*郝建秀,张志伟(赵县石塔中学,河北石家庄051530)摘要:《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完善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评价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推动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转变教师评价观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问题;评价方式;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27-0005-03目前,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存在误区,员,把学生变成了规范化、模式化人物,而学生由此导致了教学目标和方法错位、权力失衡造却渐渐失去了个性。这就凸显了应试教育制度成的教育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教学改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革力度。要想使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日益完善(二)考试试题过分标准化并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中,为了体现选拔人才流,逐步淡化选拔功能;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性,要求试题本身越来越趋于量化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考核,因此考试形式越来越规则化、试题越来越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课程设置体标准化,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日益“机械系,为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非常一、传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不利。(一)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三)不注重德育教育当把“考试成绩”当作唯一的学习目标时,当前,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学生便脱离了实际,学习便远离了生活,知识会以考分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但是却对学生思想变得越来越抽象,导致教育活动不再是人的教品质评价重视不够,由此容易使“考场”变成教育,而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当考试成绩成为育腐败的场所。由于过分注重考分,因此,每逢唯一的学习动力时,教育工作便背离了“传道、考试尤其是关键性考试,如中考、高考等,学生授业、解惑”的师道尊严,教师好象变成了训兽便会有很大压力,于是作弊现象便成为现行考*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改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405303】2016年第27期/B(9)Educational教育实Practice践与and研Research究>>>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试中容易出现的最大问题,这与忽视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以促进学有很大关系。生的健康成长;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看(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够合理最终的考试成绩,重要的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过从素质评价体系的形式来看,对学生的评程,并把考核评价情况作为考核目标,以促进教价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互学工作,这样也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评。但从评价结构来看则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虽然只要有中考、高考就必然有应试教育,而下鉴定性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着主但是不能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导作用。这种评价方式结构简单、传递信息方来。素质教育也需要考核,而且考核更加全面、向单一,而且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反严格,更具综合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求学生既馈,因此不能调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要动脑又要动手,做到手脑结合、有机统一;全和积极性。面就是要德智体音美全面发展,不能只重视学(五)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系统的功能习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中学生是长知识、长当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系统结构不身体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必然会经历这样或尽完善,有些教师不能准确把握素质评价目的,那样的事情,不能仅凭一件事给学生下结论,更素质评价只是发挥了选拔和鉴定等部分功能,不能以一考定终身,对学生的素质评价要经过其整体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学校内部评长期的考察,充分发挥素质评价的优势,为实施价系统的主导功能如激励、导向、调控等功能还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按要求开设课程,促进学生发展二、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开展素质教育要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把素(一)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科中。国家要求开设的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的评价制课程是营养丰富的“套餐”,教师重视主要学科度,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忽略小学科的作法会导致学生“营养不全”,对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利,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的评价制度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彻底摒综合素质。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按弃唯分数论,不能单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要求开设并上好每一门课程,因为每门课都有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教研部门在检验教学质量具体的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只要按照课标要求时不要把各校成绩统计在一起并下发到各个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能实现本学科的素校,这样虽然表面上没有对各学校进行排名排质教育目标,各个学科的综合就构成了完整的队,但是却形成了事实上的排名,给学校、教师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和学生都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必须改长远发展目标出发,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变这种不排名的排名做法,可以只给学校的成展的基本素质即可,而不是要求每一位同学在绩,或者由各学校自行组织阅卷,考试成绩只作各个方面都具有顶尖水平,更不仅仅是为了应为教学参考,目的是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分析付学生的升学需要。让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教学效果的依据。对学校或教育管理部门而言,的主要学科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是不负责任的2016年第27期/B(9)Educational教育实Practice践与and研Research究>>>6.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做法,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五)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长远发展。素质评价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掌握(三)通过合作备课、校本教研等形式,提高有限的课本知识,更要通过课外活动涉猎更广教师的教学能力泛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的情况而言,一些年龄偏大的学到的仅仅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要使学生获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而且也很取更多的教材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让学少接受素质评价新理念,“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把课堂延伸出去,让学普遍存在。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但是教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师对学生的评价理念却没有改变。这在一定程识应用到实践和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度上反映了教师缺乏改革动力,致使教学效果个性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的素质更加全面。不佳,不能很好地实现素质评价目标。教学效果总之,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课程落实反映教育改革质量,要想提高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学生质量,教师必须积极投入,因此可以通过校本教综合素质评价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研、合作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分析问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开阔教师视野,使教师在互题根源,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素相交流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质评价方法,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四)让家长共同参与素质评价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评价方式的共同影响,参考文献: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以便将来[1]陈闽旭.浅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考上重点大学并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家长特刊,2014,(74).[2]靳玉乐.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制度的建立及其应用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孩子的考试成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2).越高能力就越强。要想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就必[3]田红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与认识[J].教育实践与研须改变家长的错误认识,并需要家长的共同参究,2013,(10).与。如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手工制作、网络搜集资料等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让家长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责任编辑冯荣光】2016年第27期/B(9)Educational教育实Practice践与and研Research究>>>7.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