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06-0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高等教育 课程教育研究 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罗显圣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8)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职业教育改 革发展过程还存在需要问题,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本人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e中图分奚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职业教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全国职业 教育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主席强 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李克强指 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2、当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国 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信息化 进程加快,产品周期和技术周期缩短,对一线劳动者培训需 求量大大增加。这些都已经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 求。终身教育已经从理念转向实践,原来的“一次高考定终 身”等传统制度成为历史,为高技能人才“学学—散做一再 学学一再做做一”的循环发展提供了环境。高等职业教育招 生和在校生人数也进一步增加,显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 勃勃生机。中央财政投入加大,为职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3、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职业学校 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近几年始终保持在95%以上,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也逐步回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 益得到显著提高。在过去几年,职业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 2600多万名毕业生。培训城乡劳动者4亿多人次,有效地提 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 4、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我国初步形成了 “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 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以及“国务 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 管理体制。同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招生、 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基本建立。 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 职业学校以及群众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突出表现为: 重普教、轻职教,把职业教育看作“二流教育”,而且这种 认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各级领导特别是农村的县、乡领导,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周期 长、见效慢、难度大,往往对职业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和支持。 2、专业设置明显滞后。 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无 法及时跟进,明显滞后于市场,只能“随风而动”。加上大 部分职校专业设置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一些学校的 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特色性,大多是一些老的专业,难以 与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对接,缺乏竞争优势。不少学 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具备了基本的谋生手段,缺乏真正的 “一技之长”,出现就业率较高与低薪就业共存现象。 3、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地方 政府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落实不力。高职院 校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校内设备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符 合相应要求的训练与实习条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特色 的物质基础极为薄弱,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形 成了鲜明的反差。 4、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职业 学校与城市和东部地区的职业学校相比,办学条件还存在很 大差距。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力度最大,而西部地区则表 现为发展力度不足。西部省区高中教育水平偏低。 5、师资队伍难以适应发展要求、技能教师缺乏。目前 很多职校专业课教师由教文化课改行过来,或者大学毕业后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卜0007—01.  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实践操作技能不高。缺乏应用型双 师人才。 6、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目 前我国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仍然由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分 别主管、规划,容易出现管理分散、政策不一、办学重复、 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 置。第一,各级政府要克服就经济工作抓经济、忽视和轻视 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第二,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 传。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 2、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 活力。第一,地方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第二,对于民办职业教育,应积极鼓励,正确 引导,并采取有力的政策予以扶持。 3、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第一,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第 二,积极参与各专业教学计划、大纲的制定,在实习、实验、 教师进修、设备配置、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4、加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第一,职业学 校要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要根 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第二,要调整教学内 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5、加强职业教育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区域职业教育均 衡发展。第一,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和就业市场,推进东西部、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合作办学。 第二,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 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 6、依法保障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提升职业教育 的整体能力。第一,在中央财政的引导和带动下,各级地方 财政也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第二,提升职业教育 的整体能力。第三,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 作。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加 强师资队伍建设,把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职业学校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教师队伍待 遇,让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专业技能素质 老师终身服务职业教育。 8、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学校要 重视组织有关人员经常开展人才市场调研、预测工作,提高 专业设置的针对性。要注意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党校的专业 结构。改造一些陈旧的传统专业,走内涵发展之路。 9、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学*-7和 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 资源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 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生产实践 中把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 源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口 冲国教 育报,2007—06—08(2). [2教育部."2]3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介绍 -[DB/OL].http://www.moe.gov.cn/edoas.2006—18—16. 学法教法研究I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