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综合实践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一课:九九重阳敬老情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主要的文化习俗,会创编重阳节儿歌,能制作登高旗;

2、通过视频了解重阳节的文化习俗,充分运用媒体呈现、微信视频连线等网络技术创建快捷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认知和表达能力;

3、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树立敬老爱老的观念。

教学重点

重阳节主要的文化习俗

教学难点

有趣、有效、有渐进地渗透德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具:板书、小组评价图、奖励币、小组图标;

2、 学具:学习活动单、三角形红纸、笔、双面胶、牙签、剪刀、重阳糕、彩色盘、学习评价单、信封;

第一课时

一、创情境,导课题

看日历,猜节日(评价:会表达)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快乐过中国节”的拓展课程时间,(出示ppt)日历翻到了哪一天?今天要过什么节?你来说。

你看得真仔细(贴板书:重阳节),你们知道为什么叫“重阳节”吗?

在古代(出示ppt),“九”代表“阳”的意思,“九九”就是“重阳”的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九九重阳节(出示ppt)。在这一天里,人们会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敬老感恩情。

二、观视频,知习俗

(一)观看重阳节视频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重阳节。(播放介绍重阳节的视频) (二)交流重阳节习俗

三、细回忆,感恩情

(一)分享长辈的关爱

请同学们分享长辈们帮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来说。

你很用心观察。你能够感受到长辈对你的照顾。

(二)表达感恩行动

既然长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们也要懂得感恩长辈的恩情(贴板书:感恩情),那么我们能为长辈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出示PPT),给他们表演节目,帮忙做家务,以此表达自己的敬老之情。

四、搭台阶,付行动

(一)编敬老儿歌(评价:会表达)

1、读儿歌,悟道理

(1)回忆已学儿歌

九月九,是重阳,

秋日情,山风清。

古人登高避天灾,

我们登高赏风景。

登高望远秋色美,

敬老爱幼享太平。

(2)欣赏同伴儿歌

2、学一学,编一编

第二课时

一、看重阳糕制作

1、看视频

刚刚我们创编了敬老儿歌,我们还有向老人送重阳糕的习俗(出示PPT)。你们知道这些美味的重阳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制作重阳糕的小视频。(播放制作重阳糕的视频) 2、提问题

通过这段制作重阳糕的视频,我们看到了经过劳动者辛勤的双手,普通的食材被制作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让我们也感受到重阳糕凝聚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你们知道用哪些原料制作重阳糕吗?

我们一般用糯米粉、大米粉、还会用到赤豆和白糖,下节课我们就会用这些原料专门来学习制作重阳糕。

二、做重阳节登高旗(评价:守规则)

1、了解寓意

(1)什么是登高旗

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重阳糕(出示重阳糕),但是在送给长辈之前,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装饰,让它变得更有意义,你们知道用什么来装饰吗?(出示PPT)

你来说。

重阳糕上插了什么?我们把这样的小红旗称为“登高旗”。

(2)为什么要制作登高旗

你们知道这有什么寓意吗?

登糕和登高是谐音,重阳节时秋高气爽,适合全家出游登山,老人们可能腿脚不便不能登高,因此我们就在重阳糕上插上登高旗,象征老人们登上高山。

(3)为什么用红纸制作登高旗

你有没有观察到登高旗用什么颜色纸制作?

想想为什么要用红色呢?

说得有几分道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红色是吉祥的象征。

2、了解方法

你们想不想一起动手制作一面充满孝心的登高旗呢?在动手之前,老师说下制作的方法:(出示PPT)同学们可以在红纸上画画,写祝福语,还可以写下刚刚自己创作的儿歌,也可以剪出不同的形状,制作好了请同学们将登高旗插在重阳糕上,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好又快。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下面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登高旗!(播放背景音乐) 已经有小组完成制作了,老师给你们组进行奖励,其他小组注意还有一分钟哦!

3、完成制作

请说说你给长辈写了什么祝福语?

三、学送重阳糕的礼仪(评价:会表达)

四、课堂总结

1、再比赛,强理念

通过这节课对重阳节文化习俗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收获很多,我们再来一起回顾知识小竞赛,看看你们现在能答对多少(出示PPT)。

2、细回忆,会评价

3、拓一拓,延学趣

网络学习是获取知识很重要的途径,老师课上的这些视频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希望你们能掌握这种便捷的学习方法!

五、师总结,升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重阳节,知道了敬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我们要继承并发扬,敬老感恩,要落实在每一天,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仅要孝顺自己的老人,还要关爱其他人的长辈,正如古话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的学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重阳节

知习俗

感恩情

付行动

课后反思:

第二课:出门旅行先规划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旅行攻略。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工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旅行攻略。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用课件展示旅游景点,师生共同欣赏。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行吗?(喜欢)是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旅行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了。可是,同样是旅行,有的人游得心旷神怡,收获满满,而有的人却是疲惫不堪,满腹牢骚。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总结:是啊,这些旅行都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的,怎能让人满意呢?所以,要想旅行有质量,必须自己参与策划。(板书题目:我的旅行我做主)

二、提出问题

1.不过,策划旅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考虑的因素可多了。究竟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在研究这些问题之前,老师先做个小小的调查吧。说说你在旅行中遇到了哪些令你不开心的事情。学生说。

2.说不到的地方老师补充:在上课之前,老师也在朋友圈中进行了一番调查,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屏幕显示学生没有讲到过的方面,预设如下:)

A、都说凯里的酸汤鱼好吃又便宜,可是我们找的餐馆不但鱼种类少,而且非常贵。看来,吃东西也得事先了解啊!(吃)

B、一次在贵阳旅行时,入住的宾馆不但设施陈旧而且不卫生,旁边还是有一个夜市,吵得让人无法入睡。(住)

C、有人想去厦门旅行,有人建议坐飞机,说是折扣很大;有人建议坐动车,说是实惠又省力;有人建议自驾,说是可以欣赏沿途风光;还有朋友建议坐快客,省钱是正道。真是让人头痛。(行)

D、一次,去雷公山游玩,爬了几个小时,爬得腿脚抽筋,之后的一个景点安排是西江苗寨,可是时间太少,人太累,最后草草过场。(景点)

E、一位朋友说,一次去温州玩,第一天玩楠溪江(温州北部),第二天玩南岳(温州南部),第三天玩北雁(温州北部),第四天又去平阳(温州南部)吃海鲜。感觉一直都在车上奔波。(线路安排)

3.师总结过渡:原来,旅行中牵扯到的方方面面还真是不少。要想有一次高质量的旅行,必须要制定一份详细、精致的旅行攻略。那么制定旅行攻略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

(看板书说一次:吃、住、行、景点、行程)

第二课时

一、讨论要研究的问题

1、共同完成“景点的研究”。

(1)一般来说,我们外出旅行首先要考虑什么?(景点)

(2)那么对于景点,我们应该研究些什么?

学生说,老师总结用课件图表展示:门票(师:是呀,需不需要门票,门票要多少,有没有优惠)、类型(师总结:休闲度假、娱乐刺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游玩时间、地点、距离(师:车站的距离,住宿的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等等)、人气(尽量避免旅行高峰)

2、分组讨论旅行中的“吃、住、行”。

(1)学生分组,确定各组研究的内容。

(2)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情况。

(3)各组组长汇报。

(老师在旁边巡逻,并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讨论结果。)

(4)学生反馈,教师补充归纳板书:

①“吃”要考虑什么问题?

吃:价位、地点、特色、环境 与景点、住宿的距离

②“住” 要考虑什么问题?

住:价位、地点、环境设施、 距离(与景点的距离、与车站的距离……)

③“行”要考虑什么问题?

交通:交通方式、费用、时间(出发时间、到达时间、行驶时间)、离出发地的距离、离目的地的距离

3、共同完成“线路”的确定?

(1)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把线路安排放到最后交流吗?(学生:因为把其它的要素都研究透彻了,才能进行安排线路。)

(2)怎样才能询问、网络查询、查询书籍)

(3)师总结:线路安排好坏就在于你如何把吃、住、行、玩等因素合理巧妙地串连起来。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其实旅行想游得心旷神怡、收获满载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大家积极动脑、动手,一切不是难事。旅行前,只要按照景点、吃、住、行、线路等方面做好旅行攻略,就能使旅行愉快、收获满满。

三、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旅行攻略:

(1)课件出示旅行攻略制定要求:

旅行地点:贵州黄果树瀑布

旅行人数:30人

旅行费用:每人500元

旅行时间:3天

(2)发放旅行攻略表

(3)教师分析旅行攻略表。

(4)下次课评比看看哪组做得好,考虑得周全。

板书设计

我的旅行我做主

制作旅行攻略必须考虑的因素:

景点:门票、类型、游玩时间、地点、距离、人气

吃:价位、地点、特色、环境 距离(与景点、住宿的距离)

住:价位、地点、环境设施、 距离(与景点、车站的距离)

行:交通方式、费用、时间(出发时间、到达时间、行驶时间)、距离(离出发地的距离、离目的地的距离)

行程:询问、网络查询、查询书籍

课后反思:

第三课:我是校园讲解员

教学目标

1、能仔细听别人介绍学校情况,并能说出别人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哪些地方介绍得

好。

2、能从几个方面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学校。

教学重点:讲解校内的一花一草、一石一路的构建来历。

教学难点:方位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考考你

学校的校名:

校址:

班级数:

特别指出:(校园环境、特色)

二、揭题,自读课文,明确说的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要求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学校?

2、讨论,明确说的要求。

3、学生按要求尝试介绍一下,说说介绍中遇到的困难。

三、听录音,讨论学习。

1、带着课文中的两个讨论题仔细听录音。

2、第一遍听,用“先介绍……再介绍……最后介绍……”说说这位同学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学校的。

3、第二遍听,说说这个同学哪些地方介绍得好,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四、小结:

这位同学先介绍学校的概况,再介绍学校校舍,最后介绍校园的花草树木,条清楚,突出了校园景物优美的特点。在介绍花草树木时,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名称,而是用方位词说清各种树木的位置,抓住树木不同的特点具体介绍。尤其是自然地介绍了同学装扮校园的行为,表达了大家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指导介绍自己的学校。

1、讨论:我们的学校有哪些优点?举例说说。

2、按照三个要求,各自准备介绍。

3、指名介绍。(评价标准:条理是否清楚;内容是否抓住特点介绍具体;声音是否清楚响亮。)

4、根据评价标准评议。

二、四人小组介绍

1、推荐优秀讲解员和合格讲解员

2、校园讲解员的相关要求:

*熟悉和掌握校园有关的情况。

*能向客人正确讲解。

*讲解时语言要流畅、声音要洪亮、语调和语气适中。

3、鼓励小组成员有创意地亲切地介绍。

三、抽代表介绍,集体评议。

1、重点介绍地方特色。

2、语言通俗易懂。

3、表达准确、生动、简洁。

四、总结,进行习作片断练习。

五、板书设计

我是校园讲解员

语言流畅 声音洪亮

条理清楚 表达准确

教学反思:

第4课:网络游戏不沉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迷恋网络游戏有哪些危害。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面对网络游戏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网瘾的勇气和信心,学会健康文明地上网。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沉溺网络游戏的危害。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你在电脑或手机上玩过游戏吗?都会玩哪些游戏?

2、视频,鲜活事例引深思,进而进入《不沉迷电子游戏》的课堂。

二、沉迷电子游戏的危害

1、什么样的程度算“沉迷”?沉迷电子游戏的表现有哪些?

(1)同学们说一说

(2)看书上的图示

(3)老师出示多媒体图片

*休闲网络游戏

*对战类网络游戏

*角色扮演类游戏

*功能性网络游戏

2、这些沉迷电子游戏的现象有什么危害?同学们可以看着任何一个图示例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1)摧残身体

(2)心理受损

(3)滋生是非

(4)影响学业

(5)安全隐患

三、小结

电子游戏有这么多危害,但还是会有人沉迷电子游戏,那电子游戏到底有怎样的诱惑呢?我们又该怎样抵御电子游戏的诱惑?

第二课时

一、抵御电子游戏的诱惑

1、你认为电子游戏有那些诱惑?

2、课件出示小学生玩电子游戏的各种状态。你有没有图中的感受?

3、抵御电子游戏的诱惑,你有哪些管用的做法?

*预防为先

*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玩电子游戏

*玩电子游戏时限定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不玩暴力色情游戏

*不去网吧玩游戏

*不和陌生人玩游戏

*不花钱玩电子游戏

二、辩论

1、小学生到底该不该玩电子游戏?

2、老师小结:

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知识、娱乐的同时,也存在着诱惑和陷阱。沉迷于网络游戏会使人精神颓废,影响身心健康。严重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三、观看视频《 美国研究显示玩电子游戏对孩子也有好处》

你觉得电子游戏的好处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之上的?一天都在玩电子游戏而不学习也是有好处的吗?

网络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网络游戏。

四、约法三章

1、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玩电子游戏

2、玩电子游戏时限定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3、玩电子游戏的时候,请大人监督、提醒

4、不玩暴力色情游戏

5、不去网吧玩游戏

6、不和陌生人玩游戏

7、不花钱玩电子游戏

五、板书设计

网络游戏不沉迷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

教学反思:

第5课:做个会走的玩具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2、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

教具学具:自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

2、欣赏: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对了,那我们

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二、新授:

1、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如何让玩具走?

3、制作会走的玩具需要哪些材料?

4、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来制作?

三、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1、颜色

2、造型

3、动作

4、声音

第二课时

一、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

(1)设计草图。

(2)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

(3)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4)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

(5)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

二、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根据玩具自身的特点。

2、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3、安装动力。

4、涂上彩色。

5、互相交流。

三、小结:

小组成员齐心协力,根据设计草图,用选出的材料制作会走的玩具,并把玩具涂上漂亮的颜色,最后拍出照片留作纪念。

四、拓展: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些玩具,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

五、板书设计

做个会走的玩具

创意构思

设计草图 搜集材料

教学反思:

第6课:智能彩灯我制作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2、掌握镂空、立体造型、折剪法等手工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锻炼立体造型的思维能力

4、体验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彩灯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镂空的技能;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

课前准备

各种颜色团的彩纸、剪刀、绳子、水彩笔、胶水,多媒体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问题情境:如何让平面的纸站立起来?(学生讨论)如何让纸筒里的灯光透出来?(涉及镂空的知识)学生用纸张动手验证

2、导入课题:漂亮的小彩灯

二、赏析

1、彩灯赏析:播放民间节日走马灯、南瓜灯的图片,与学生共同赏析评价,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造型、镂空的花纹、吉祥的图案、彩灯的实用性

2、看课本,讨论分析彩灯的形状结构,由几部分组成,有什么样的形状,有什么样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色彩

三、展示示范

1、与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2、教师示范用纸张的立体造型(圆柱体、三角体、长方体、多边体等)纸张的镂空,采用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等制作细节。

四、观赏小结

灯光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可以把黑夜照亮,而且可以把生活装扮得更美好。每当夜幕降临,街道、建筑、树木在璀璨彩灯的照耀下,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第二课时

一、抛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

1、构思: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2、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3、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4、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5、思考:完善学习彩灯制作步骤,对作品大概进行构思。

二、动手制作

1、播放音乐,学生开始动手创作,制作出彩灯外形并进行装饰,教师巡视辅导。辅导学生在制作过程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制作的方法,并掌握时间。

3、对于制作速度较快的,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其丰富自己的作业内容。

4、动作较慢的同学共帮忙同完成作业。

5、偶尔对学生有创意的点子展示表扬。

三、综合评价

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作品的设计制作意图

2、学生互评,分别讲出优缺点,互相学习

2、

3、教师总体评价

四、课程总结

1、总结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点。

2、对学生的课堂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3、交代下节课需要准备的材料。

五、板书设计

智能彩灯我制作

光线强弱

智能彩灯我制作 程序流程 声音强弱

灯亮

等待时间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