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教学信息 学科 姓名 语文 课题 学校 木兰诗 改写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 本节课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即\"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为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在课堂中运用“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既小组内成员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经历自主写作和相互配合、沟通、碰撞、修正的合作交流活动 ,有效地解决组内不同意见 ,形成共识的过程。本课在创建学习情境和提供学习工具的同时,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平台,以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交流沟通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也展示语文学习的多样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校是一所普通初中校,我教的这一班级是平行班,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作文大多数不好,不少学生作文字数不足400字。为此,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方式,以回顾内容导学,采用个体写作和小组合作创作完成学案,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分解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评议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2、 自主选取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写。 3、 总结改写方法,小组合作改写并交流展示。 总结改写方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小组合作改写 选取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情节改写 课型 年级 写作课 初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活动 名称 活动 目标 时间分配 3 教学内容 及教师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活动 及学生 背《木兰诗》 SCL工具 PPT 明确目标 活动效果 评价方法 导入 明确 学习目标 家喻户晓,而《木兰诗》1、 回顾课文内中写得不够具体,今天请同学们来改写《木兰诗》,使花木兰的故事更加传奇,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容,梳理故事情节,评议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2、 自主选取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写。 3、 总结改写方法,小组合作改写并交流展示。 回顾课文内容 抢答 回顾梳理4 《木兰诗》中有许多情节都写得简略,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想象和扩展? 个人抢答 生生互评 教师点评 内容 故事情节 改写理解2 既然要改写《木兰诗》,改写不是翻译 请问“改写”是怎么回事?改写和翻译是不是等同的? 自主选择 独立完成 头脑风暴 生生总结 指导 改写 个体独立5 1段、木兰在家织布体现她勤劳的情节。 2段、木兰见到军帖后的忧虑和如何作出替父从军的决定,体现木兰的孝顺和深明大义——爱国的情节。 4段、木兰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体现她机智勇敢的情节。 改写自选段落 自主评价 改写 选择并完成段落改写 5段、胜利后,天子召见木兰体现她不慕荣利的情节。 方法方法3 1、把握人物形象 2、选取切入点 3、展开想象 小组合作10 指导小组活动 生生参与 协同合作 修改补充 学生速配 小组讨论 共同修改 交流锤炼16 指导交流讨论 发放积分卡 分组完成展示 个人评析或提出建议 展示 评价 生生评价 教师点评 生生评价 总结交流 反馈总结 生生评价 教师点评 总结 总结 合作 改写 展示 语言 交流展示 小结 总结 板 书 设 计 2 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交流总结 便利签 教师点评 木兰诗 改写 设置环境 一个场景 人物表现 SCL工具使用的流程及技术关键 (SCL工具可为直接应用外教培训的 SCL工具,也可以为自己改造或创新研制的SCL工具) 原有认知 个体改写 方法总结 小组合作 创新改写 交流展示 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