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纳税人”,我希望得到热情的服务,我希望得到耐心的讲解,我希望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我希望得到专业的税务指导,我希望感受到融洽的气氛,我希望交的是明白税,我希望每次纳税都不白跑路,我想得到最好的服务和朋友般的帮助,而不是训斥和说教,我最看重办税效率。这反映出多数纳税人的心声。这也充分体现出税务工作人员要经常用换位的重要性。
在新的形式下,提供“优质服务”不再只是“文明用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和“一杯茶水”等低层的内容,为纳税人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和按照相关制度规定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周到的涉税业务服务也是纳税服务的重要内容。别是今年全省开展“纳税服务年”活动,充分说明省、市局已把纳税服务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就更突显进行“换位思考”拓展纳税服务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与纳税人进行换位思考,将优质服务融入到日常税收工作中,是摆在我们税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探讨的主课题。
一、税务工作者要有换位思维观念。凡事能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一想,把自己融入纳税人当中,从纳税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审视税收工作,寻找政策服务薄弱环节,就会化服务为责任。纳税
服务不是一种短期行为,也不再仅仅是道德范畴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守的法定职责和义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把顾客视为“上帝”,那么“纳税人”是我们税务人的服务对象也应该是“上帝”。因此,每一个税务人员要实实在在换位思考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思想上由“要我搞好服务”向“我要搞好服务”转变,树立“把纳税人当作顾客”、“视纳税户为上帝”、“纳税人第一”的思想观念,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谋纳税人之所需,竭尽所能使在政策要求范围内满足纳税人的涉税需求。
二、提供优质服务,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性。在新形式对纳税人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一张笑脸、一句您好、一杯茶水等形式上,创新服务手段,,充实服务内涵,提高办事效率才是纳税人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纳税人需要的是“有问能答、问不倒”、“出口成章、解难题”的税务工作者。只有经常地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和岗位培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业务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纳税人需要的是简单便捷的办事程序。我们税务工作者要充分自用现有工作机制,发挥“一窗式”管理服务功能,积极推行“延时服务”、“提示服务”、进一步健全“一站式服务”、“全程服务”制度,完善前后台受理、转办、审定、
回复的流程和具体要求,严格“首问责任制”实行“限时服务”和“承诺服务”,全面畅通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为纳税人提供快速、便捷、经济的纳税服务,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促进征纳双方的互惠与和谐。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体会到纳税人每月申报路途奔波及排队等待的辛苦。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银行税务一体化管理资源,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纳税申报服务,实现了纳税人“一卡在手,轻松缴税”,优化纳税人办理缴纳税款过程,进一步规范了税款征收和缴纳行为,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税务、银行、纳税人的“三赢”,节省纳税成本,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轻松交税服务要求,从而有效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三、掌握换位思考技巧,要提高与纳税人有效沟通能力。从当前大量的纳税人前来办理各种税务事宜,众多的纳税人形形色色,有资深的老会计,也有下岗再就业的工人,有六七十岁的老者,也有十七八岁的年青人,有健全人,也有残疾人。他们中强弱参差不齐,但到了税务局,相对于我们来说,他们便是弱者,因为他们来这儿是办事情的,他们需要我们的服务,需要我们的帮助,有的不知道相关事项如何办理,有的急于解决某些问题,当然,由于每个人成长经历的背景不同,具备的素质也有高有低,有的温文而雅,有的粗犷泼辣,有的办税轻车熟路,有的懵懂无知。我们如何要做到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纳税人,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一个和谐的征纳环境,突显了掌握换位思考技巧重要性。
一是要有较强的洞察力,学会因人制宜。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等状况,以此调整自己的谈话方式和措辞。譬如,在与纳税人沟通时,如果一味咬文嚼字,援引政策法规中专业术语,很难达到征纳双方思维上的共鸣,势必在沟通双方间造成一道心理上的鸿沟。二是充分运用反馈。许多沟通问题是由于接收方未能准确把握发送方的意思造成的,如果沟通双方在沟通中积极使用反馈这一手段,就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税务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问或重复等方式来与纳税人进行确认,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纳税人的反应或行动来间接获取反馈信息。三是调整心态。税务工作者在沟通过程中应主动调整心态,保持心情平和,不使自己的心情因纳税人的服饰或措辞等外部信息而产生波动。
四、在工作中要树立人本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税务部门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纳税服务中以纳税人为本。
随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和市场的分化,纳税人的情况越来越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每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同,在财务管理、纳税申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纳税人对税务服务的要求也迥然不同,充满个性化。我们应随时从纳税人的思维角度了解纳税人的不同需求,从而在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之间架起便于信息沟通的桥梁,使税收服务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通过到企业和纳税人中查看走访、进行随机调查等形式,倾听他们对税务部门服务质量的意见与建议,真正了解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
更高质量的服务,构建人性化的纳税服务体系,积极改善和谐税收服务环境。
总的来讲进行换位思考提供纳税服务就是更好地引导纳税人遵从纳税义务、维护纳税人权利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正确理解、把握和满足纳税人的合法合理需求,优先满足纳税人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及时收集、处理和解决纳税人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把尊重纳税人、信任纳税人、方便纳税人作为现代税收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实现纳税服务与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实现优化纳税服务与深化税源管理的“双赢”。
二0一0年十二月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