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夜雨寄北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夜雨寄北》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诗歌,当堂背诵。

2、学习并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目标2、3。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富于文采,情致缠绵悱恻,用典多,意隐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成 就 最高,最为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生活在唐朝走向衰败的晚唐时代,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来改变国家。

1

2、作品背景。

3、理解题意:“寄北”也作“寄內”,意思是:( )。

4、自由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阅读节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三、合作探究:

(一)体会意境之美。

1、“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这句诗看似平淡,实则内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2、“巴山夜雨涨秋池”哪些是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句中“涨”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请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相映的写作手法。

4、唐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有意重复使用了“期”字和“巴山夜雨”这个短语,结合一二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体会诗人情感

2

5、“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6、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当堂练习。

(一)默写。

1、诗中写归家无期,雨夜愁思的句子是:

2、诗中想象日后相见情景,暗示着今日思念之深的名句是:

3、写异地相思,归期未定的心境的诗句是:

4、诗中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和空间交汇融合的诗句是:

(二)从炼字角度说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妙处。

(三)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