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地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

分为(1)教学效能感; 2)教学归因

☆ 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 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

☆ 职业性格:1)理解学生 ;2)与学生相处;3)了解自己;

☆ 教师教学行为从6个方面衡量:

1) 教师行为的明确性;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 任务取向,学生参与性,启发性和及时评估教学效果的能力。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维护

1) 能积极的悦纳自我;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 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8) 具有教育独创性;

☆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是最常见的职业行为问题。

1) 职业行为问题;2)适应不良问题;3)人际关系问题,4)生理心理问题

①抑郁 ②焦虑 ③抑郁和焦虑 ④神经症

(五尔若和梅)职业压力是 1)中心压力 2)外围压力 3)预期性压力 4)情境压力 5)回顾压力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 表现为 1)情绪耗捷 2)去人性化 3)个人成就感低。

☆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 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主要方法:①放松训练 ②认知压力管理 ③时间管理

④社交训练和态度改变,⑤归因训练,⑥加强锻炼

A.端正认知。 B调适情感 控制情绪,合理宣泄,转移以及自慰;改变行为

2) 组织有效的干预

3)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