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问题及班主任对策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流动儿童学习遁应性问题及班圭任对簧研究 流动适龄儿童进入城市以后,其主 要入学途径有 种:一是进入公立学校 插班借读,与城市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 育;二是进入私立学校就读;三是进入农 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本文依托教育部课 题【11YJA840016)】‘‘流动儿童城市生活 和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的研 究工作,根据课题组要求,对湖南省长沙 市几所公立小学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问 题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现对流动儿童学 习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并从班主任工作 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 本次调查和访谈抽取的对象是湖南 省长沙市天心区3所公立小学(一所省 直属、一所核心城区、一所城乡结合部小 学)中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这里的“流动 儿童”特指随父母进城务工或经商一同 从农村或其他城镇流入城市,并在流入 地城市公立小学就读的儿童。着重调查 了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如转学 后.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 境的能力,主要从四个维度(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身心健康)上进行 研究。 二、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现状 通过对流动儿童调查问卷的统计和 对家长、老师访谈的资料分析,流动儿童 在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学习适应性的 等级分布、适应性各相关因素的不良率 排序等三个指标上与常住儿童进行对 比.发现两者在各项指标上存在明显差 异.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水平远远低 于常住儿童,具体表现如下: 1.在四个主要维度上。流动儿童与 张 红 常住儿童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 知识面.间接地影响儿童课上回答问题 差别不大:“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差 和习作的表达。 别较大,流动儿童处于弱势 2.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偏 结合对教师、家长的访谈,流动儿童 低。将近有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适 在学习过程、学业成绩表现、课外活动表 应问题 现有以下适应不良的状况: (1)流动儿童对于学校环境和家庭 (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适应不良的 环境的不适应。从调查问卷和访谈中得 流动儿童普遍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方法 知,大部分流动儿童长期变动的环境之 掌握不好,课堂的表现不自信、不积极, 中,父母工作缺乏稳定性,经常变换工作 缺乏成就感。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本地 单位和地点,父母生意经常起落.或者频 学生比流动儿童大胆,能经常举手回答 繁变更住所,使得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 问题,而流动儿童表现得胆量较小,不愿 活出现许多不利的状况.如使有规律的 意也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上学中断、上课内容的连续性中断、与老 (2)在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上,流动 师和同学们关系中断。没有固定的住所, 儿童表现较差,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性 没有固定的玩伴,没有固定的同学。生活 差。大多数流动儿童最基本的坐姿和写 的圈子随着父母的流动而变动。r}}于对 字的姿势也不规范:在生活习惯上.流动 流动儿童的情况不了解.在转入新学校 儿童不能按照学校的卫生要求饭前洗 中可能被放在不恰当的班级中,学生难 手,随地吐痰现象屡有发生:在处理问题 以融人班集体,经常陷入孤独和自卑状 上容易走极端,情绪化严重,用比较粗暴 态。 的手段解决矛盾,甚至打架、斗殴。 (2)流动儿童产生身心健康障碍。在 (3)在学业成绩上,流动儿童学习适 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长期处于变动的 应不良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成绩差.考 环境中,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在新的 试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占绝大多数。特别 环境下,难以获得同学或同龄人的接纳, 是才转入的学生表现更加突出。 特别是内向型性格的儿童,孤独感更加 (4)在课外活动中.流动儿童的交际 突出。受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和教育方式 能力较差。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参与班集 影响,流动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 体活动或亲子活动,只和固定的几个小 差,情绪控制能力弱,在发生矛盾和冲突 朋友一起活动,与之相应。流动儿童在交 时,易采取粗暴手段来解决问题。流动儿 往能力上就比较欠缺,孤独感较强,且不 童在班集体不太受同伴欢迎,地位不高. 同程度地有自卑感。 以及较难获得其他同学真诚关怀与亲密 (5)在课外阅读方面,流动儿童阅读 友谊,难以获得归属感,也阻碍了发展社 量明显偏少。本地常住儿童养成了一定 会能力。由于流动儿童缺乏社交网络.缺 的学习习惯.能保持一定数量的阅读量, 乏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亲属、伙伴.在人际 而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量偏少,甚至几 交往过程中易产生紧张、不安甚至恐惧 乎不看课外书。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课外 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将妨碍正常 025te ch 专题研究 ZHUANTIYANJ工U 的社交活动,使其社交主动性下降。这也 的方式简单、粗暴.不少流动儿童的家长 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要老师管了。 须把养成教育放在入学的第一要务。这 是提高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基础。 ◇ 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身心健康的正常发 就是要学校替家长看管一下,至于学习 成绩不在乎。因此有些家长不知道自己 3.因材施教,提高学习适应培养的 针对性 三、流动儿童学习适应不 良的成因分析 事实t 。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城市教育资源已不能满 足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需 要。具体包括社会原 、学校原因、家庭 原因、自身原因。 (1)社会原因。城市公立学校的规模 多年来一直维持原有的水平.随着城市 化进程加快,学校数量和教育资源难以 满足与日俱增的城市流动人口的需求. 另外私立民办学校的门槛也已经越来越 高.愈发造成教育资源紧张。整个社会对 农民工、流动儿童群体存在歧视,缺乏公 正、公平的环境与氛围。 (2)学校原因。学校是流动儿童教育 的直接场所,是影响学习适应性的重要 因素。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 一个重要外部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无 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的流动 儿童.都存在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情况。 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关注教 育过程的平等。学校原因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学校管理缺乏针对性。学校在分班、 班级日常管理上没有考虑流动儿童的特 点。仍然按照惯例进行管理,就无法提高 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社 会适应。 学校课程欠整合。流动儿童因为频 繁流动、学习基础薄弱、课程教材不衔 接.学校应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提 供相适应的过渡方案,如单独设课、调整 课程内容或难度等。 评价方式偏颇。教师在对流动儿童 进行评价时,不考虑流动儿童学习不连 贯、基础薄弱的特点,以城市常住儿童的 标准要求他们,反而加剧流动儿童学习 适应不良。 (3)家庭原因。家庭原因也是影响流 动儿童学习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主要 为以下几个方面: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 条件较差,大部分流动儿童父母工作不 稳定、收入较低,居住环境恶劣、拥挤;父 母没有时问关注孩子教育,或教育孩子 ‘I_ e-ch_r026 的孩子读几年级几班,甚至不知道班主 任姓什么。从不参加家长会。甚至老师主 动联系也不接电话;有些家庭关系不和 谐、家长索质较低,精神生活贫乏。家庭 缺乏安静的学习氛围和场所。 (4)自身原闪。一是流动儿童随父母 从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既新奇.又胆 怯.由于学习基础和生活行为习惯等方 面的现实差距,再加上周围人的鄙夷,和 同龄人的奚落,都深深地刺伤了他们的 自尊心 导致流动儿童自我封闭,自觉排 斥,消极、冷漠或者用激烈的行为抗争。 二是学习方法不当.很多流动儿童没有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自觉,不会 进行预习、复习,没有养成听讲、做笔记 的习惯.不知道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制定 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自由散 漫。三是语言障碍。语言障碍也是造成流 动儿童学习适应问题的一个原因。很多 流动儿童方言浓重,没有正式学习过普 通话,导致这些流动儿童根本不会说普 通话或者普通话很差,常会引起嘲笑或 者阻碍正常沟通,加剧了流动儿童的学 习适应问题。 四、促进流动儿童学习适 应的班主任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包容、友好的 校园、班级氛围 作为接收流动儿童的城市教育管理 部门和学校,要树立“全纳教育”的理念, 以开放的心态.为流动儿童的学习和成 长建立友好、包容的支持性的社会氛围 和校园氛围,让流动儿童在城市不受歧 视.公平享受教育资源。让流动儿童和常 住儿童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班主任在班 级管理中要坚持公正、公平.一视同仁。 在班级中发展支持性同龄群体关系,鼓 励和流动儿童交朋友,当“小老师”。这样 才能有效缩短流动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 期。 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为融入班集 体打好基础 习惯养成是学校最重要的常规教育 内容,对于新转人的流动儿童,班主任必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流动儿童的学 习适应存在的问题表现不同;在同阶段 的适应上,不同性别也有差异, 此,班 主任应根据流动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 的予以关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4.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长素质 家庭原因是影响流动儿童学习适应 的重要因素。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教养方 式、亲子沟通等,都会影响流动儿童学习 适应水平的提升。家长是其中一个重要 的影响因素。因此,要促进流动儿童的学 习适应,班主任要做好影响家长的_T作。 (1)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开展家庭教 育讲座,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切实可行 的家庭教育方法,解答他们的困惑和问 题。 (2)积极组织亲子活动,增加家校联 系、促进儿童与父母沟通,促进学生之间 融合、家长之间的沟通。 (3)定期家访。对于流动儿童家庭, 班主任应每年至少家访一次,深入了解 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家长对学校支持 为 流动儿童学习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5.建立多元成长评价体系 流动儿童自身情况千差万别.成绩 参差不齐.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用 单一的评价方式,势必会严重打击流动 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失去信心.最 后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学习适应不良.甚 至会导致辍学。班主任应建立发展性评 价体系,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过程. 关注评价的全面性和多元化。为流动儿 童建立成长档案袋,长期跟踪.记录孩子 成长的历程,跟踪孩子的成长变化,尽可 能获得流动儿童发展的全面信息。在评 价中要充分发挥流动儿童在评价中的主 体作用,引导流动儿童客观地评价自己, 既要找出问题,制定改进的方案.也要看 到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会有力地 促进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一 附属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