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群众路线心得:亲民的秀多来点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群众路线心得:亲民的秀多来点

人人都可以“评一句”的时代,“亲民”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官员如果

想做“亲民秀”,就要预想到公众的挑剔目光,更要忌讳在媒体上公然使用“通

讯员”拍摄的照片,而展现诚意是打通一切关隘的钥匙。知乎此,才不会觉得那

些质疑声是找茬,才能有更高质量的“亲民秀”上演。(新京报网2月11日)

近段时间,有各级地方官员挤公交、搭地铁、扫街道等的新闻被大小媒体争

相报道,也引来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和评论,有称赞支持的,也有吐槽质疑的。于

是,又产生了一个网络新名词:亲民秀。在笔者看来,亲民秀未尝不好,亲民的

秀可以多来点。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随着中央八条规定的落实,给各级党政干部念了一道

紧箍咒。党政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离不开公众的视野,接受群众的监督,我们的党

风政风明显改观。领导干部们公款宴请少了,往日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高档酒楼

饭店会所,现如今是门可罗雀,甚至有些直接关门或降档降级。在这样的背景下,

领导干部们就得勤政务实干实事,就得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好民生工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作,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要求。这样的亲民秀,群众欢迎;真心的亲民秀,

群众会认可的。

公众之所以这样关注亲民秀,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领导官员们一般都是深

墙大院和文山会海,高高在上,只在电视新闻里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今,他们

能回到普通群众中来体验生活,扫街道、坐地铁、挤公交,一下子觉得离群众亲

近了许多,显得不可思议,就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评论,遭到一些网友的吐槽,

有了作秀的嫌疑。作为官员,要理性地看待,不能抱怨网友的挑剔,也不要怕大

家的品头论足。因为网友的关注和质疑代表了群众对领导干部多为民办实事、办

好事的急切期盼。

只要官员们亲民秀出自真心实意,多下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难

题,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是走马观花“一阵风”,亲民秀变成一种习惯常态

化,人民群众是欢迎和认可的。这样的亲民秀真正体现党和群众的“鱼水情深”,

落实全心全意为要民服务的宗旨,这样亲民的秀还要多来点。(作者:英子)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