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倍数,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掌握2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
掌握2的倍数的.特征,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奇数或偶数. 说教法学法
1 / 3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并有十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由此我采用了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流程: 说教学流程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因数、倍数。所以我采用了复习旧知导入的方法。通过复习因数、最大及最小因数直接导入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说说50以内2的倍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50以内2的倍数的特点,小组讨论交流,逐渐形成对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表象,然后我让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加深对2的倍数的数的理解,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概括小结: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在学生掌握了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
我以“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那你能举出几个2的倍数吗”“同学们刚才举的数都是2的倍数,我们通常有将2的倍数的数称为偶数,在生活中又称为双数”来引入下一个环节“偶数与奇数的认识”,在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举数、说数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根据教学建议指出,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以教材的资源进行课堂的教学,由此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偶数与奇数的前提下,我充分利用教材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最后我对本堂课进行小结,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问学生在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习的,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2 / 3
说板书设计
对于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简洁大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本节课的学习的主人。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