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作者:胡秋君
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10期
摘 要:听障孩子在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 关键词:听障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对听障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进行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由于没有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很少有特殊教育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来对待。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做出正确的引导。 一、听障孩子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听障孩子之所以产生比正常人较多的心理障碍,究其原因,一是自身的因素:由于感觉器官功能的缺陷,他们与人交流存在较大的困难,从而不愿意与正常人交流。二是家庭的因素:家里出现听障孩子,父母没有积极面对而使他们缺少甚至失去父母的关爱。三是学校的因素: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听障孩子的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听障儿童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听障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四是社会的因素:社会对听障孩子的歧视,导致这些孩子心理失衡,对社会、对他人容易产生怨恨与不满的情绪。 二、听障学生心理矫正及教育对策
第一,积极营造利于听障孩子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听障孩子,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针对他们的细微情绪变化调整教育对策;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当发现他们心理异常时,要及时进行疏导,以防患于未然。
第二,要善于了解听障孩子的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这要求教育者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拿我曾经教过的黎某某来说,她长得漂亮,聪明伶俐。在学校,她比其他孩子有优越感,但和正常孩子比,她又很自卑,所以在学校时常常郁郁寡欢。我从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开始,在生活上关心她,在学习上鼓励她,帮助她树立自信心,使她看到自己的优点,让她觉得听障人不比正常人差。一段时间后,她像变了个人似的,活泼开朗,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我认为做一个会爱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一是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的变化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因很多问题而引起,只要老师善于察言观色,就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真实的情感,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二是要做到慎言慎行。由于老师的工作是心灵与心灵的对应和碰撞,同时,接受碰撞的对方又尚处在不成熟的成长时期,老师的言行更具有一种潜意识的感染和导向作用;尤其是老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三是教师要学会正面暗示。教师的每一句评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暗示和强化;正面暗示,给人以正面启迪,而负面暗示,则只能导致负面结果。所以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孩子,我一般不直接批评。
我班艾某某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他年纪小,在低年级时学习没用过心,五年级时加减乘除法计算常常错的多对的少。我没有因为他的错而批评他,而是耐心地教他计算方法,有一点进步就给予其表扬,现在的他变成了一个聪明上进的学生。因此,正面暗示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方式,它不仅带动了学生的正向反应,而且也避免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第三,要善于利用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听障孩子的智力因素。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还应该积极利用本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课程资源,针对听障儿童对形象客观事物认知高度敏感的特点,广开思路,通过学校或其他组织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将学生带进相关的真实情景。 2013年秋天,我们把学生带到张家界的老道湾景区野炊,学生自己买菜,自己烧饭,既体验到了家庭式的温暖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又观赏了美丽的风景。他们上蹦下跳地照相留影,个个十分开心。回来后我把摄像剪辑成视频,加他们为QQ朋友与之分享,随后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讨论、观察、操作、猜测等真实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的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
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希望我们的社会多给予他们人性化的关爱,多些宽容和资助,少些偏见和摒弃;希望家长朋友们给他们创造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多些交流和理解,少些指责和放任,把家真正变成他们生活、成长的温馨港湾。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