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臭氧高温库贮藏对水稻良种发芽率的影响
摘要 进行应用臭氧高温库贮藏对水稻良种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在臭氧高温库中贮藏比冷库贮藏的效果好,其发芽率明显高于冷库贮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良种;贮藏;发芽率;臭氧高温库 我国农作物种子普遍采用低温干燥贮藏,一般冷库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6~8 ℃、55%~65%,以防止种子发生霉变,起到降低种子贮藏期生理活性,保护其发芽率的作用。对发生虫害、鼠害等仍需另行防治,多采用化学药剂,加上维持较低的库温其仓储成本较高,一般贮藏1年要0.3元/kg[1-3]。该试验是通过应用臭氧及负离子气贮藏种子,利用臭氧具有杀菌除霉、杀虫及驱鼠的功能,并提高库温到18 ℃以下,减少种子在贮藏期冷库的能耗,降低种子储藏成本,在不影响其发芽率的情况下,对扩大臭氧的应用领域和研究作物种子储藏中的科学技术规律意义重大,真正实现高效、节能、无污染贮藏[4-5]。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良种由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和安徽丰乐种业提供,各品种分别为K174/0C438(2005年)、绿三B(2004年)、绿优一号(2004年)、绿三A(2004年)、绿三A/LR03-1(2005年)、绿优5号(2004年)、绿稻24(2005年)、丰两优一号(2003年)、H22A/OC438(2005年)、国丰一号(2003年)。其中,2003、2004年的种子直接从冷库调运,2005年为新种。
供试设备:臭氧高温库和冷库各1间;光照培养箱1台;臭氧发生机1台及配套附件。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臭氧高温库组、冷库组和常温组,互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
1.3 试验方法
1.3.1 分样及检测。2007年7月上旬把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50 kg水稻良种标记后,按常规取样方法做发芽率测试,标记为“入库前”。然后把余下的水稻良种分别放入臭氧高温库和冷库,操作方法按照良种正常入库规程进行,常温组是把标记后的种子直接放在没有任何贮藏措施的发芽率实验室。2007年11月上旬对3个处理的供试种子进行发芽率测试。
1.3.2 贮藏处理方法。臭氧高温库组温度控制在18 ℃以下,湿度不做调控设置,每次检测在55%左右,每天对高温库进行2~3 h的臭氧及负离子气处理;冷库组是按照种子冷库贮藏的常规操作方法进行;常温组平时做好防鼠工作。
1.3.3 发芽率检测。入贮前对每组样品测试发芽率,经过高温贮藏后,再检测每组样品的发芽率,并记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经过将近4个月时间的贮藏,K17A/OC438、绿三B、绿优一号、绿优5号、绿稻24、丰两优一号、H22A/OC43、国丰一号等品种显示出种子入库后发芽率比入库前降低,其中臭氧高温库中发芽率比冷库贮藏要高。以入库前作为标准进行比较,K17A/OC438在冷库中芽率降低了4个百分点,而贮藏在臭氧高温库环境中只降低了0.3个百分点;绿三B在冷库中发芽率降低了3个
百分点,而贮藏在臭氧高温库中只降低了0.7个百分点;绿优一号在冷库中发芽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而贮藏在臭氧高温库环境中降低了1.3个百分点;绿优5号在冷库中芽率降低了5个百分点,而贮藏在臭氧高温库环境中只降低了1.7个百分点;绿稻24在冷库中发芽率降低了2.7个百分点,而贮藏在臭氧高温库环境中只降低了0.7个百分点;丰两优一号在冷库中发芽率降低了1.7个百分点,而臭氧高温库环境中降低了1个百分点;H22A/OC43在冷库中芽率降低了5个百分点,而在臭氧高温库环境中降低了3.7个百分点;国丰一号在冷库中芽率降低了6个百分点,而贮藏在臭氧高温库环境中降低了5.3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批水稻品种在臭氧高温库设置的环境中贮藏,比在一般冷库贮藏好,并且效果较为明显。
绿三A在臭氧高温库中与入库时相比较芽率降低1.4个百分点,而在冷库环境中降低了1个百分点,数据相差不明显,较为接近。绿三A/LR03-1在冷库中发芽率降低了1.7个百分点,反而高出臭氧高温库中2.3个百分点,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试验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品种是2005年未定型的新品种,可能是臭氧对其生理组织有所破坏,或其他原因,所以出现了冷库保存的要比臭氧高温库高的现象,今后将对此品种做更仔细的试验观察。
由于对放在常温情况下的种子没有采取任何贮藏措施,因相对湿度很低,虽没有发生霉变但生虫相当厉害,已经失去检测种子发芽率的意义,无法再做发芽率测试。
供试的水稻品种原本共有13个,发芽率低于60%甚至只有百分之几的芽率的品种算不上水稻良种,其发芽率可能不稳定,所以没有追加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经方差分析,臭氧高温库贮藏水稻良种与冷库贮藏效果比较,差异较为明显,臭氧高温库比冷库贮藏效果好,因为冷库中虽然温度比臭氧高温库低,但仍有一些低温霉菌的存在及繁殖,致使种子霉变,降低了其发芽率,这为臭氧应用范围的拓展提供了试验数据,也为其他作物良种低能耗贮藏技术的应用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试验对臭氧高温库和通常冷库贮藏作物良种的成本进行对比,能耗大大减少,贮藏温度由原来的6~8 ℃,提高到18 ℃,贮藏经济成本大大降低[6-9]。
臭氧应用于农作物良种贮藏,优点还在于杀虫、驱鼠及无污染,试验的成功预示着臭氧在良种贮藏方面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4 参考文献
[1] 高家东,陈光辉,刘军.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144-147.
[2] 潘晓琳,霍志军.玉米种子活力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5):18-20.
[3] 曹建光.种子含水量和温度对贮存时间的影响[J].现代农村科技,2012(9):62.
[4] 乔社林,潘明生,韩永干.杂交水稻种子的低温贮藏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91,199.
[5] 房磊.种子贮藏过程中主要害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4):20-21.
[6] 郁葵.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种子贮藏特点及技术措施[J].中国种业,2012(3):73-75.
[7] 黄鹂.杂交水稻品种耐藏性预测试验[J].种子世界,2010(5):32.
[8] 王兆贤,赵海云,徐四静,等.不同活力杂交水稻种子耐贮性试验[J].种子世界,2009(8):25.
[9] 龙艳平,崔国贤.对两系杂交水稻种子安全贮藏的初步研究[J].种子世界,2005(10):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