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情况调查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2年6月28日)
根据市工信委通知要求,现就肃州区生产性服务业1-6月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肃州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工业转型、经济跨越发展,突出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生化医药等制造产业发展,发挥交通和区位条件优势,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 定成效。目前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统计数据,仅根据统计公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统计,主要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扣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和非经营性服务业,2011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约11亿元,增长16.1%,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1.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消费性服务部门仍然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小,并且主要在制造业产后环节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仍然有许多生产性服务,还在制造业当中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化企业。
今年以来,我区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城乡建设、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围绕国家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的任务目标和我区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立足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融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工作重点,结合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加快推进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为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6月,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约3亿元,比上年增长15%,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1.6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25%。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完成投资1.14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8.2%。从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向生产领域延伸。新建成立的巨龙农网、聚馨科技、酒泉一路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公司,借助电信、联通、移动等三大信息运营公司的技术力量,为制造产业提供工业软件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推进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促进制造业主辅分离。目前,全区有23家企业通过科技信息平台,建立信息网站,探索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使全区近300家中小企业受益。据不完全统计,1-6月,全区通过电子商务完成交易额2亿元。
二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已步入生产各个环节。全区以酒嘉物流公司为龙头的物流企业已达8家,逐步提供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物流信息软件GPS定位系统、仓储自动化管理系
统、条形码等技术,在工商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企业中开始应用,酒嘉物流公司、酒泉风光谷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酒泉亚飞永盛公司等3户较大物流企业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的同时,全面拓展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物流设施网络设计、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目前,物流企业在生产服务领域实现的收入比重同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完成生产性物流收入2.8亿元。
三是金融融资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区现有融资性担保机构13家,新增2家,正在申请设立的1家,全区担保机构注册资金8.4亿元,从业人员168人。目前,已累计为各类企业和个人担保贷款11.5亿元,以新广源信用担保公司为龙头,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商会,联系联结中小企业达到了142户,1-6月份,实现担保收入3000万元。全区小额贷款公司14家,开业运营的10家,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4.8亿元,在为全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经营服务的全面发展。
四是总承包生产性服务业务有新的发展。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酒泉通达、瑞驰等6家企业,为新能源制造企业提供机件加工、设备租赁、产品运输等总集成总承包多种专业化服务。敦煌种业研究院、风电设备检测中心等科技服务项目的建设成立,加速了我区中小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技术交流整合,提升了产业化应用水平,科技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将成为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五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围绕进一步加强产业引导、支持重点制造型企业向服务业转型、提升服务经济比重、增强服务能级和水平,开展了相关推进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小,突出表现在现代物流、中介服务业、信息咨询、 商务服务等方面,很多服务仍停留于行业自身循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分工和融合,特别是跨行业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延伸和扩张受到了制约。
二是自身发展不足,水平偏低。传统服务产业规模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布局分散,产业链短,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业发育不充分,科技、文化、 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行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是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为企业发展提供规划决策服 务的咨询评估、企业发展战略策划、市场调查等服务机构几
乎为空白,法律、会计服务和行业协会发展不能适应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商务楼宇、物流站场、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还很落后。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对象不全面,统计数字不准确,影响了对服务业发展的全面了解。
三、下一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工业化发展的实际,坚持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发展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服务市场,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重点工作:
一是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市场,加快制造业的发展,使其产生大量的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制造业二三产业分离, 提高制造业服务外包程度,要引导制造业从初级的服务外包开始,逐渐过渡到高级的供应链外包,改变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体培育,为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支持。
二是扶持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制造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研发服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引导力度,推进骨干企
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比例。
三是加快资源整合,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引导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实施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射频识别(RFID)、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等技术。完善物流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四是强化市场机制,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和引进会计、咨询、评估、法律、房产 服务、营销策划等中介组织,加快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一批新型行业协会,逐步把管理职能转移或委托给行业协会承担。
五是贴近居民生活,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医疗、健身、家政等服务项目。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区服务资金,引导和培育各类民间服务的发展, 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
六是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抓好一批商业街区的改造和建设,逐步形成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商业体系。新建扩建、 改造提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扩大交易规模, 增强聚集辐射能力。继续实施“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基本形成以区、乡镇、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