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重点难点】
1、分析诗词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学习内容】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一、预习任务 1、咏物诗中常见意象
植物:松、竹、梅、菊、莲、杨花、兰;动物:蝉、蜂、雁、杜鹃、凤凰等 此外还有山泉、瀑布、石灰等。 2、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1)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尚的节操; (2)不慕富贵、淡泊闲适的情怀;
(3)抒发自己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4)表达坚贞高洁,不怕打击挫折的情操。 ……
3、咏物诗中常见表现手法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设问导学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 / 9
word 1,、本诗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表现梅花什么品质?
2、作者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对什么品质的追求?
三、小结归纳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寄寓的感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3、掌握咏物诗的表现手法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 9
word
2、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自我检测、点拨巩固
1、(2010 某某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3 / 9
word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
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3、(09年某某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X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严X公,即严武,受封X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4 / 9
word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咏物诗(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重点难点】
1、分析诗词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二、实战演练
5 / 9
word 1、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6 / 9
word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三、课外拓展
1、(2008年某某)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X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2、(2007年某某)
海棠 宋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
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
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3、2006年某某
7 / 9
word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林黛玉咏白海棠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
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
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
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
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2004年卷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 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 尚余孤瘦雪
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 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
青枝。
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旬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8 / 9
word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③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
具体分析。
5、2005年某某卷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
暂息。
庐山瀑布 徐 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①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②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③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6、2007年某某卷 咏 鹰 清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情。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