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拓跋弘七个儿子,长子拓跋宏使北魏变得强大,其他儿子却争相拆台

2020-04-1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拓跋弘七个儿子,长子拓跋宏使北魏变得强大,其他儿子却争相拆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是一位颇具雄才大略的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在位时继承了道武帝拓跋珪的改革政策,使北魏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孝文帝拓跋宏的太和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拓跋弘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在禅位后依然率军北伐柔然,使北魏成为西域的主宰。然而拓跋弘却是一位短命的皇帝,仅仅23岁就去世了。虽然早逝,他却有七个儿子,其中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皇室成员从皇帝到皇子,以及宗室诸王都非常短命。拓跋弘的七个儿子是寿命相对较长的,除其第七子元详,其余六个儿子寿命皆在30岁以上,但结局喜忧参半。

长子:孝文帝元宏

拓跋宏(467-499),汉名元宏,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471年-499年。三岁时被立为太子,生母李夫人因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而后由祖父文明太后(冯太后)抚养。五岁时,拓跋宏受父亲禅让继位,因为年幼,冯太后临朝执政,对北魏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改革,拓跋宏深受影响。拓跋宏十四岁时亲政,对冯太后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迁都洛阳,整顿吏治,大力推行鲜卑汉化,改汉姓元,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他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以及隋朝的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太和二十三年,崩拓跋宏去世,终年33岁。

次子:咸阳王元禧

元禧(?—501),孝文帝太和九年,被封为咸阳郡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坐大官。拓跋宏驾崩后,奉遗诏辅政,拜检校太尉、录尚书事、司州牧。元禧为人骄奢淫逸,贪恋钱财和女色,并贿赂公行,广营田产,开采盐铁。妻妾几十人,奴婢数钱人,家产遍布天下,因此受到宣武帝元恪的厌恶,出任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景明二年,元禧举兵叛乱,对抗外戚专政,事泄被杀。正光年间,恢复爵位,以王礼安葬。元禧应出生在467—469年之间,终年在33—35岁之间。

三子:赵郡王元干

元干(469—499),孝文帝太和六年,封为河南王,加卫大将军、侍中、中都大官,历任车骑将军、吏部尚书、豫州刺史。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封为赵郡王,历任冀州刺史、特进、司州牧。元干与二哥元禧一样为人贪淫,且不遵法度,后遭为御史中尉李彪弹劾,被罢官。元干与皇兄拓跋宏同年去世,时年31岁。

四子:广陵王元羽

元羽(470—501)自幼聪慧,孝文帝太和九年,受封为广陵郡王,加侍中、征东大将军、外都坐大官。元羽以擅长断狱著称,拓跋宏在位期间,历任大理卿、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迁特进、左仆射、太子太保、录尚书事、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青州都督等职。宣武帝元恪即位后,改任司州牧、散骑常侍,迁司空。元羽和二哥元禧同年去世,终年32岁。

五子:高阳王元雍

元雍(?—528)自幼举止洒脱,风流倜傥,但目光短浅,贪奢淫逸。孝文帝太和九年,受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孝文帝南征时,元雍奉命留守平城,出任相州刺史,北魏迁都洛阳后,拜中护军,改封高阳王。宣武帝元恪即位后,出任冀州刺史,后升任司空公、太尉,负责议定律令。孝明帝元诩即位后,元雍历任司州牧、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官至丞相,联合江阳王元叉同决庶政,权势达到顶峰。孝庄帝元子攸建义元年,

权臣尔朱荣谋害忠良,诬发动河阴之变,诬陷元雍组织谋反,将其杀死。元雍应生于470—473年之间,终年在58—62岁之间。

六子:彭城王元勰

元勰[xié](473—508)自幼聪慧,才干出众。孝文帝太和九年,受封始平王,加征西大将军。北魏迁都洛阳后,授中书令,改封彭城王,深得拓跋宏的信任,官至尚书、侍中。拓跋宏驾崩后,受命辅佐宣武帝元恪,任骠骑大将军。元勰忠心耿耿,备受朝臣和国民拥戴,因此受到宣武帝的猜疑。永平元年,在宣武帝默许下,元勰被国舅平原郡公高肇所害,时年36岁。建义元年,元勰第三子元子攸被尔朱荣拥立为帝,追尊其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

七子:北海王元祥

元祥(476—504)孝文帝太和九年,受封北海王,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后任秘书监。曾跟随孝文帝元宏南征,授尚书仆射,行中领军,奉命镇守洛阳,统留台事,兼督营构之务。迁都洛阳后,历任行司州牧、护军将军、兼尚书仆射。元宏驾崩后,受命辅政,辅佐宣武帝元恪,历任侍中、大将军、录尚书事,官至太傅,领司徒。作为小皇帝元恪的叔父,元详倍获荣宠,位高权重,因此恃势骄奢,卖官鬻爵,贪污受贿,霸占他人田产。正始元年,元详被国舅尚书令高肇诬陷,以元祥与冠军将军茹皓等谋乱为由,废为庶人。不久,高肇又怂恿宣武帝密令将其杀害,终年29岁。永平元年,追复本封,以王礼安葬。

结语

拓跋弘七个儿子,性格截然不同,长子孝文帝元宏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广陵王元羽、彭城王元勰皆是忠心耿耿的能臣干将。其余的四个儿子则都是骄奢淫逸之徒,这四个儿子贪敛无度,使北魏官风日益败坏,朝政混乱不堪,国势大减,北魏从此开始走下坡路。拓跋弘七个儿子的的结局,也大多比较悲惨,有四位惨被杀害,死于非命。有人搭台,就有人拆台,拓跋宏一手使北魏强大,他的兄弟们却使北魏变得日益衰落,真是天大的讽刺。

参考资料

《北史》

《魏书》

《资治通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