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C. pA>pB,FA<FB B. pA<pB,FA>FB D. pA>pB,FA>FB 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 C.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液体的质量大于

PB和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乙液体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 )

A.PAPB FAFB C.PAPB FAFB

B.PAPB FAFB D.PAPB FAFB

4、如图所示装置,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长约1m,灌满汞液,倒插在汞液槽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利用此装置不管在哪里测出大气压强值一定为760mm汞柱高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变大

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D.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6、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 )

A.木块的重力不变 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 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7、将塑料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杯口,手压紧硬纸片,然后将塑料杯上下倒转,纸片受到大气对硬纸片的压力,如图所示,若将塑料杯倾斜,纸片受到大气压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p乙,若p甲p乙,

'

'

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D.F甲F乙,p甲p乙

1、装满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自行车上包含许多力学物理知识:自行车的鞍座设计成马鞍子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装上轴承,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

3、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_,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水面距壶底0.1米,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帕,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_______水的重力。

4、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F1______F2(填“>”,“<”或“=”),倒置前后饮料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中所示装置叫做______,它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比较图(a)(b)可得初步结论: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6、货车超载,很容易把公路的路面压坏。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的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值。这是通过______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_____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

7、___________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10帕表示1米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为 ___________牛。如图所示,一块砖块由平放变成竖放时,水平地面受到砖块的 ___________不变。

8、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它的含义是每立方米铜的_____为8.9×103千克;在托里拆利实验中选用水银测定大气压强,主要是因为水银的______比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利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的细弯管(细弯管的长度足够长)中有一段液柱。

①若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填“左”或“右”)边移动。

②此温度计如何标上刻度呢?可以将此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然后在液柱的一侧标上______℃,再将它放到沸水中,在此时的液柱的同一侧标上______℃,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进行等分,就可以标上各个刻度了(标准大气压下)。

③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10、晓丽想要探究“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规律”,她首先做了如下实验:如图,将托盘天平的左盘扣在支架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一袋绿豆源源不断地从同一高处撒到左盘上,发现天平指针偏转并保持一定角度,左盘受到一个持续的压力。容器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现象十分相似。可见,容器中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时也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而______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上述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______法。根据上述实验,若将一个内装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从地面移动到天宫一号舱中,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1和容器对天宫一号舱底的压强p2相比,p1______p2,容器在地面时气体压强p1和容器在天宫一号中时气体压强p2相比,p1______p2。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48年做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他从楼房的阳台向管中灌水时,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求管中装满水时:

(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若桶底底面积为1200cm2,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2、为了净化空气,宝坻城区的环卫工人经常用洒水车向路面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6t,满载时装水5t,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𝑔取为10N/kg,求: (1)洒水车与水的总重;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如图是某冷饮店推出的一种服务产品:店方为顾客提供一种密度为0.95×103 kg/m3的果汁饮料,饮料中放冰块。已知饮料和杯子的总质量是0.4kg,冰块质量是20g,杯子底面积为20cm2(不考虑杯壁厚度),杯中饮料的深度为10cm。(g=10N/kg)求: (1)杯底受到液体压力是多少? (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4、如图所示,棱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立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的质量均为5千克。求:

(1)物体的密度ρ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3)小明在A、B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定质量𝑔𝑔,并将截取的那一部分𝑔𝑔置于对方的上表面,使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请写出满足pA′、pB′的截取和放置情况,并计算出𝑔𝑔。

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200cm2,𝑔=10N/kg求: (1)物体所受重力G; (2)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6、如图所示,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平底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体积为5×10−3米3的水,水深为0.2米,求: (1)桶内水的质量m水。 (2)水对桶底的压强p水。 (3)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桶。

7、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底面积为1×10﹣2m2,里面盛有0.2m深的水。正方体乙的质量为16kg、边长0.2m。

(1)求乙的密度ρ乙。

(2)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乙。

(3)现将一个柱体A浸没在水后,水不溢出。此时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与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相等。求柱体A的体积VA。

8、夏季盘锦市市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5t,水罐容积为5m3,装满水后,罐内底部水深1.5m处有一喷水口的面积为10cm2,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该车最多能装多少吨水;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 m2。 (1)求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𝑔甲;

(2)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h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比较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𝑔甲、𝑔乙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