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Y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估(部编版)(含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20Y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估(部编版)(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酝酿(niàng) 枯涸(hè) ..应和(hè) 霎时(shà) ..B.满载(zài) 济南(Jǐ) ..水藻(zǎo) 竦峙(sǒng) ..C.栖息(xī) 着落(zhuó) ..蜷曲(juǎn) 模样(mú) ..D.梦寐(mèi) 寥廓(liáo) ..粗糙(cāo) 黄晕(yūn)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贮蓄 偌大 朗润 绿草如茵 B.震落 苍海 炫耀 花技招展 C.哄托 吝啬 清冽 梦寐以求 D.竦恃 松驰 急躁 山清水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

D.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5.下列各项中的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作家 B.杨花落尽子规啼——杜甫——唐代

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集》——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憎恨,希望革命的风雨来得更加猛烈。

D.《观沧海》一诗的“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7.按要求默写填空。(3分)

(1)《次北固山下》中说明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事物总在向前发展的名句是: , 。

(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句子是“ ”,“ ”。 8.综合性学习。(12分)

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

行人 花草 文明 爱护 踩踏 绕道 彰显 含笑

(2)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七(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 (3)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演

2

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 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改为“ ”。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 号。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9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次北固山下 .

客路青山外 ..

乡书何处达 ..

海日生残夜 ..10.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 。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3分) 11.

是: ? 。(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16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

3

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2.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 图,并由眼前的花联想到了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3分)

13.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花的哪些特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2分) 14.指出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3分) (1)

儿: (2)

地: 15.本段文字中,实写是描写春景,虚写是运用联想。请你把这段文字中虚写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6.文中“闹”字用得好,因为什么?(3分)

17.这段文字使用了 、 、 等修辞手法。(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清秋书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 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 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4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8.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2分) 19.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20.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2分) 2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了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

5

几百年了吧?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 ,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选自李汉荣《山中访友》,有改动)

22.作者“山中访友”带了什么特殊“礼物”?(1分)

23.作者“山中访友”都拜访了哪些“朋友”?其中详写的是哪个?(2分) 24.联系上下文,运用想象和联想,在文中横线上写一句恰当的话。以“我的头发”或“我的皮肤”等作为开头。(2分)

25.模仿最后一段的句子,再写一句话。以“你好,悬崖爷爷(或:孔雀仙子、大象伯伯、松鼠弟弟……)!”作为开头。(4分) 三、写作(50分)

26.洁白的“雪”让人陶醉,桥那边的“石”奇美无比,朱自清笔下的“春”生机勃发,何其芳诗中的“秋天”绚丽鲜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奇妙无穷,细细观察,令人动情;慢慢品味,给人启迪。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感受自然、感悟生活的文章。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文体不限。 【答案与解析】

1.B(A.“涸”读hé;C.“栖”读qī,“蜷”读quán;D.“晕”读yùn。) 2.A(B.苍—沧,技—枝;C.哄—烘;D.恃—峙,驰—弛。) 3.C(C项中“首当其冲”比喻

6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语境是“发展低碳经济”,适用对象错。) 4.D 5.B(不是杜甫,应是李白。) 6.C(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7.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8.(1)示例:①行人绕道,花草含笑。 ②爱护花草,彰显文明。 ③行人文明,花草含笑。 (2)借 条

今借到总务处铁锹叁拾陆把,水桶捌个。此据。

七(1)班班委会 xx年xx月xx日

(3)①示例一: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免遭破坏呢?示例二:下面我想讲讲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②方法 措施 ③分 9.次:停泊。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乡书:家书。 残夜:夜将尽未尽。 10.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乐观、积极、向上 1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2.春花 秋实 春华秋实 13.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是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14.(1)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2)满地。 15.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6.“闹”字不仅表现了蜜蜂嗡嗡的声音,而且表现了花丛中蜜蜂多、蝴蝶多,喧闹沸腾的景象。 17.拟人 比喻 排比 18.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为下文作者写自己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19.排比、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的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 20.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 21.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窗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 2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23.古桥、树林、鸟儿、露珠、山泉、溪流、白云、瀑布等。 详写了古桥、树林。 24.示例:我的头发长成树冠 我的皮肤长成树皮 25.示例:“你好,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你

7

好,孔雀仙子!你张开七彩长裙,是邀我与你共舞吗? ” 26.(1)选材要真实。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应该选真实的材料。真实的材料,使人深信无疑,最有说服力。写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过的事,我们就有话可写。要得到真实的材料,就要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应该有意识地去看,你的眼睛要像照相机一样,摄下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让它们深深地留在你的脑海里。用你的耳朵倾听周围的一切,像一台收录机一样,录下那悦耳动听的话语,牢牢地记在自己的心窝里。大自然,教了我们许多知识,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2)选材要典型。典型的材料,是指那些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能以一当十。典型的材料,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它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选材要新颖。就是说,材料本身既要新鲜不俗气,又要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风貌。新颖的材料,生动有趣,本身就是最有吸引力的。选材要新颖,就必须学会思考,学会见别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