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 2章 上皮组织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试卷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 2章 上皮组织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试卷

第2章上皮组织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试卷 第二章上皮组织 自测试题

一、 多项选择题(一)a型问题 1.关于上皮组织的功能哪项错误d a、 B.吸收 c.保护 d、 营养 e.排泄

2.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分布于以下哪个器官 a.食管b.气管c.输卵管 d、 输精管输尿管

3.关于被覆上皮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 覆盖在体表和器官腔表面。上皮中有丰富的血管

c.具有高度的再生能力d.细胞形状较规则并排列紧密e.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发生4.下列哪个器官被覆单层柱状上皮d

a、 血管B.膀胱C.皮肤D.小肠E.食道5.桥粒具有以下哪种功能a

a.交换离子和小分子物质b.封闭细胞间隙阻挡物质通透c.使细胞彼此牢固连接d.增加细胞的表面积e.具有收缩作用

6.关于复层鳞状上皮,以下哪个特征是正确的 a.细胞层数多,是最厚的一种上皮b.浅层为柱状细胞

c、 细胞空间很宽,包括毛细血管。D.上皮和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面是直的。E.覆盖在小肠腔表面

7.下列关于变移上皮的哪项特点是错误的a.分布于排尿管道的大部分

b、 细胞的层次和形状可以随着器官的扩张和收缩而改变。C.表面细胞是大的立方体,可以有两个核。D.具有分泌功能 e.表层细胞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 8.以下哪些结构不属于细胞连接:

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紧密连接e.半桥9.下列关于纤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内有细胞质和纵向微管。B.微管的排列,外围有九组双微管,中心有两组单微管。C.微管的下端与基质的微管相连 d.纤毛的摆动可能由于微管的互相滑动而发生 e、 参与细胞吸收

10.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哪项错误a.细胞的表面均有纤毛 b、 所有细胞都附着在基底膜上。C.属于单层上皮

d.细胞高矮不同,故细胞核不在同一个平面上e.具有分泌和保护作用 11.光镜下可见的条纹边缘和刷子边缘均在电子显微镜下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12.关于基膜描述哪项错误 a、 基膜是一种具有材料渗透性的半透膜。B.基膜由基材和网板组成 c.基板和网板是由上皮细胞产生

d、 基质由上皮细胞产生,网板是结缔组织中的网状纤维。E.基质成分为IV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13,与质膜褶皱有关 a.这种结构能加强与基膜间的连接b.

扩大细胞表面积,加强水和电解质的运输。主要分布在肾脏的近端和远端小管 d.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褶叠形成e.在内褶处有许多纵行线粒体 (二) X类问题

1.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可将上皮组织分为三类,它们是 a、 包衣上皮B.腺上皮C.感觉上皮 d.变移上皮e.复层上

2.涂层上皮的分类依据是

a.上皮组织所在的部位b.上皮细胞的层数d.表层上皮细胞的形状e.上皮细胞的分布 c、 上皮功能

3.上皮组织借助于下列哪些结构与结缔组织连接

a、 间隙连接B.基膜C.桥粒D.半桥粒E.紧密连接4.上皮组织的基膜

a.上皮组织的支持膜c.物质通透的半透膜e.所有基膜的组成成分是相同的。5.关于桥粒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b、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结构D.位于上皮组织的基底表面 a.增加细胞的接触面积

c、 防止细胞内的物质逸出。E.它有一个斑片状结构,也称为粘着斑点 b.使细胞间传递信息 d、 加强细胞间的联系 6.构成微绒毛的成分是

a、 细胞膜B.细胞质C.微丝D.细胞外壳E.微管 7.构成纤毛的成分是

a、 细胞膜B.细胞质C.微管D.微丝E.细胞外壳 8.关于质膜内褶的描述是

a、 增加细胞基底的表面积B.光学显微镜下的纵向条纹C.参与水和电解质的运输D.存在于上皮细胞的一侧E.在质膜的内折处有大量线粒体9.在一侧可以看到上皮细胞 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半桥粒e.紧密连接10.缝隙连接可见于

a、 上皮细胞之间B.神经细胞之间C.心肌细胞之间D.成纤维细胞之间E.骨细胞之间 二、名词解释

1.质膜折叠(位置、结构和功能)2中间连接(位置、结构、功能)3紧密连接(位置、结构、功能)4纤毛(位置、结构、功能)5微绒毛(位置、结构、功能)6基膜(位置、结构、功能)7桥粒(位置、结构、功能)8间隙连接(位置、结构、功能) 三、问答题

描述上皮细胞特殊结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参考答案

一、 多项选择题(一)a型问题

1.d2.a3.b4.d5.c6.a7.d8.e9.e10.a11.d12.c13.a (二) X类问题

1.abc2.bd3.bd4.abcd5.de6.abcd7.abc8.abc9.abce10.abcde 二、 名词释义

1.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内褶,内褶处的胞质有较多的线粒体.其功能是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有密切关系.

2.中间接头:主要位于紧密接头下方的环形带中。在连接区域的相邻细胞之间有15-25nm的间隙,包含密集的细丝。细胞膜的细胞质表面致密,纤丝附着于其上,并参与末端网络的形成。这种连接起着粘附、维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的作用。

3.紧密连接:是靠近上皮细胞游离面处的连接,相邻细胞膜上有网格形嵴,嵴嵴相贴并融合使细胞间隙消失,这种连接具有封闭细胞间隙防止外界物质进入细胞间隙中,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4.纤毛:上皮细胞游离表面的许多突起。在电子显微镜下,表面是细胞膜。细胞质周围有九组双微管,中央有两组单微管。它具有定向摆动的能力,可以推动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质。

5.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许多指状突起,电镜下表面为细胞膜,内为含微丝的细胞质。其功能是扩大细胞表面的接触面,有利于吸收。

6.基底膜:上皮基底表面和结缔组织之间的膜状结构。不同类型的上皮有不同的厚度。在电子显微镜下,基底膜是上皮附近的基质,下面是网板。它们分别由结缔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基膜具有支撑连接的功能,也是具有材料渗透性的半透膜。 7.桥粒:呈长圆盘形,连接区细胞间隙为20-30nm,内含低密度丝状物,间隙中央有丝状物交织而成的中线;细胞膜胞质面有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有张力丝附着于其上,这种连接具有牢固的连接作用。另外,在上皮与结缔组织相连面具有半桥粒的结构,它位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具有将上皮固定于基膜上的作用。

8.缝隙连接:也称为通讯连接,为斑状。连接区域的电池间隙非常窄,只有2毫米。相邻单元之间有一个管状连接,成为单元之间的直接通信管道。这种联系可以传递化学信息并调节细胞功能。

三、问答题

描述上皮细胞1自由表面特殊结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①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许多指状突起,电镜下表面为细胞膜,中轴为含微丝的细胞质。其功能是扩大细胞表面的接触面,有利于吸收。

②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表面的许多突起。在电子显微镜下,表面是细胞膜。细胞质周围有九组双微管,中央有两组单微管。它具有定向摆动的能力,可以推动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质。

③细胞衣:为一薄层绒毛状的复合糖,包括糖蛋白、糖脂和蛋白多糖。具有粘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及识别等功能。2.上皮细胞侧面

① 紧密连接:它是一种靠近上皮细胞自由表面的连接。相邻细胞膜上有网格状突起。脊状突起粘住并融合,使细胞间隙消失。这种连接可以关闭细胞间隙,防止物质通过间隙,从而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②中间连接:多呈环形带状,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连接区相邻细胞间有15-25nm间隙,内含较致密的丝状物,细胞膜的胞质面较致密,并有微丝附着于其上,这种连接也具有封闭细胞间隙的作用。

③ 桥粒:多数呈长圆盘状,连接区细胞间隙为20-30nm,含有低密度细丝,间隙中心有一条与细丝交织的中线;在细胞膜的细胞质表面有一个由致密物质组成的附着板,张力丝附着在上面

种连接具有牢固的连接作用。另外,在上皮与结缔组织相连面具有半桥粒的结构,它位于上皮细胞一侧,具有将上皮固定于基膜上的作用。

④ 缝隙连接:也称为通讯连接,它是斑状的。连接区细胞之间的间隙非常窄,只有2厘米。相邻单元之间有管状连接,成为单元之间的直接通信管道。这种联系可以传递化学信息并调节细胞功能。连接复合体:如果上皮细胞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连接,这种相邻的连接称为连接复合体。3.上皮细胞的基底表面

①基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膜状结构,不同类型上皮中厚薄不一。电镜下基膜近上皮处为基板,下方为网板,二者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产生,基膜具有支持连接作用,同时也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

② 质膜折叠:将上皮细胞基底表面的细胞膜折叠到细胞质中,细胞质中有较多的线粒体,其功能是扩大细胞基底的表面积,这与水和电解质的运输密切相关

③半桥粒:在上皮与结缔组织相连面具有半桥粒的结构,它位于上皮细胞一侧,具有将上皮固定于基膜上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