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可爱的地球

2020-08-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可爱的地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水平。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理解地球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2.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3.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

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水平。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理解大洋大洲。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理解七大洲、四大洋。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能够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相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协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是哪一位吗? 2.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

3.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1.交流环球航行的相关素材。 2.教师介绍:现代麦哲伦。

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

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