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取经来到山前,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婆子、老头儿都孙悟识破。三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2、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概括孙悟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唐僧师徒来到住着白骨精的山洞前,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么孙悟空又是如何与白骨精作斗争的呢? 二、细读课文,理解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 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欢哪一打呢?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圈画画。 2、交流: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打? 进行朗读训练。 特别是孙悟空的话。 3、比较:
出示课后第3题问题,指名读题
按照表格,找出文中有关词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孙悟空怒打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挡
交流朗读,评议,再读。体会文中三打过程中所使用句子的不同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句式说话:我觉得孙悟空是个()的人。
总结: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 三、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要对你的亲戚朋友说什么呢? 听课随感:
一、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
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吕老师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__特色。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吕老师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打?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__语言文字的美。
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
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吕老师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下一课时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3、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吕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然后,吕
老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__才会更有吸引力。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像吕老师一样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参与的学生太少。是否在自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打进行自由组合,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读、说说、议议,保证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师生共同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这样教学,或许在具体交流时还可以节约时间,保证预设教学目标 的达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