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摘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认清畜牧业发展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坚决维护畜牧业的发展,以积极心态,促进畜牧业进入更广阔市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畜牧行业中的运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多做实事;继续强化企业及相关部门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争取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后勤保障和稳定的环境。
关键词:世界 中国 畜牧业 发展 趋势
前言:众所周知,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畜牧业已经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 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达国家人均摄入肉、蛋、奶的量是我国人均的2-3倍,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显待任重而道远。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二十多年快速增长,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亮点。1985年和1990年我国禽蛋和肉类产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畜牧业生产大国。200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7244.8万吨,禽蛋2723.7万吨,奶类2368.4万吨,绵羊毛37.4万吨。到2004年底,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2004年,我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6.0千克、21.1千克和18.3千克,分别比1980年增加42.9千克、18.5千克和16.9千克,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以下几方面的明显特点。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几年,猪肉和禽蛋的增速放慢,牛羊肉和奶类的增速则保持较高水平。1998-2004年,猪肉和禽蛋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已由1980-1998年的7.1%和12.1%下降到3.2%和5.1%,而牛肉、羊肉和牛奶产量的年均增速则分别达到5.9%、9.3%和22.7%;2004年生猪、肉牛、肉羊的出栏率分别达到132.6%、37.3%和83.2%。1980年至2004年的24年间,我国肉类生产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2004年我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94.1%下降到64.9%,禽肉的比重由5.1%上升到18.7%,牛羊肉的比重由5.6%上升到14.8%。
(二)畜禽饲养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2004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场)达143.7万个,出栏生猪2.34亿头,占全国出栏生猪总数的37.9%;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户(场)达43.14万个,出栏肉鸡41.2亿只,占全国家禽出栏总数的45.5%;存栏500只以上蛋鸡饲养户(场)达75万个,鸡蛋产量达1444.3万吨,占全国鸡蛋总产量的53%;出栏10头以上肉牛的饲养户(场)共有41.2万个,出栏肉牛1522.7万头,占全国肉牛出栏总数的35.4%;出栏30只以上肉羊的场户数达176.5万个,出栏肉羊1.25亿只,占全国肉羊出栏总数的44.1%;饲养5头以上奶牛的场户数有33.1万个,牛奶产量达1364.3万吨,占全国牛奶总产量的60.4%。全国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大约占到整个农业产业化组织的20%以上,成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畜牧业是农村的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头连着种植业,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一头连着加工业和城镇市场,使产品变成现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来看,在未来几年、十几年,我国肉类和禽蛋产品将长期保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与肉类产品和蛋产品相反,我国奶产品则长期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肉类、禽蛋的增长速度将越来越趋缓,在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继续下降,禽肉和牛羊肉比重持续上升。奶类产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几年,中国人的畜产品消费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城市有很少一部分人消费确已饱和、甚至出现量的减少,但这只是食物之间的品种替代,而从整体上看,仍处在稳步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的“上升”阶段,特别是牛羊肉、禽肉、液态奶和乳制品、水产品,还将出现迅速增加的态
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大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肉类和蛋类消费将会出现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农村奶类消费的现实需求的出现可能会晚一些年,但潜力会更大。
未来世界畜牧业将有以下五个发展趋势: 一、发展超级型畜禽,提供更多的畜禽产品
用高新技术把大型动物基因引入体型小的动物体内,从而培育出个体粗壮的巨型动物,在相同条件和时间内将获得更多的畜产品。
二、培养微型家禽,满足美食之需
畜牧专家正在考虑把猪、兔、羊育成小到可放在菜盘子里的微型畜禽。墨西哥已培育出大批量微型牛,这为畜牧业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开发合成型家禽,降低粮食消耗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草食猪,并已取得一定进展。如此发展,将达到减少粮食消耗的目的。 四、发展快生长型畜禽,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快速育肥猪、育肥牛、快速养鸡技术已取得很大的发展,多种添加剂、促生长剂、埋植技术广泛应用,畜禽育成速度加快,时间在缩短。
五、培育功能性保健畜禽,促进人类健康韩国已培育出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猪,我国已生产出低胆固醇高碘蛋、高锌蛋、高铁蛋,具有一定防病功效,更多的功能性食品还在培育研制中。
结论: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极其重要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积累社会主义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http://china.nowec.com/supply/detail/9784372.html 2、 中华商务网讯 3、 中国畜牧信息网 4、 中国畜牧网
5、http://wenwen.soso.com/z/q231687621.htm 6、国内外畜牧业装备发展趋势及前景 贺刚 王志军 7、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刘汉成 吕勇斌
8、2011-2015年中国畜牧业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报告 中商情报网 9、畜牧业经济 张存根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10、畜牧业发展战略与科技对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1、畜牧业创新经营模式 李伟前、孙志强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