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的电路,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 )
A.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B.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减少 C.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少D.液滴将向下运动
2.如图所示,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 ) A.电容器C的电容增大B.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C.电压表的读数减小D.R1消耗的功率增大
3.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待电流达到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为Q.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图示位置向a端移动一些,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移动前相比( ) A.U变小 B.I变大C.Q增大 D.Q减小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S3、S4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一个开关后P会向下运动( ) A.S1 B.S2 C.S3 D.S4
5.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C为电容器,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灯泡L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将变暗B.灯泡L将变亮C.电容器C的电荷量将减小 D.电容器C的电荷量将增大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 )
A.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将减少 C.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D.液滴将向上运动 8.如图所示,R1、R2、R3、R4均为可变电阻,C1、C2均为电容器,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r≠0。若改变四个电阻中的一个阻值,则( )
A.减小R1,C1、C2所带的电量都增加B.增大R2,C1、C2所带的电量都增加 C.增大R3,C1、C2所带的电量都增加D.减小R4,C1、C2所带的电量都增加
9.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2 V,内阻不计,电阻R1R2R36Ω ,R4=12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电容器中有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工作的过程中,电阻
R2突然发生断路,电流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2发生断路前UAB=2VB.变化过程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由下到上 C.R2发生断路后原来静止的带电微粒向下加速的加速度为3g
D.从电阻R2断路到电路稳定的过程中,流经电流表的电量为810C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不能忽略,其电动势E小于电容器C的耐压值。断开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闭合开关S,则在电路再次达到稳定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减小 C.电容器C上所带的电量增加 D.电源两端的电压减小
5 12.如图所示,R1,R2为可调电阻,R3为一般电阻,R4为热敏电阻。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所带电量减小
B.若R1的阻值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可能保持不变 C.若R2的阻值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可能保持不变 D.若R2的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保持不变 13.(2012年2月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D.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1Ω,r=1Ω,R2=R3=6Ω,当开关S闭合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为Q1;当开关S断开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的带电量为Q2,则( ) A.Q1:Q2=1:3 B.Q1:Q2=3:1 C.Q1:Q2=1:5 D.Q1:Q2=5:1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1=C2,电阻R1﹥R2,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当开关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C1的电量增多,C2的电量减少 B.C1的电量减少,C2的电量增多 C.C1、C2的电量都减少 D.C1、C2的电量都增多
16.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开关S闭合时,一位于P点的带电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下极板竖直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电容增大(B).P点的电势升高(C).P点的电势降低(D).带点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 D.a点的电势降低
18.如图,当K闭合后,一带电微粒在平行板电容器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K闭合,使滑动片P向左滑动,微粒仍静止
B.保持K闭合,使滑动片P向右滑动,微粒向下移动 C.打开K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将向上运动 D.打开K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将向下运动
19.平行板电容器C与三个可变电阻器R1、R2、R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A.只增大R1,其他不变B.只增大R2,其他不变
C.只减小R3,其他不变 D.只减小a、b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
20.如下图左所示,为了使白炽灯泡L在电路稳定后变得更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
A.只增大电阻R1的阻值 B.只增大电阻R2的阻值
C.只增大电容C两板间的距离 D.在电容器两板间插入玻璃板
21.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原来是闭合的,当R1、R2的滑片刚好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C两水平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要使尘埃P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把R1的滑片向左移动B.把R2的滑片向左移动 C.把R2的滑片向右移动 D.把开关K断开
2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动势E,内阻忽略不计,C2=2C1,R2=2R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1的电量 B、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C、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1的电量 D、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2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中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R3变大,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液滴将向下运动B.电容器将继续充电
C.有从左到右的瞬时电流流过R1D.电容器上的带电量将增大
2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K1、K2、K3、K4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个电键后P不会运动 A.K1 B.K2C.K3 D.K4 2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2μF,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不计,R1∶R2∶R3∶R4=1∶2∶6∶3,则电容器极板a上所带的电量为
----
A.-8×106CB.4×106CC.-4×106CD.8×106C
2829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 V,内阻r=1.0 Ω;电阻R1=10 Ω,R2=10 Ω,R3=30 Ω,R4=35 Ω;电容器的电容C=100 μ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S后流过R4的总电荷量.
29.(10分)如图12所示,将一电动势为E=6 V、内阻r=0.5 Ω的电源,与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相连,电阻丝的长度为L=0.30 m,阻值为R=4 Ω,电容器的电容为C=3 μF.闭合开关S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后,将滑动触头P向右以速度v=0.6 m/s匀速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计的读数为多少?流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如何?
3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10 V,R1=4 Ω,R2=6 Ω,电池内阻不计,C1=C2=30 μ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求断开S后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
30
-5
31
31.如图所示,一电荷量q=3×10C带正电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于竖直放置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电键S合上后,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已知两
2
板相距d=0.1m,电源电动势=15V,内阻r=0.5Ω,电阻R1=3Ω,R2=R3= R4 =8Ω。g取10m/s,
00已知sin370.6 ,cos370.8。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3)带电小球的质量。
3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为1Ω,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3Ω ,电容器C的电容为30pF,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
求:(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2)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
323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正对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cm。电源电动势E=400V,内电阻r=20Ω,电阻R1=1980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B板上的小孔以初速度v0=1.0m/s竖直向上射入两板间,小球恰好能
-7-4
到达A板。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C,质量m=2.0×10kg,不考虑空气阻力,忽略射
2
入小球对电路的影响,取g=10m/s。求: 33.A、B两金属板间的电压的大小U; 34.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滑; 35.电源的效率η。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00V,其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4kΩ、R2=4.8kΩ,电容器的电容C=4.7μF.闭合开关S,待电流稳定后,用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为1.50V.
38
36.该电压表的内阻为多大?
37.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
38. 如图所示,E=10V,C1=C2=30μF,R1=4.0Ω,R2=6.0Ω,电池内阻忽略不计。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将开关断开,则断开S后流过R1的电量为多大?
3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不计,电阻R1=14Ω,R2=6.0Ω,R3=2.0Ω,R4=8.0Ω,R5=10Ω,电容器的电容C=2μF,求: (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并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
(2)若R2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荷量通过R5?电流的方向如何?
参考答案
1.BD
【解析】电容器和电阻R2并联,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相等,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中场强减小,A错;液滴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故液滴向下运动,D错误;由Q=CU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减少,B正确;电容器的电容与两端电压及所带电荷量无关,故C错. 2.B
【解析】当P向下滑动时,R2增大,回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升高,电压表示数增大,R1两端电压减小,R2和C两端电压增大,只有B正确. 3.C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图示位置向a端移动一些,则其阻值变大,回路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I变小,路端电压U升高,因此A、B错;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示数,U变大,因此其带电量Q增大,C对D错. 4.C 【解析】四个开关均闭合时,油滴悬浮于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油滴所受合外力为零,说明油滴除受重力外必受电场力的作用,且大小与重力相等,方向与重力相反.若断开某个开关后,油滴向下运动,必是电场力减小,电容器极板间电压减小所致.从电路连接形式可看出,电阻R1、R2并联后与电容器C串联.故电容器C实质上是并联在电阻R3两端.因R1、R2的电阻相对于电容器而言可忽略,断开S1不会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发生变化;断开S4,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断开S2,因电源内阻远小于电容器的电阻,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反而会升高;只有断开S3时,电容器通过R3放电,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降低,P才会向下运动. 5.AD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R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增大,灯泡L中电流减小,灯泡L将变暗,选项B错、A正确;电阻R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增大,电源路端电压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选项C错、D正确.
6.选B.
【解析】电容器和电阻R2并联,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相等,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中场强减小,A错;液滴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故液滴向下运动,D错误;由Q=CU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减少,B正确;电容器的电容与两端电压及所带电荷量无关,故C错. 7.A
【解析】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是qE=mg,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串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电压增大,电容器电压增大,E增大,油滴向上加速运动,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G中有从b到a的电流,A对;同理BC错;在将S断开后,电容器开始放电,电场强度减小,油滴向下加速,G中有电流通过,D错; 8.BD
【解析】设R1左端为O点,R2右端为D点,R1和R2所在支路两端电压为12V,由串联分压UOA6V,同理UOB4V,UABUOBUOA2V,A错;当R2突然发生断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R3两端电压,为4V,电容应处于充电过程,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由上到
下,B错;带电微粒静止时受到向上的电场力,有F=qE=mg,电容电压变化后电场力方向先下,大小变为2mg,微粒的加速度变为3g,方向向下,C对;电容器带电量变化△Q=C△U=10
μF×6V=0.6×10-4C,D错
9.C
【解析】设R1左端为O点,R2右端为D点,R1和R2所在支路两端电压为12V,由串联分压UOA6V,同理UOB4V,UABUOBUOA2V,A错;当R2突然发生断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R3两端电压,为4V,电容应处于充电过程,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由上到下,B错;带电微粒静止时受到向上的电场力,有F=qE=mg,电容电压变化后电场力方向先下,大小变为2mg,微粒的加速度变为3g,方向向下,C对;电容器带电量变化△Q=C△U=10
μF×6V=0.6×10-4C,D错;
10.D
【解析】只断开S1,电容C两端电压变大,向电容充电,流过R1的电流方向为自右向左,AB错误;只断开S2,C通过R2放电,C错误、D正确。 11.C
【解析】断开开关S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电动势,再闭合开关S,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R2两端的电压,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C错误,其它选项均正确。 12.D
【解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R1两端电压变大,则电容器所带电量变大,A错误;R1的阻值减小并不影响两端电压,B错误;若R2的阻值增大,则两端的电压变大,C错误;若R2的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分压变化,可能使R3两端的电压仍不变,则电流表示数不变,D正确。 13.BC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灯泡L中电流减小,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灯泡L变暗,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选项C正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容器C上电压增大,电容器C上电荷量增多,选项D错误。 14.A
【解析】当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R2的分压,U2=E/3,Q1=CE/3 当开关S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U=E,Q2=CE Q1:Q2=1:3,故选A. 15.C
【解析】S断开时,电容C1、C2并联,U1U2,又电容相等,故Q1Q2
S接通时后,U1R1R1R2U2R2R1R2
C1U1Q1Q2C2U2Q2 答案C正确 所以:Q116.ACD
【解析】因为CsU,E,d减小所以电容C增大,E增大。P点距上极板距离没4kdd变电势降落变大所以P点电势降低,油滴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电场力,因为E增大所以电场力变大则油滴会向上做加速运动。则选AC。 17.D
【解析】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R3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从a端向b端滑动时,R3减小并联电路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路端电压减小,电路总电流增大,根据UIR可得,R1大小不变,电流增大,所以R1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A错误;R1两端电压增大,电路路端电压减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根据CQ得,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C错误;R2两端U电压减小,所以通过R2的电流减小,但电路总电流是增加的,所以通过R3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大,B错误。因为R1两端电压增大,左端跟电源正极相连,电势不变,所以右端a点电势降低。D正确。
18.A19.BD20.B21.B22.A23.BD24.BD25.AD26.B27.D 28.2.0×10-4 C
【解析】由电阻的串并联公式,得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 R=R1(R2R3)+r R1R2R3E电源的路端电压U=E-Ir R由欧姆定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I=电阻R3两端的电压U′R3U R2R3通过R4的总电荷量就是电容器的电荷量Q=CU′ 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Q=2.0×10-4 C 29.32 μA 从右向左
【解析】设在Δt时间内,触头P移动的距离为ΔL,则ΔL=vΔt,由于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电压值为
UABER=· RrLL因此在Δt时间内PB间电压改变 ΔU=vtERUABΔL= L(Rr)LQU=C tt而I=CRE310646则I=·v=×0.6 A=32 μA
(Rr)L(40.5)0.30电流方向从右向左.
-4
30.4.2×10 C 【解析】S闭合时,I=E1A R1R2UC1=IR2=6 V (2分) 由于C2被S短路,其两端电压UC2=0
S断开待电路稳定后,由于电路中无电流,故UC1′=UC2′ =10 V (2分) 电容器C2上增加的电荷量为:
-6-4
ΔQ2=C2(UC2′-0)=30×10×10 C=3×10 C.(2分) 电容器C1上增加的电荷量为:
-6
ΔQ1=C1(UC1′-UC1)=30×10×4 C
-4
=1.2×10 C. (2分) 通过R1的电荷量
-4
Q=ΔQ1+ΔQ2=4.2×10 C. (2分)
-4
31.(1)28w(2)140V/m(3)5.6×10kg
【解析】(1)R外=7.0Ω R总=7.5Ω I=15/7.5=2A2’
P出=I2R外=22×7.=28w 2’
(2) U外=IR=2×7=14V 2’ E=U/d=14/0.1=140V/m 2’ (3) Eq=mgtg37°2’
-5-4
m=Eq/gtg37°=(140×3×10)/(10×0.75)=5.6×10kg 2 32.(1)U(R1+R2)I60.4v2.4v(2)7.2×10c 【解析】(1)电阻R1、R2、R3串联,电流表的读数为:I-11
E4 A0.4A,R1+R2+R3r10电压表示数是电阻1、2两端的电压:U(R1+R2)I60.4v2.4v (2)电容器的带电量为:Q=CUC=CUR23=CIR23=30µF×0.4A×6Ω=7.2×10c 33.U=200V
-11
U234.P=20W 滑R滑I2(R1R滑)P出35.99.5% P总I2(R1R滑r)【解析】(1)小球从B板上的小孔射入恰好到达A板的过程中,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A、B两极板间电压为U,根据动能定理有 -qU- mgd=0 - 12
mv0 2解得U=200V
(2)设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滑,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
电流 I=E R1R滑r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U=IR滑
3
解得 R滑=2.0×10Ω
U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20W 滑R滑(3)电源的效率
I2(R1R滑)P出99.5% P总I2(R1R滑r)36.Rr4.8k 37.Q2.35106C
【解析】R1与Rr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有 111 ① RR1Rv由串联电路的规律 U1R ② R2EU1联立①②,得RVR1R2U1代人数据.得Rr4.8k (6分)
R1E(R1R2)U1(2)电压表接入前,电容器上的电压UC等于电阻R2上的电压,R1两端的电压为UR1,则
UCR2又EUCUR1 UR1R1接入电压表后,电容器上的电压为 U'CEU1(3分)
Uc)(3分) 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带电量增加了 QC(Uc由以上各式解得 QCR1EU1 R1R2代入数据,可得 Q2.35106C (3分)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