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出版物刊名: 开放时代页码: 102-120页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性别 阶级 家政工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关于“知识分子负担”的讨论凸显了脑力劳动(业务工作)和体力劳动(家务劳动)的矛盾,使家务劳动的问题成为一个阶层的特有负担,而遮蔽了性别的问题。重读80年代的小说《人到中年》可以读出以下问题:家务劳动在话语上怎样变成了一种负担?陆文婷为什么只能代表知识分子,而不是女性?谁是家务劳动理想的、合适的承担者?“知识分子负担”的话语如何为保姆进城搭台?对小部分家庭而言,雇佣家务劳动是用阶级的关系“解决”家务劳动中性别分工的问题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不足的问题。社会主流对家务劳动的定位、认识和处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现代化进程中,脑体、城乡和男女这三组社会差别的重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