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浅谈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摘要:文章结合华涛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实际情况,首先对单位的培训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论述了企业培训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今企业阻挠培训的六大误区,并提出了要想提升培训效果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对人才的开发和培训,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华涛公司在培训方面历年都投入不少培训经费,每年都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多样,也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在实施培训的过程当中,培训状况并不乐观,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有人想去去不了,而不想去的人反而被安排去参加培训,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1.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管理人员在安排培训课程时没有对各种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接到培训通知的人员觉得培训课程内容与自己没有太大的相关性。由于需求分析不到位,将员工的需求定错位,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

2.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公司在安排培训课程时经常利用休息日来进行,不想因为培训占用工作的时间,从而达到培训、工作两不误的目的。做为员工而言,休息日是公司给我的法定假日,企业就不能无偿的来占用这段时间。

(二)对培训的错误认识

1.资历深的员工不屑于参加培训。部分员工认为培训只是针对新人或是基层人员,资

- 1 -

历深的员工或是高层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再去接受培训让人耻笑。

2.培训就是观光、旅游。部分员工认为有了被外派培训的机会,刚好可以借机到处去参观和旅游,而没有认识到培训的意义以及经过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

3.部门管理人员及员工没有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安排培训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员工参加培训课程也是应付了事,致使企业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未能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二、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新,人与事的结合常常处在动态的矛盾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一)人才是资本。很多人不理解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能使其增值,实际上,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对人员进行培训是生产力、市场竞争和经济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人的质量的现代化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其培训理念已经由“培训是一种费用”向“培训是最大的投资”转变。

(二)企业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 一个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靠引进,另一种就是靠自己培养。所以企业应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

- 2 -

(三)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

1.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通过岗位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适应岗位需求。

2.员工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四)企业员工培训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例如:组织业绩突出的员工去外地参观先进企业,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予以报销费用等。据有关调查,进修培训是许多员工看重的一个条件,因为金钱对于有技术、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五)企业员工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手段

1.学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培训则是企业强化员工具备此能力的一种手段。

2.学习型组织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为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开拓创新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必须强调“以员工为中心、发挥员工的潜力、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实现自我管理”。

3.学习型企业与一般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效率。

- 3 -

三、阻挠培训的六大误区

在我们的一些企业中,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经营者一方面高喊培训员工如何重要,另一方面培训又被置于次要位置。之所以培训被摆到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困难重重,这与管理者对培训存在种种误解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将管理者经常会走入的误区总结如下:

(一)培训是浪费金钱,不能产生利润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赢利。企业管理者会很自然地用是否能带来利润去衡量一项工作的价值,而培训需要花钱却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可通过定量评估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来衡量培训的价值。

例: 某企业举行了一次推销技能培训班,受训的推销员20人,为期3天,培训费用是10万元,培训前每位推销员一年的销售净利润是10万元,受训后每位销售员一年的销售净利润是11万元,培训效果为3年。由此推算出培训效益则为(11-10)×20×3-10=50(万元)。

(二)培训要马上见效

经常听到有些管理者说:“我不反对员工培训,但我要马上看到效果。否则培训就没有必要进行。”

很多管理者都有这种心态,他们希望培训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我们有必要向他们澄清一个观点:培训确实有效,但不会马上见效。为什么呢?

- 4 -

1.将培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推动生产力的行为需要时间。

2.员工不一定马上就能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工作的机会。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不能目光短浅,应该放长远一点。

(三)培训是“为人作嫁衣”

受训人员离职是培训给企业带来的一个十分普遍的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是培训发展的一大障碍。很多企业为了不给他人作嫁衣,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通过削减培训去达到控制员工跳槽的目的。

其实,大可不必因噎废食,这一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有几家大企业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麦当劳是如何留住人才的:北京麦当劳有限公司认为,要使人才培训后不是流动,而是更加稳定,关键是要把培训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要计划一下他未来的一两年可能达到什么位置,让他清楚上面的职位需要多少人,现有多少人,有多少职位有待升迁和补充。让员工感觉到他的前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所有的离职率、升迁率等因素都是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而且要实打实地兑现的。

博士伦的防范措施:博士伦公司要求员工在接受培训前要签定《培训服务协议书》,规定员工接受某类培训后在本企业的最短服务年限,如果未满服务期限要求流动,应补偿企业的培训损失。这对保护企业的培训投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博士伦公司还采取预先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的对策,将流动频率较大的关键岗位进行职

- 5 -

位分解,把上一级的职位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四,一旦该职位出现空缺,下级人员能及时进行补充,这样对下级人员来说有了晋升的机会,企业的业务又不至于因一两个人的流动而中断。

总结麦当劳和博士伦的成功经验,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将企业培训计划同个人发展计划融为一体,留住员工。

2.未雨绸缪,做好人才流失的防范措施。

(四)培训耗时、费钱、费力,不如让人力资源部把精力多放在“挖人”上。

企业的软环境就像一池水,人才就像鱼,其他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被“挖”过来后,在价值观、管理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认同上存在很大的鸿沟,游过来的大鱼可能会因为不适宜企业软环境这池水,而很快又游走了。

越来越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看到了自己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去,把企业的软环境搞好,在自己企业的“池塘”里培养自己的“大鱼”。

(五)培训是培训部门的事

这也是目前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培训当中走进的一个误区。在一个组织里,培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高层和各级管理者的支持。企业要形成合力,养成培训和学习的气氛,这样培训才能有效开展。

(六)培训就是讲课

- 6 -

目前有很多企业把培训和讲课划等号,而光靠讲课来培训员工,员工理论知识会略有长进,但岗位技能却得不到提高。我们要让企业管理者知道,社会发展到今天,培训方式不断改进,讲课式的培训方式早就退居末位,被更先进有效的培训方式取代了。实战演练就是其中一个不错的方法。

四、如何提升培训效果

职工培训如何走出俗套,创造积极明显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一)职工培训的观念要创新。我们必须转变员工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而要树立起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

(二)员工培训的方式要创新。培训不等同于讲课,枯燥的培训方式很难吸引员工,致使员工对培训缺乏兴趣,没有积极性。因此,在员工培训方式上,一定要改变你听我说的传统方式,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拟与游戏等多种培训方式在课堂上产生互动,激发员工学习兴趣,全员参与,提高培训效率。

(三)员工培训计划要有创新。

1.加强培训需求分析,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

2.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主题,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

- 7 -

(四)培训师的选择要创新。专门的培训师的选择固然非常重要,但企业内部领导以及内部职工成为培训师在相互的认同上更为亲近。企业内部培训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对各方面比较了解,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

2.与学员相互熟识,能保证培训中交流的顺畅。

3.培训相对易于控制。

4.内部开发教师资源成本较低。

(五)员工培训的考核方式要创新。

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员工进一步学习来提高自身技能的积极性便消失了。我们主要目的是通过考核来激励员工,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但每个企业在设计证书时要尽量使这个证书变得权威些,变得有吸引力些。因为改善职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也尤为重要。

总之,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人才培训和开发,极大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孔祥星.培训人力资源变革的起点.现代企业教育,2002(6).48

- 8 -

(2)姜玉波.浅谈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经济师,2005(5).154

(3)夏新红.浅谈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8.9.26

(4)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培训为什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25

(5)安鸿章主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第二版).168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