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 护理学报 February,2009 Vo1.16 No.2B 73 第16卷第2B期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心理卫生】 针对护生实习初期焦虑原因带教的效果观察 邹莉,王颖,周启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措施对实习护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3例初进临 床实习护生在实习第1周内进行评估,同时调查影响其焦虑状态的主要因素,带教老师根据调查结果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对实 习护生进行干预,在实习完1个科室后再次作焦虑评估。结果 带教老师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实习护生焦虑发生 率由26%降至8%(x :6.692,P<0.05)。结论 l临床护理教学中,在护生进入』}缶床实习初期,加强环境介绍、重视对护生实际操作能 力、护患沟通能力等的培养,有利于减少护生焦虑的发生。 【关键词]带教方法;实习护生;焦虑;护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R395.6;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69(2009)02B一0073—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所以临床实 习阶段对于护生来说至关重要。护生进入临床,良 不熟悉有关,5例(36%)认为与操作困难有关,6例 (43%)认为与护患沟通困难有关。在第1次调查的 基础上,针对护生的焦虑发生情况及影响焦虑状 态的主要因素,经各病房临床带教老师共同讨沦, 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环境介绍,重视对护生实 际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2)带教老师 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习顺利进行,但多种因素 可导致其不良心理。为了了解临床实习护生焦虑 状态发生情况及原因、观察针对性的带教措施的 效果,笔者对53名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报 道如下。 1 对象 在评估护生操作技能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学习 或分项学习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的教学f2 ;(3)在 护生独立操作前,先给他们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 并为护生的操作进行强化和反馈 ;(4)注重挑选 2006年7—9月,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53 名实习护生为对象,其中男生3名,女生50名;大 专生35名,本科生18名,年龄19~24(20.79+1.49) 岁 合适的患者作为护生第1次操作的对象【31,帮助护 生树立信心,有良好的开端 1;(5)强调护生仪表端 庄、举止稳重、语言文明、关心爱护患者;(6)结合 患者的病情、性格特点、文化背景等情况,向护生 2方法 多作交代,让护生对自己分管的患者有更多的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2.1评估方法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7)适时当着患者的面 表扬护生,帮助护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 患问的沟通。 3 结果 Anxiety Scale,SAS)E¨在护生入科实习第1周内进 行评估,并采用开放式作答的方式调查影响其实 习焦虑心理的前3位主要因素。在该科实习结束 时(即实习4周之后)再次作焦虑问卷调查。问卷 共20个项目,按1-4级评分,用实得总分乘以1.25 得标准分,标准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 度,61N70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测量时让护 生仔细阅读每一个项目,把意思弄明白后,根据 53名护生在实习第1周内,发生焦虑14名 (26%),4周后实习结束时,发生焦虑4名(8%),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x =6.692,P<0.05),干预后本组实 习护生的焦虑状况发生率有所下降。 4讨论 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填完后当场收回,有效回 收率100%。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2.0处理,采 用x 检验。 4.1 护生焦虑状态发生的原因分析 初进临床的 2.2带教干预措施本调查发现,有焦虑发生的 护生,一方面学习兴致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 方面,因临床环境陌生,加上其实际操作能力差、人 际交往能力欠缺,导致其不自信、紧张等心理。本组 护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焦虑发生率为26%,主要原 14例护生中,3例(22%)认为其焦虑心理与环境 【收稿13期】2008-09-12 [作者简介】邹莉(1970-),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护理学报 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本组护生为本科生、大专生, 血管)的患者作为护生操作的对象,并做好患者的 心理素质相对中专生而言,较为成熟稳定,但由于初 进临床,自身毫无实践经验,在老师、病区环境、患者 等等都是陌生的情况下投入“实战”,护生缺乏安全 感,导致焦虑心理;其次,一些患者对护生缺乏信任, 拒绝让护生为其服务,表现出语言、表情、行为上的 思想工作,使其配合护生成功地完成操作,有良好 的开始;带教老师在护生独立操作时“放手不放 眼”,增加了患者和护生的安全感。以上都有利于护 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减少其 焦虑的发生。 不合作,极大地干扰了护生的情绪,加重其不自信、 焦虑的心理;第三,护生在学校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 4.2-3 临床教学中要重视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 培养。护生进入临床,带教老师要求护生仪表端 庄、举止稳重、语言文明、关心爱护患者,首先给患 者以美好的印象,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基础。每 一的学习,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 与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 。护生初进临床,操 位护生都要接触她第一批分管的患者,如果她 作时多表现出不自信,工作时往往只埋头做事,不注 重与患者的交流,护患双方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沟通, 能和这些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得到患者的认同 和接受,必然会给她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在护生实 习之初,带教老师在介绍护生和患者认识的同时, 致使患者和护生之间难以短期内建立信任关系,使 得护生的护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进而产生焦虑心 理。 针对患者的病情、性格特点、文化背景等情况向护 生多作交待,让护生对自己分管的患者有更多的 4.2针对性的临床带教方法对护生焦虑状态的影 响 了解,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打开和患 者交流的关口,使沟通顺利进行;在护生实习过程 中,老师刻意适时当着患者的面表扬护生对患者 4.2.1 护生进入临床,最先接触带教老师,老师热 情接待护生,介绍病区环境及工作人员,可以帮助 护生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老师和蔼诚恳的态度、 态度好、操作熟练等良性行为,能增加护生的自信 心,同时也能增加患者对护生的信任,促进护生和 患者之间良好护患关系的发展和护患沟通的顺利 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沟通技巧、丰 富的专业知识、坚定的专业思想都会对护生产生积 极的影响。 进行,使患者乐意接受和配合护生的护理服务,减 少护生焦虑的发生。 【参考文献】 4.2.2临床教学中针对护生实际操作能力差这一 特点,带教老师在评估护生操作技能背景的基础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社,1999(增订版):127. 上,采用整体学习或分项学习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 的教学。整体学习对于有操作技能背景的学生更为 有效,其整体感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分项学习更适用于缺乏有操作技能背景的学生,循 [2]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46. 【3]具惠珍.带教时如何提高护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J】.实 用护理杂志,1998,14(12):655. 序渐进对学习有增强作用。在护生独立操作前先给 他们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并为护生的操作提供增 强性反馈,让护生不断熟悉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在 护生第1次独立操作时,带教老师刻意选一位修养 相对较好、一般条件佳(如静脉穿刺时较易穿刺的 [4]陈 珏,金静芬.护生临床操作遭拒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对 策【J】.实用护理杂志,20o2,18(3):71. 【5]吴季卿.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滞后于临床实践问题的 探讨【J】.护理学报,2oo6,13(2):78—79. [本文编辑:陈伶俐】 器 ※ .|.鼯※移 ●转啼※◇牵书※ 牵啼转 ※◇◇糖● 书 ※争夺◇ 移 专静◇ ※ 垛 《护理学报》被广东省卫生厅指定为继续医学教育推荐教材, 拟参加2009年本刊继续教育的读者,请尽快从邮局汇款至本刊 编辑部订阅全年杂志并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