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7卷第2期 2 0 1 0年3月 安徽f业犬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k{1hi1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o1.27,No.2 March.2 010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张旭尧.周 莉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小额信贷因其贷款程序简单等优势在我国农村有着广大的潜在市场,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其呈现了强劲 的发展动力。要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产权不明晰、业务种类单一以 及小额信贷法制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SW()T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0)02—0026—02 The S、J、,OT Amalysis on the So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Micro-Credit ZHANG Xu-yao,ZHOU 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Micro-credit is welcomed in enormously large potential markets in China’S rural areas thanks tO its advantage of simplified loan procedures.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propell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 credit.However,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micro-credit requires great efforts in resolving problems in product classifications。business extensions,and regulatory issues. Key words:rural area;micro-credit;sustainable development;SWOT 小额信贷作为国际组织推荐的一种扶贫方式自 1993年被引入我国后,在扶助贫困农户、促进农村金融 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理论 和实践上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农村小额信贷很难 实现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SWOT理论,以 农村信用合作社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农村小额信贷的 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是贷款程序简单。农户申请贷款的步骤是:农 户提出贷款申请;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条件,并提出初 步意见;由资信评定小组确定贷款额度,核发贷款证。 相较于一般信用贷款,农村小额信贷关注农村弱势群 体,简化了贷款手续,优化了贷款程序,解决了农民贷 款难的问题,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具有政策性。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领域国家货币贷款政策有效的传 导工具,其目标是扶贫助农,符合农村金融改革的终极 目标。三是具有普惠性。农村小额信贷能随时随地满 足农民的金融要求,能够提供“普惠性”的金融服务。 同时,农村小额信贷能起到“鲶鱼效应”.激励农村金融 市场的活跃和秩序的重建。l_l 一村小额信贷有内外部双重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有两 种:(1)操作风险,即由于小额信贷操作的简便性、办贷 的独立性、发放的分散性特点及个别机构没有执行贷 款公开制度等问题造成的风险;(2)管理风险,即由于没 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客户信息跟踪制度造成的风险。 外部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风险,即因自然灾 害、借款主体自身较低的抗风险能力及保障和补偿机 制的缺失而导致借款主体不能及时偿还借款的风险; (2)市场风险,即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形式、农村不健全的 社会服务体系、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及较高的农产品 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导致的风险;(3)信用风险,即由 于农村小额信贷无抵押担保,加上农村执法难度较大 且小额信贷分散而产生的风险。 三是贷款种类单一、额度小、期限短。现行的农村 小额信贷的发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贷款投 向结构单一;实行贷款额度“一刀切”制度,额度小,难以 支持现阶段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 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期限 最长一般不超过一年,使得小额信贷在促进发展农村 经济的金融支持中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加大了信 贷资金使用的风险。L1 (三)机遇(Opportunity) (二)劣势(Weakness) 一是现有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存在产权不明晰的 问题。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以国际合作原则为 标准,以社员的股金为资本,以社员为基本服务对象, 以既定的金融业务为经营内容的经济组织)的一种形 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方式。农村信用社每个社员必须 缴纳一定的人社费.【11此形成原始股金。农信社的产 农村小额信贷有着广大的潜在市场。 权所有者应为所有入股社员,但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 样的形势下,二是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动力十足。自2004年以 产权主体由全体人股社员变异成国家或集体.造成了 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对“j农”问题的认识 产权虚置的问题。 9 l-J国务院总理 二是管理技术水平低下,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农 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07年1月l收稿日期:2009 12—08 是农村小额信贷有巨大潜在需求。我国农户融 资的主要渠道是民间借贷,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信贷 比重小且有下降的趋势,表明在现有的体制和交易环 境下,正规的农户信贷市场面临着严重的“市场失灵”。 对于农户而言,商业银行的一般信贷业务申请条件较 高,同时就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农村经营环境差,大多 数国有商业银行都在收缩在农村的业务范围。 j在这 一作者简介:张旭尧(1988一),女,安徽当涂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周莉(1976一),女,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蹲士 26 张旭尧.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Sw()T分析 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农村信用 社改革步伐,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启动邮政储蓄 改革,推进农t'/eJ,额贷款业务发展,探索农村小额信贷 组织试点,发展农产品期货干"农业保险。可以看出,中 央已经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放在了重要位置。农村小 额信贷是一种扶贫又助农、发展和改善农户的金融服 务和发展低端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构建和谐 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小额信 贷的发展有着空前的良好契机。 (四)威胁(Threat) 的贷款业务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要.并且适当扩大贷款 额度,对周转速度不同的农户使用灵活的贷款期限等。 (三)扩大融资渠道 我国小额信贷需求十分巨大,但是为了保证安全, 在我田并不允许小额信贷机构吸收存款,在这种限制 制度下,小额信贷无论是在扩大规模还是调整金融行 为上均受到资金的限制。同时为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 持续发展,政府又不得不采取贴息的方式进行扶持,这 不仅加重了财政的负担,也对农户的贷款有所误导,造 成拖欠还贷。国家需出台更加灵活的政策放宽对小额 是政府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内部管理的干预过 一信贷的限制,允许其吸收少部分小额信贷客户的资源 多。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需要政府的扶持,例如,需要政 府帮助妥善处置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不良贷款以增强 其资金活力;由国家政策形成小额信贷利息需要国家 补贴;对扶贫贷款和农民种养业的贷款需要财政给予 贴息;对风险需要政府建立补偿机制以及建立法律保 障机制治理信用环境。然而由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 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过多不恰当的行政干预。 我国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在实质上从属或受制于县 级、地区及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中有一部分是由政府 机关工作人员组成。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中没有没立或 没有有效的决策机构和检查机构从而影响到了农村小 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外部资金来源不足。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 会金融支农问题调研组于2004年5月在全国进行的调 研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信贷资金投人严重不足,农村资 金外流严重。[3 目前农信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户。 但是由于农户收入低,存款少,资金在更多情况下从农 村流向城市,直接导致了农信社资金不足。再加上一 些商业银行在县里设立分支机构,促使资金进一步流 向城市。缺乏稳定的后续资金来源成为制约农村小额 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是农村小额信贷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目 前的立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立法层级过低,法 律没有对农村信用社组织进行规定,没有对农村信用 社组织关系进行具体调整;第二,立法分散,虽有一些 法规、规章,但没有一部统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 法,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明确体现;第三. 立法理念不明晰、制度不完善并且存在立法空白,对于 社员与信用社、信用社与联合社以及政府职能的规定 等方面不甚明晰,缺乏按照合作制原则运作信用社的 规范指导,缺乏政府指导和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 方面的规定。L4 二、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建议 (一)明晰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产权 农村小额信贷产权应当明晰化,应对现有的农村 信用合作社进行清产核资,并对原有社员进行重新登 记,以确认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对净资产中的增值部 分,在坚持“明确产权、用于发展” j的原则下,除按一定 比例提取公积金外,剩余部分转化为原社员的股权,实 现其初始人股增值的目的。 (二)创新业务种类 农村小额信贷的目标顾客群最开始是贫困地区的 贫困农户,这是与当时农村小额信贷功能和作用相适 应的。所以农村小额信贷的特点是贷款数额小、利率 低、期限短、收益少、成本高、风险大。然而今天的农村 已经不是仅限于传统的农业,大多数农户都有自己的 副业,对资金支持的需求开始有差别,因此小额信贷的 目标应作相应的凋整,例如适当扩大贷款种类,开发新 性储蓄,以扩大资金来源来为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经济血液。同时建议国家成立小额信贷批发 基金,获得国内外捐赠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小额信 贷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各种小额信贷可以考虑在社员 内部吸收存款,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农户资金安全的需 求,还可以将农民闲散的、小额的资金汇集起来,满足 更多农民的贷款需求;另外可以考虑制定优惠政策引 导商业银行为小额信贷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加强配套服务。加大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 宣传,提高小额信贷知识在农户中的普及程度,培养起 农户的风险意识。二是培养职员队伍。改善农村小额 信贷机构工作环境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同时提高录用 从事农村小额信贷工作人员的标准,对员工进行业务 培训,制定员工业务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三是建立防 范体系。规范化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完善农户信 息管理系统,建立客户跟踪体系。四是建立还款保障 机制。建立“小额信贷+小额保险”[1 还款保障机制,在 平时由农户建立信贷基金并且参与小额保险,转移农 民因疾病、残疾或意外死亡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 还贷的风险。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及监管 一是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农信社这种合作经 济,国际上有三种立法模式,分别是综合单独立法模 式、分业单独立法模式和附属立法模式。结合我国现 阶段的实际情况,先采取单行立法,待发展成熟后再制 定统一的合作社基本法的立法路径是较为可取的。二 是明确金融监管。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监管, 应当改变当前作为临时性制度安排下由中国人民银行 及当地的分支机构主导日常监管的局面,转而建立专 业监管机构负责有关小额信贷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 行。因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都没有授予银监 会监管权利,在实行非审慎性监管情况下,小额信贷机 构不在银监会监管范围内,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一个 主要以执行独立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己任的部门,在目 前我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模式下,也不宜更深地介入非 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监管。 参考文献: E13朱太峰.基于SW() I、分析下的我闯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探究 LJ].经济师,2009(2):198—199. [2]胡旺联.农卡1j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J].农业 科研经济管理,2007(2):38—41. Es3罗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 学,2008:15—16. E47雷驰.我国农甜信用合作社立法研究ED3.中圉政法大学. 2006:_96—27. [5]朱宝存,武小华,胥清.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EJ7.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5—36. {责任编辑汪继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