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同志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进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她开始了妇女统战的工作。罗琼同志原是《妇女生活》的撰稿人,也是上海妇女救国会的发起人、理事和宣传部主任。 1938年,在罗琼同志家中,两人的一次简单会谈,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 以下选自金凤的《邓颖超传》
邓颖超只是随和地问罗琼对武汉妇女界的印象。罗琼再小超大姐面前没有拘束,直率的说:“到武汉不久,基本上还在上海的一批老朋友圈子里活动,很少同武汉妇女界接触。她们有些人把我们说成下江佬,想接触也不容易。”
邓颖超一下子听出罗琼讲话中的情绪,觉得应当抓紧时间对她进行一些思想帮助,就笑着说:
“你不要这样看。革命青年要胸怀开阔,要善于交朋友,要有同一次主张抗战的人合作的气魄,要扩大我们的群众队伍,革命和抗战才能胜利。武汉妇女和上海妇女都是中国妇女,一样爱国,大家要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妇女生活》那天开的读者座谈会,来的女学生大多是武汉或湖北人,她们的爱国热情多么动人呀!她们热烈地讨论着,愿意到艰苦的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村妇女,一起支援抗日。可见她们的思想是很进步的。” 说到这里,邓颖超喝了一口刚刚凉下来的茶水,又接着说: “《妇女生活》杂志很有影响。你们可以把上海妇女救国会的工作经验扩展到武汉妇女当中,更好地发动和组织武汉妇女群众。只有发动和依靠千百万男女群众,抗战才能胜利,革命才能发展。”邓颖超看了一眼罗琼,罗琼正专注地听着,薛穆桥(罗琼的先生)在一旁也认真地听着邓颖超的讲话:
“你还年轻,不了解我们党遇到的千难万险,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化险为夷,克敌制胜。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再革命根据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我们。许多老革命把群众当作重生父母,许多女同志认老大娘作干妈,同大嫂子、小妹子结成干姐妹。再江西中央苏区,我住在红军医院院长傅连璋同志家养病,就认过他母亲干娘,叫他爱人嫂子。她们待我亲如一家人呀!长征时我母亲也曾寄养再他家。罗琼同志,要记住党是人民群众抚育大的,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取得胜利。群众无地域之分。只有落后的工作,没有落后的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群众千万不能有一丝一毫优越感呀!” (中略)
“希望你们这些从上海来的进步妇女,要同武汉妇女交朋友,相信她们,理解她们,尊重她们,虚心听取她们的意见。她们也会相信你们,尊重你们。大家会成为好朋友,抗战的队伍就扩大了嘛!”
简短的一席话,我相信可以引起我们的很多思考:
一 曾经武汉人也歧视过上海人嘛,所以请那些总是以区域论事的人消停消停吧,上海人,武汉人,不都是中国人么,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人。唱了那么多年的“人人平等”的高调了,所以,不要再有“返祖”的现象了。再往大里说,我们都是世界的人,国籍也只是我们的标志,这个标志同样也不该有高低贵贱的。
二 统战,不是那么复杂的事情,不就是多听听别人的想法,尊重差异的存在,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特长,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迈进么。问题的关键是,抗战时期,我们能很明确,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以此来团结人民群众。但是,现在呢,我们的统战目标是什么?是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构建和谐,于自己何干。再构建,工资也没有涨,物价还玩命的翻。我们选择共产主义的初衷是什么?难道不是人的全面解放吗?所以,回归于人吧,不要总喊口号了。切实的关心关心群众过的怎么样吧。诚如,邓颖超先
生说的:要记住党是人民群众抚育大的。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群众啊。但是,社会总是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我认为这并不是个案。个案的出现,必定有着其生存生长的土壤。某领导面对记者的采访,能说出“你是站在政府这边还是站在群众这边的”,这样的话,确实应该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每年的8%是为了什么?我们的人民过的怎么样?我们的人民幸福吗?我们的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公务员?公务员需要做的是什么?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的就是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广义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幸福,是一种对生活的期待。公务员要做的,也很简单,就是真诚的和人民交朋友吧!既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那么就用真诚,热情,坦诚去获得自己圈子的和谐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