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钢的热处理是指采用适当的方式将钢或钢制工件进行 、 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根据热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
2、整体热处理分为 、 、 、和 等。 钢的表面热处理分为 和 两类。
3、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表面淬火方法主要有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等。 4、化学热处理方法很多,通常以渗入元素命名,如 、 、 、和 等。 5、共析钢在等温转变过程中,其高温转变产物有 、 和 中温和低温转变产物分别是 和 。
6、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经历四个阶段: 、 、 、 。
7、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钢的___、___和___,淬火后的钢件根据对其力学性能的要求,配以不同温度的___。淬火方法有 、 、 和 淬火等。
8、常用的退火方法有 、 和 等。 9、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有 、 和 等。
10、常见的淬火缺陷有 与 , 与 , 与 , 与 等。
11、按电流频率的不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法可分为 、 和 、三种,而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 。 12、按回火温度范围可将回火分为 、 和 三种。 13、化学热处理由 、 和 三个基本过程组成。 14、根据渗碳时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渗碳方法可分为 渗碳、 渗碳和 渗碳三种。 15、过共析钢经奥氏体化后,在650-600℃范围内等温时,其转变产物是 , 用符号表示是 ;在600-550℃范围内等温时,其转变产物是 ,用符号表示是 。
16、钢件淬火+ 回火的符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钢件调质后的组织是 。
17、退火和正火通常称为预备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 之后, 之前。
18、当合金冷却到此线时(727℃)将发生 ,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 和 的 ,即 。
19、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 20、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
21、钢经 ___淬火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使钢具有良好的_ _ _性能。
22、淬火钢的回火温度越高,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越 。
23、淬火+高温回火称 处理,处理后钢的性能特点是 适合 类零件的热处理。
24、为改善钢的耐磨性能,常采用的热处理方法为:淬火 + 回火。 25、为使钢获得高的硬度,应进行淬火加 回火。
26、为使钢获得理想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淬火+ 回火。 27、为使钢获得理想的弹性,应进行淬火 + 回火。 28、钢的淬硬性随着C%的增加而 。
29、弹簧钢淬火后采用中温回火,可以得到回火__ __组织。 30、为提高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__ ___处理;为改善T10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__ __处理。
31、T10钢锉刀,通常采用的最终热处理为淬火+ 回火。 二、名词解释 1热处理:
2等温转变:
3连续冷却转变:
4马氏体: 5退火: 6正火: 7淬火: 8回火:
9表面热处理:
10渗碳:
11淬透性:
12淬硬性:
三、简答题
1、热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2、指出Ac1、Ac3、Accm,Ar1、Ar3、Arcm、及A1、A3、Acm之间的关系。
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4、完全退火、球化退火与去应力退火在加热温度、温室组织和应用上有何不同?
5、正火与退火有何不同?是说明二者的应用区别。
6、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过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产生哪些问题?
7、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工件淬火后为什么要及时回火?
8、叙述常见的三种回火方法所获得的温室组织、性能及应用。
9、渗碳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渗碳后要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
10、亚共析钢、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温度范围是什么?低碳钢切削加工前和高碳钢球化退火前正火的目的是什么?
11、什么是表面淬火?其目的是什么?
12、什么是化学热处理?根据渗入元素的不同,可分别哪几类?各自的目的是什么?用于哪些零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