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必发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6年第2期
文 /季必发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作为“中国丝绸之府”和国际电子商务之都,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和合作意识,深刻把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机遇,充分发挥历史地缘、制度创新、经贸合作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促进杭州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升级,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统筹谋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将“一带一路”建设纳入杭州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名城的重要战略,认真加以谋划和推进。一要发挥战略叠加效应。发挥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两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加强战略统筹,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二要抓紧制定具体行动纲领。
在主动参与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划、政策制定和落实的同时,统筹全市重大战略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行动纲领。三要谋划重大合作项目。把融入“一带一路”与“十三五”各项专项规划结合起来,找准中央战略规划和杭州发展实际的结合点,研究制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口岸通关合作等具体措施,确定一批合作项目并推动落实。
找准定位,着力打造“网上丝绸之路”
电子商务是杭州最大的优势,要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一要坚持先行先试。坚持以综试区为平台,大力推进制度、管理、服务“三大创新”,实现跨境电商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三化发展”,力争在跨境电商国际规则、政策体系、数据化监管方式和供应链服务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二要加快综试区方案落地。全面落实综试区实施方案,推动首批已明确的32条创新举措落地,着力解决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通关物流、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难题。三要构建产业链生态链。推进下城、下沙、空港、江干、临安五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推动电商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建立仓储设施和分拨中心,推动与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电商产业园或物流基地,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加快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杭州对外交通的互联互通能力。一要加快空港国际化建设。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开放水平,推动丝路沿线国家主要城市航线建设,积极开辟中东、欧美直航航线,加密亚洲主要城市航班频率,不断完善东亚、东南亚航线。二要完善跨境物流网络体系。加快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铁路骨干网支线网和场站网建设,形成无缝对接的交通集疏运网络。推动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借助宁波—舟山港国际贸易大通道,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借助“义新欧”铁路班列,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三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连
接。加快杭黄铁路和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等对外路网建设,提升杭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交通枢纽功能。推进轨道交通成网并向周边区县延伸,加快建设富阳线、临安线等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构建杭州都市圈轨道网络。加快京杭运河改造工程建设,改善内河港区集疏运条件,强化与上海、苏州、湖州、嘉兴、宁波等城市对接。
发挥优势,深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后,杭州与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将更大。一要着力拓展新兴国际市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在巩固欧盟、日美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东欧、东非、东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鼓励商贸物流、跨境电子商务、邮政快递、供应链管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业务。二要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掀起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鼓励杭萧钢构、浙富控股等企业到沿线国家承建港口、铁路、公路、水利、电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三要加快“走出去”投资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走出去投资,在“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和港口共建产业园区,积极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合作,通过“走出去”推动产业转移,为杭州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产业层次。四要积极引进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抓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机遇,扩大相关资源性产品进口。抓住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价格降低机遇,扩大波兰、匈牙利等工业基础雄厚国家的先进技术、高端装备及配套产品进口。
突破创新,完善对外开放合作新机制
融合“一带一路”战略,还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一要建立工作协作机制。建立对接国家战略领导小组,确立定期工作协商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重大政策、协调重大问题、设定时间任务进度表。加强与宁波、义乌等的合作,共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形成浙江的大合唱。二要深化合作交流机制。挖掘对外友好交往资源,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友城布局,加强教育、文化、科技、医疗、体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互动并进。三要建立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加快建立专项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机制,积极加强与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合作,探索成立丝路光伏基金等新金融载体,加大对“走出去”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四要创新财税扶持机制。积极探索创新财政、税收等各项扶持政策,对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开拓战略资源渠道、承揽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跨国兼并收购等的重点企业和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和保障。
(作者系杭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