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考试说明:
1.答卷时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画图用2B铅笔.
2.Ⅰ卷答案请填在机读卡上;Ⅱ卷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试卷上共有六道大题,48道小题;试卷共有14页,答题纸4页. 4.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5.以下计算中g取10N/kg. 6.命题人:詹细爱
吴林
第Ⅰ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米
2.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审核人:许建荣
戴上橡胶手套拧开瓶盖 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不接触铁轨 手表旋钮上有凹凸的花纹
A
B
图1
3.图2所示的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C
D
铁轨下铺设枕木
A
斧头的刃做的很锋利
B
图2
刀刃磨的很薄
C
图钉的头做的很尖锐
D
4.在溜冰场上,甲、乙两个小学生站在各自的溜冰鞋上,甲用力推了一下乙,则甲、乙两个同学将会 A.甲原地不动,乙向后运动 C.甲、乙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 5.图3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B.乙原地不动,甲向后运动 D.甲、乙都原地不动
汽车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
A
B
人游泳时用力向后划水
C
运动员跳远时快速助跑
D
6.图4所示的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覆杯实验
A
人能漂浮在死海上
B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C
用吸管喝水
D
7.如图5所示,一个长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其中间竖直切成两块,将一半拿走,则剩下一半的密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A.密度不变,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压强是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压强不变 C.密度减小,压力是原来的两倍,压强不变 D.密度减小,压力不变,压强是原来的两倍
图5
8.下面是对一些事例的估计,其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篮球框的高度约为5m C.人的一根手指的宽度约为8cm A.一定静止
B.体积为1L的水重约为10N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g B.一定立即停止运动
D.可能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
9.如果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撤去,则这个物体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10.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两艘船并排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B.汽车的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弹出 C.地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保证乘客安全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 12.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10m高的水柱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不同,测出大气压的值也不同 13.如图6所示,竖直拿在手中的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手对瓶子的压力与瓶子受到的重力相平衡 B.手对瓶子的压力与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相平衡 C.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增大 D.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不变
14.图7所示为一杯封口的豆浆正放与倒置的情况.容器正放时,液面以下1cm的A点,底面以上1cm的B点:容器倒置后,液面以下1cm的C点,底面以上1cm的D点.比较豆浆对A、B、C、D四个点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A B
图7
C D
15.将重物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给这个重物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拉力F逐
渐变大过程中,正确表示重物对桌面的压强p与拉力F关系的图像是图8中的
A B
图8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6.一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F1200牛,F2300牛,则此二力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
A.500牛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变大
B.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在改变 C.跳伞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跳高运动员起跳蹬地时,运动员对地的压力小于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18.图9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B.300牛
C.200牛
D.100牛
茶壶 A
水池下的回水弯管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19.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A、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
B容器中,甲、乙小球的密度为甲、乙,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10
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为pA、pB.则
图10
A.甲乙 C.pApB
B.pApB D.F甲=F乙
20.如图11所示,水平桌面上,将物体A用细线拉住跨过定滑轮连接着物体B,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
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A.物体A受的拉力与物体B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体B受的拉力与B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绳子对A的拉力与A受到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D.物体A受的重力与物体B受的重力的合力为零
第Ⅱ卷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21.力的大小、_________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22.用力踢足球一脚,会感到脚疼,这表明足球对我们的脚有力的作用,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的.
2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_________越大的道理制成的. 24.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垂直,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5.图12是小阳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
水浸没.当盆景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盆景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因为_________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选填“大气压”、或“水压”)
图12
26.物理课上,小英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她高兴地向同学们展示,开始时,浮沉子静止在
靠近瓶口处的水中,如图13所示,小英稍用力挤压水瓶,水中的浮沉子就向下运动了,这说明,浮沉子受到的重力__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13
27.一艘船的排水量为6000t,则满载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28.当你看到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
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力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若每只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滑雪者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_________Pa.
四、作图与实验题(共36分)
29.如图14所示,重5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分)
图14
30.如图15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图15
31.如图16平行地竖放两张纸,某同学向它们中间吹气,发现两张纸相互靠近,这是因为向纸片中间吹气
时加快了纸片中间空气的流动,使两纸间的气体压强_________两纸外侧的气体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
图16
32.如图17所示,把小凳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比较图___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图17
33.如图18甲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M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沿着
_________方向拉动M,M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木块M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情景,其目的是保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_________有关.
木块运动状态 静止 静止 加速 匀速 减速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4 0.5 0.7 0.6 0.4
图18
34.为了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小希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
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19所示.甲、乙相比,可知_________杯中的液体密度比较大.此种判断方法的依据是:当铅笔受到的浮力不变时,_________跟液体的密度成_________比.
图19
35.小红在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用弹簧测力计
依次测量这些物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根据小红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序号 1 1.0 2 1.4 3 4 3.0 5 6 质量m/kg 0.10 0.14 0.20 0.30 0.36 0.40 重力G/N 2.0 3.6 4.0 36.如图20所示,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_________,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_________自由下滑. (2)通过实验观察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将做_________运动.
图20
37.小亮同学利用如图21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21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_________.
(2)如图21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水内部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
(3)他依次用A酒精、B植物油和C盐水替代水(酒精植物油水盐水),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上述三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在液体_________中(填字母).
图21
38.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华采用图22甲所示的方案: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
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小明采用图22乙所示的方案: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系着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明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甲
图22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乙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9.自制的气压计在用塞子封闭后,情景如图23所示,此时应向瓶内__________,(选填“吹气”或“吸气”)
其目的是使瓶内气压__________瓶外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使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拿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图23
40.同一弹簧在图24甲中和乙中受到石块的拉力,均伸长到A.图甲中弹簧受到两个石块的拉力与图乙中
弹簧受到的一个石块的拉力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等效”)
图24
4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有如图25所示的四个步骤.
(1)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__________(请选择正确选项).
(2)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5所示,分别为F1、F2、F3和F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式是__________(请选择正确选项).
图25
A.F4F3F2F1 B.F1F3F2F4 C.F4F3F2F1 D.F3F1F4F2
42.在中国科技馆二层A厅的“运动之律”展区有一个叫做“球吸”的展品,如图26所示.这件展品由两只悬
挂的空心球和一个出风口组成,当按下出风的按钮后,会有气流从两只空心球中间的缝隙通过,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两只小球_________(选填“靠拢”或“远离”),这一现象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_.在生活中应用这一原理的实例有很多.例如:飞机的机翼要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如图所示),当飞机前进时,气流通过机翼上、下方的速度不同,空气对机翼上表面产生的压强_________它对机翼下表面产生的压强.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升力.(选填“大于”或“小于”)
图26
43.图27为一个两心壶,壶体为寿星造型,壶内为互不相通的两个容器.两心壶的把手下部有个孔A,将
壶倒置,从A孔注入适量的酒,因其内部特殊结构,酒不会因壶倒置而流出;两心壶的肩部有个孔B,从B孔注入适量的水.若将A、B两孔都堵住,酒和水都不会从壶嘴倒出:若将A、B两孔都放开,酒和水都会从壶嘴倒出.若要从壶嘴中只倒出酒,需要放开_________孔、堵住_________孔.(选填“A或“B”)
图27
44.现有实验器材: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多个体积均为10cm3的金属块、细线、合适的盛水容器、足量
的水.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在水中,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补充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实验步骤:
①在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
②用细线将1个金属块挂在已_________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1,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_________在水中,保证金属块不接触容器.测出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F拉1,将F拉1和金属块排水体积V1记录在表格中;
④依次用细线将2个、3个6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仿照步骤②和③,测出2个、3个6个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2、G3G6;弹簧测力计对2个、3个6个金属块的拉力F拉2、F拉3F拉6;将以上数据和金属块排水体积V2、V3V6都记录在表格中;
⑤利用公式F浮_________和数据分别计算出6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1F浮6,都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记录表格:
五、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6分) 45.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请填空):
(一)“怪坡”
“怪坡”是大自然中一种奇妙现象,在“怪坡”上,水可以自行往高处流,人骑在自行车上无需蹬车就可以自行冲上“怪坡”的坡顶,可是要想从坡顶下来就必须得用力蹬车才行,你说这种坡怪不怪!近些年,许多旅游城市的著名景点中也相继出现了“怪坡”,“怪坡”如此的神奇,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参观、体验后连连称绝,大呼不可思议!没法用常理来解释啊!甚至有的报刊大肆宣扬“怪坡”是鬼神作祟.
图28
在图28甲中,左侧公路是厦门的文凭路,右侧的上坡路就是著名的厦门“怪坡”.许多科学工作者来到这里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先排除了由于“重力异常”、“磁场干扰”的可能性,然后利用专业测量高度的仪器—水准仪,选取“怪坡”上不同位置作为研究点,反复多次测量其实际高度,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怪坡”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了,数据显示人们亲眼看到的“怪坡”中沿“上坡”方向选取的研究点不是越来越高,而是依次降低,这个95m长的“怪坡”的坡顶比坡底还要低出1.6m,它的“上坡”其实就是个真正意义的下坡,难怪水会往高处流!
原来,怪坡与文凭路之间的小山坡(如图28乙的3D俯视效果图所示)作为参照物,给人的眼睛造成了强烈的视觉误差,这实际上是左氏错觉现象.左氏错觉是指人眼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而产生不真实的视觉感受,就像图28丙中的长线原本是平行的,但是在周围短线出现后,视觉受到干扰就认为那些线不平行了.怪坡原本是向下的下坡,但是,两条路之间的小山坡的面积快速增大,就好像是由怪坡向上和旁边的文凭路向下延伸导致的,从而形成了错觉,我们被自己眼睛看到的景象欺骗了.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正乾坤.
(1)图29中,弧线A和弧线B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选填“一样长”、“A比B长”或“B比
A长”)
(2)工人师傅在铺设地面瓷砖时,要用到气泡水平仪.当铺设的瓷砖水平时,放在瓷砖上的水平仪气泡停在如图30甲所示的位置;当气泡停在如图30乙所示的位置时,说明瓷砖的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3)因此,“怪坡”现象是错觉,我们被自己眼睛看到的景象欺骗了.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_________正乾坤.
图29
图30
(二)公道杯为何“公道”
①公道杯是古代的一种特制酒杯.明洪武年间,御窑厂成功烧制了“九龙杯”进贡给皇帝朱元璋.在宴会上,朱元璋想让自己的宠臣多喝点酒,特命人给他们的“九龙杯”中斟满酒,而将几个总是直言进谏大臣的酒斟得浅浅的.不料,满杯中的酒流失殆尽,而不满杯中的酒却点滴未漏.原来,此杯甚为公道,只可浅平,不可过满.皇帝为谨记从此杯的“公道”所得的启发,便把“九龙杯”改名为“九龙公道杯”.历史上也把它称作“戒盈杯”、“平心杯”. ②“公道杯”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
③公道杯为什么公道呢?其玄妙就在杯内——它巧妙地运用了虹吸原理.虹吸原理是指密闭在弯管中的
液体,在弯管两侧端口压强不同时,就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以用橡胶管给鱼缸换水为例:拿一根较长的橡胶管,将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在另一端吸气,由于吸气端气压减小,水会进入到橡胶管中.当水充满橡胶管时,堵住吸气端,然后将吸气端下垂到鱼缸底端以下,放开吸气端,由于伸入鱼缸中的一端水位高,压强大,水会由压强大的一边流向压强小的一边,鱼缸中的水就会自动流出了. ④公道杯为什么不能装满酒呢?原来,公道杯内部立着一个龙形的装饰物.装饰物中空,里面藏着一根倒U形的虹吸管.虹吸管右端比左端稍高,与杯中酒连通,左端穿过杯底与杯外大气连通.当杯中酒低于虹吸管顶部时,杯中酒还没有充满虹吸管,虹吸管内的酒只能停留在倒U形的右端,酒不能从杯底排出;若酒等于或超过虹吸管顶部,虹吸管内充满了酒,并且右端偏高、压强大,此时,酒从虹吸管左端的杯底排出,直至杯内酒与虹吸管右端管口平齐为止.
⑤公道杯装酒极限高度只能与虹吸管管顶齐平.过少,公道杯不能排酒;过多,酒会泄漏殆尽.若公道杯开始排酒时即停止倒酒,那么,公道杯每次装酒量是一致的,所以很是公道.
(1)观察图31所示公道杯的结构,当我们注入水高于最高点时,由于水压及水的重力就会从高水位逐渐向_________流动,最后从排水孔流出,由于水在流净前,其位置总是高于最低点,所以总会保持一个水位差,整杯水都会源源不断流出杯子,仿佛被吸干一样.
(2)公道杯为什么公道呢?其玄妙就在杯内——它巧妙运用了_________原理.此原理是指密闭在弯管中的液体,在弯管两侧端口压强不同时,就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简言之:两容器液面存在_________,液体就会流动.
图31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10分.46题3分,47题3分,48题4分)
46.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过马路是很危险的.常有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在道路行驶的汽车,在遇到
紧急情况刹车后,都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47.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
g取10N/kg.求:
(1)物体的质量(2)物体所受的浮力(3)物体的密度
48.如图32所示的平底薄壁水桶底面积为0.05m2,质量为1kg.桶内装有5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
水对桶底的压强比桶对地面的压强小800Pa. 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 (3)装水的桶对地面的压力
(2)水对桶底的压力 (4)水桶内水的重力.
图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