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制度经济学试卷

2021-06-1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新制度经济学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5763 授课课时:48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课程名称:新制度经济学 适用对象:经济学本科

试卷命题人 袁庆明 试卷审核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非人格化交易 2.公地悲剧 3.剩余控制权 4.制度结构 5.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 )

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 B.完全

理性假设

C.机会主义行为假设 D.讲诚

信假设

2.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 ) 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B.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

C.政治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市

5.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以下产权安排中外部性问题最大的是( )

A.私有产权 B.共有

产权

C.集体产权 D.国有

产权

6.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 )

A.市场治理 B.三方

治理

C.双方治理 D.统一

治理

7.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的现象被称为( )

A.机会主义 B.逆向

选择

C.敲竹杠 D.道德

风险

8.在科斯看来,企业契约至少具有三种不同于市场契约的新特点,但不属于的是( )

A.市场契约是完全的,而企业契约往

往是不完全的。

B.市场契约是一种短期契约,而企业

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

C.市场契约是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契

约是关系型契约。

D.市场契约是平等主体间签约,而企

业契约是企业家权威与其他要素签约。

9.以下企业形式中,不存在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是( )

A.合伙制企业 B.不公

开招股公司

C.国有企业 D.公开

招股公司

10.制度的强制性大致可以看作是三个因素的函数,但不属于这三个因素的是( )

A.行为规定的严格度

B.度量标准的清晰度

C

D.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11.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 )

A.提供激励与约束 B.抑制

机会主义行为

C.外部性内部化 D.降低

交易费用

12.以下不属于影响制度变迁的需求的因素的是( )

A.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得

B.技术进步 D.偏好的变化

13.由个人或自愿团体在潜在利润的诱致下推动的制度变迁常常会导致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这会导致( ) B.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

C.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A.制度的短期供给不足

C.制度的短期供给过剩

D.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

14.有效的竞争性市场、激励人们分散决策、低成本地衡量产权以及破产法是使组织具有( )的关键。

AC

成.

本配

益置

比效效

B.适应性效率 D.帕雷托效率

15. 根据布罗姆利的观点,一些制鞋者组织起来进行游说疏通以对便宜的外国鞋实行进口限制。限制便宜进口货的集体行动如果成功的话,这种制度变迁被称为( )

A.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

B.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

C.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

D.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15分)

1.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但它并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

2.总量交易费用越高,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就越低。

3.在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相比之下,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指导。

4.人们常说的“朝令夕改”就是说任何制度都可以在一天之中形成,也可以在一天内废除。

5.制度变迁中即使存在报酬递增机制,但只要政治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就不会出现路径依赖现象。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是什么?如何评价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

3.为什么产权界定只能相对清晰?什么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

4.张五常是如何分析固定合约、分成合约等不同土地契约形式共存的原因的?

5.影响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诺思悖论”?如何减少和避免“诺思悖论”?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1.

两年前,妻子下岗赋闲,在家闷得慌,从友

人家抱回一只小狗作伴,喜其蹦蹦跳跳之态,取名“跳跳”。跳跳是一只很平民化的叭儿狗,虽非名门之后,但在妻子的悉心调教下,居然也有了几分狗德。比如,按时如厕,不吃嗟来之食,语不高声,更不狗仗人势地狂吠,等等。一天,居委会主任送来一纸通令,限期为狗上户口,否则格杀勿论。妻子一算帐,跳跳的“户口费”比她一个月的下岗生活费还高出一截,自然舍不得这笔钱。然而接下来,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打狗队勇猛捕杀无证狗的镜头,又实在惨不忍睹,妻子一咬牙,为跳跳交了“狗头费”,买得了“生存权”。此后倒也相安无事。问题:

(1)政府收狗头费的理由何在? (2)解决狗扰民这一事情能否通过居民之间谈判解决?

(3)通过政府解决有何代价?

(4)收狗头费是不是解决狗扰民的好办法?

2.“一间厨房七盏灯”:(上海)北京路上有幢房子,七户人家合用一个六平方米的灶间。每当夜幕降临家家烧饭的时辰,七盏灯齐放光明,把个斗室照得通明。各家“画地为牢”围绕煤气灶炒爆炸煮烧。殊不知,多少度电在“空耗”中白白浪费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公共走道、公用卫生间等地方也有。问题:

(1)案例中,七户人家在合用的六平方米的灶间各自安装电灯的做法是为了什么?

(2)案例揭示了一个什么产权问题?

3.

w(y) C1(y)0.9yC2(y)0.45y

假定所有人口

分两组,组Ⅰ(低能力)和组Ⅱ(高能力),他们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为q

1 2 w(y) 1 0 y*

2

y 和1-q。组I的生产

能力为1,组Ⅱ为2。他们都要花一定成本才能

完成相应的教育。假定组I的人完成 y水平的教育花的成本是0.9y,组Ⅱ的人完成y水平的教育花的成本是0.45y 。假定雇主认为雇员的教育水平yy ,雇员的生产能力就是2。如果存在对应的主观概率(雇主信念),那么雇主的工资表就如下图。问题:

(1)当y满足什么条件时,该模型存在分离均衡——不同能力的雇员选择不同的教育水平。这时候,教育水平成为雇主区别雇员能力的信号。

(2)当y=0.8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3)当y=2.5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4.在17-18世纪,英国的许多犯人被送到澳大利亚流放服刑,私营船主接受政府的委托承担运送犯人。刚开始,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克扣犯人的食物,甚至把犯人活活扔下海,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最高时达到94%。后来英国政府改变了付款的规则,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

***

*

*

量付费。结果是船主们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犯人活着到达口的地,犯人的死亡率最低降到1%。问题:

(1)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的制度安排,导致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很高,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2)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的制度安排为什么可以降低犯人的死亡率? (3)该案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4)该案例还说明,有效的制度设计应该注意什么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