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艺工——水稻栽种试题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①2张;②3张;③3张以上④1张 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3 )

2、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 ①40℃以上;②25℃左右;③20℃左右; 35~38℃。( 4 )

3、安徽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早籼稻品种和中籼稻品种到海南岛冬繁,11月中旬播种,出穗最迟的是①晚粳稻品种;②中粳品种;③中籼稻品种。4 、早籼稻品种( 3 )

4、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1、早熟早稻组;2、晚熟晚稻组;3、中熟中稻组;4、晚熟中稻组。( 1 )

5、水稻发育的“三性”指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品种的(2、3、4)

1、向肥水性;2、感温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4、感光性; 6、水稻出苗后,(1)在芽鞘现出时;(2)在不完全叶抽出时;(3)在第1完全叶抽出时芽鞘上陆续长出5条不定根。(3)

7、水稻发根与出叶保持着一定的同生关系。当第5叶抽出时,第几叶节上开始发根。

1、不完全叶节;2、第2叶节;3、第3叶节;4、第1叶节。(2) 8、水稻移栽时期受许多因素制约, 其中温度是主要的制约因子,一般以当地温度连续5天日均气温达到多少,可作为粳稻适期早栽的指标 (3) 1、16℃; 2、15℃;3、14℃;4、13℃ 。

9、大面积生产上表明,每生产5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N素约为(3 ) 1、4.05-5.10kg;2、9.15-19.1kg ; 3、7.5-9.55kg; 4、4.5-7.01kg

10、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来自当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3)

1、 40%;2、50-60%;3、65-70%;4、80%以上 11、一般认为我国的高产稻田适宜的日渗漏量(减水深度)在

(1)35mm以上;(2)30~35mm;(3)10~15mm;(4)5mm以上。( 3 ) 12、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 1 )

1、麦稻、油稻两熟2、麦=大豆-晚稻,三熟制3、麦—稻—稻;4、油—稻—稻。

13、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N指主茎总叶片数,n 指主茎节间数)(2)

1、叶龄余数为n-2的时期;2、叶龄N-n时期;3、叶龄N-n-1时期; 4、叶龄N-n+1时期 14、

15、一般情况下,水稻主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应具有几张叶片,才能成为有效穗。( 2 )

1、2张;2、3张;3、4张;4、5张。 16、籼稻稻谷发芽良好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2)。 1. 25%; 2. 30%;3.. 35%;4. 40%

17、粳稻稻谷发芽良好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1)。 1. 25%;2.. 30%;3.. 35%; 4. 40%。

18、中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 3 ) 19、大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 4 ) 20、小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1)

21、生产上水稻安全开花期温度指标为( 2 ):秋季连续2~3天日均温小于

①15℃;②20~23℃;③30℃。④18~20℃

22、水稻的产量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的(1、3、4、5 )。

1、有效穗数; 2、亩茎蘖数;3、结实率;4、千粒重;5、每穗颖花数。

23、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2 )

1、一样;2、比早稻强;3、比早稻弱;4、相差不大。

24、水稻出苗后芽鞘节上陆续长出5条不定根的时间为:( 3 )

①在芽鞘现出时;②在不完全叶抽出时;③至第1完全叶抽出时。

25、我国的野生稻有几种?(2、3、5 )。

1、粳型野生稻;2、药用野生稻;3、疣粒野生稻;4、籼型野生稻;5 、普通野生稻。

26、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4)

1、6个时期;2、7个时期;3、9个时期;4、8个时期 27、稻穗为 (4)。

1、肉穗状花序 2、复穗状花序 3、总状花穗 4、圆锥状花序。 28、稻米品质是个综合概念,通常包括(1、3、4、5)

1、碾米品质; 2、商业品质;3、蒸煮及食用品质;4、营养及卫生品质; 5、外观品质

29、水稻的种子根有: (1 )。

(1)1条; (2) 2条;(3) 3条 ;(4) 4条

30、当主茎第12叶抽出时,最多有(4)个1次分蘖。 1.6; 2..7; 3. 8; 4. 9

31、在我国,凌启鸿教授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2)

1、6个时期;2、7个时期;3、9个时期;4、8个时期 32、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 3 )

1、分蘖盛期 ;2、分蘖末期;3、拔节期; 4、幼穗分化期 33、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大体为(4)。 1. 1:2:3;2. 1:3:2;3. 2:3:1;4.. 2:1:3;

34、早稻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 (3) 时可以栽插。 1. 9℃;2. 12 ℃;3. 15 ℃;4. 18℃

35、般认为,日均温___(2) __℃是安全开花授精的温度低限。 1. 18~21;2. 20~23; 3. 22~25; 4. 24~27

36、一般高产稻田的分蘖成穗率为( 3 ) (1)30-40%;(2)50%;(3)60-85%;(4)90%以上。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稻米含粗纤维为谷类中最少,淀粉率较高。 ( ) 亚洲栽培稻也叫普通栽培稻。 ( ) 水稻长出的第一片真叶有叶鞘和叶片。 ( ) 统计水稻叶片时,一般含不完全叶在内。 ( ) 水稻秧苗分蘖的规则为n-2的关系。 ( ) 当水稻主茎(母蘖)拔节时,因养分供应分蘖充分,分蘖仍继续。 ( ) 水稻有效分蘖期的长短与品种特性和栽培措施等密切相关,但主要决定于该品种的总叶龄数。 ( ) 8、稻株的根数在拔节期增长最快。 ( ) 9、水稻同日开花的迟早,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低,提早开花;温度高,延迟开花。( ) 10、在同一穗上,上部枝梗上的颖花先开,顺次而下。 ( ) 11、水稻土在排水、晒田和秋冬干田季节,耕作层呈还原性。 ( ) 12、秋翻时间一般从水稻收割后至来年春天前。 ( ) 13、内翻法是从地块四周开始起翻,土垡向内翻转。 ( ) 14、表土深厚、土质养分高的稻田田块应浅翻。 ( ) 15、播种前或在秧前结合整地施入的肥料称为基肥。 ( ) 16、基肥数量少的时候,采用深层施肥法,即在最后一次深耕时施入。 ( ) 17、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其中磷、钾肥一次性施入,并与有机肥混施。( )

18、按营养成分种类可分为单质化肥、复合肥或混肥等。 ( )

19、在北方稻区,气温稳定超过12℃时即可播种。 ( ) 20、塑料薄膜保温育秧有利于保湿、增温,可延迟播种。 ( ) 21、炼苗阶段可结合通风,灌浅水层,在秧苗长至3片叶时再建立水层。 ( ) 22、移栽期的选择为:当日均温大于等于16℃,本田水温连续3天保证4-5小时达14℃以上。( ) 23、 秧龄长的可以采用密植技术,短的则反之。 ( ) 24、 长方形插值,一般行距为20-25厘米,穴距为10-15厘米,穴数为33万穴/公顷。( )

25、 生产上插秧深度都以3厘米为佳,一般不超过5厘米,要求做到不倒苗、不漂苗为宜。( ) 26、使用大型强制式平地机对条田进行粗平,作业时,先进行直平一遍,再45°交叉平两遍。 ( )

27、水直播是先播种、后灌水的一种播种方式。 ( ) 28、对立针显青期,催芽补种,保证失产面积小于3%。 ( ) 29、早施蘖肥,水稻会出现第一次全田叶片颜色发黑。 ( )

30、结实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一个时期。 ( ) 31、蜡熟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 ) 32、从外地引种,必须严格按照检疫手续,杜绝把病虫草害带入无病区。 ( ) 33、储存农药的库房必须靠近生活区、食品加工厂和饮用水源的地区。( ) 34、发生农药泄露事件时,可以使冲洗用水任意排出。 ( ) 35、急救手册、急救需联系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可以展示在储药库任何地方。 ( ) 36、发生农药中毒时,应缓慢去除农药污染源。 ( ) 37、水稻基本达到成熟时,稻谷含水量为20%-25%。 ( ) 38、人工收割法,一般常为生产规模不大,地块零星,中小型承包农户。( ) 39、目前国内已有一个确切的包装容量标准。 ( ) 40、天然干燥是将稻谷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在阳光下翻晒2-4天,使其含水量降到14%以下,然后入仓储藏。 ( ) 41、水稻的储藏只包括储米。 ( ) 42、水稻根系大多数随耕层深度的加深而延伸。 ( ) 43、农药类别的颜色标志条:除草剂——绿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 ( ) 44、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动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 ) 45、稻瘟病苗瘟一般发生在六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 ) 46、稻瘟病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 ( ) 47、我国植物保护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 48、稻田蓄水量由叶片蒸腾量、田间蒸发量和稻田渗透量三者确定。 ( ) 49、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 ) 50、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顶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 ( ) 51、一般来说,当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中部变成黄色,稻粒饱满,籽粒坚硬,变成黄色,就应收获。 ( ) 52、稻谷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重度不宜存三类。 ( ) 53、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穗枯型两种。 ( ) 54、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白化倒伏。( ) 55、绵腐病在立针期多为发生,主要从米粒感病,随后逐渐向谷壳破损的部位。 ( )

56、秧田要选择通风、向阳、土质好、地势高、距离水源较近、灌溉自如、盐碱轻、土地肥沃的地块。 ( ) 57、灌水要根据幼苗生长需水规律及气温变化进行,高温时应适当增加水层,“日排夜灌”,增强水温;低温时“夜排日灌”。 ( ) 58、三叶期以后,根系较发达,通气组织已发育完全,可以长期灌浅水,寒流期间为了保护秧苗,可以灌深水。 ( ) 59、若多效唑用量过多,稻苗会停止生长,则可用1-2克“920”兑10-15升水喷雾,以解除抑制,使稻苗恢复正常生长。 ( ) 60、生理性青枯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稻田灌水不当。 ( ) 61、水稻烂秧病是水稻苗期的重要病害。 ( )

62、针对青枯病,生产上应坚持长期深灌。 ( ) 63、品种的抗寒力与病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 ( ) 64、秧苗体内充实度高,束缚水含量减少。( ) 65、缺乏磷时、水稻叶色呈暗绿色,叶片宽而短,出现棕色斑点,叶尖及边缘卷曲,叶缘呈火烧状。() 66、水稻病害发病不能用一颗植株发病叶片数或发病面积占总页数或总叶片面积的比例可以做一个标准来评价发病情况。( ) 67、水稻纹枯病病斑最先发生在距水面最近的叶鞘上。( ) 68、二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2-4代。( )

69、科学施肥的方针是“前促、中控和后保”,做到蘖肥早施,基肥和蘖肥占总投肥量30%左右。 ( )

70、穗子大小、结实多少,主要决定于幼穗分化过程中形成的小穗数目和小穗的结实率。 ( )

71、宽行稀植的水稻,一块田内外水稻长相、穗子大小差异不是很明显。( ) 72、分布类型的调查可以指示环境异质与群体间的正负作用。 ( ) 73、稻飞虱雌雄均有长翅型和断翅型。 ( ) 74、褐飞虱发育适温为28-32℃ ( )

75、透明度和光泽度是指米粒胚乳的透明程度和有无光泽,它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指标之一。 ( )

76、水稻品种的熟性是稻米的蒸煮和实用品质因素。( )

77、采用通风恒温模式,选择朝阳干燥的场所,实施通风降温的方法进行仓储。( )

78、冲氮降氧法是在密闭条件下,将仓内放入氮气,把氧的含量降至10%以下,使害虫在缺氧的条件下窒息致死,可以对多种害虫进行防治,又环保。 ( )

79、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为光谱性,对人畜均有一定的毒性,甚至剧毒。 ( )

80、用精米的加工产量来衡量砻碾品质。 ( )

81、不同的品种,其胚胎的大小和精米加工时脱落难易程度也各异。 ( )

82、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人和动物营养所必需的一些氨基酸的含量较低。 ( )

83、对稻种进行蒸煮,待干燥后进行储存,采用此方法,保鲜效果极好。 ( )

84、秋凉以后应及时通风降温,可缩小分层温度,防止稻堆温度不均而导致毒变等。 ( )

85、为了实现水稻持续稳产、高产,必须改善地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 )

86、北方地区尽量减少耕作次数,保持土壤结构,采取留茬与覆盖等措施,减轻风蚀为害。 ( )

87、水稻生产季节性强,周期较长,一般要经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作业过程。 ( )

88、技术培训是示范推广的一项重要措施。 ( )

89、绵腐病在立针期多为发生,主要从米粒感病,随后逐渐转向谷壳破损的部位。( )

90、水稻烂秧病是水稻苗期的重要病害。( ) 91、二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2-4代。( )

92、稻飞虱雌雄均有长翅型和断翅型。 ( )

93、透明度和光泽度是指米粒胚胎的透明程度和有无光泽,它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指标之一。( )

94、用精米的加工产量来衡量砻碾品质。( )

95、秋凉以后应及时通风降温,可缩小分层温度、防止稻堆温度不均而导致霉变等。( ) 96、为了实现水稻持续稳产、高产,必须改善地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 97、适时早插秧要求气温稳定在12℃以上。( ) 98、技术培训是示范推广的一项重要措施。( ) 99、品种的抗寒力与病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 ) 100、秧苗体内充实度高,束缚水含量减少。( )

答案: 一、填空题

1、 野生稻 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2、 营养 生殖 3、 水分 温度 氧气 4、 10-13 14-16 16 5、 7-10 分蘖节 腋芽 6.n-3 四 一 7、 第一次 第二次 8、 10 50 80 9、快 快 快 快 10、2%-4% 0.13%-0.23% 5%-10% 0.1% 1.5% 11、氮 钾 氮肥 12、水分 土地平整 保持土壤质地疏松 洗盐防碱 13、阀块松散 土壤的理化性状养分利用率 病虫草害 14、动力旋耕机 畜力 15、16-18 14-16 16、作业效率 碎土程度 杂草 17、有机肥 化肥 磷、钾 18、硝酸铵 尿素 磷酸二铵 钙镁酸铵 碳酸氢铵 水稻专用复合肥 有机肥 19、速效 缓效 长效 20、99 99 99 21、401 石灰水 福尔马林 温汤 22、水育秧 早育秧 湿润育秧 塑料薄膜保湿育秧 两段育秧 塑料软盘育秧 23、14 3 4-5 16 24、秧龄长短 品种特征 气温高低 对秧苗分蘖的要求 25、勾秧 漂秧 伤秧 漏秧 26、分布均匀 光照能力 争光 夺肥 早分蘖 27、长方形插植 宽行条播 28、伤根 伤叶 断苗 失水 29、1.5-2 40-50 30、氮肥 31、效率 播种 劳动力32、3-5 8-10 6-8 33、12-13 12-13 12-13 7-8 34、1.3-1.4 控蘖 晒田 晒田 晒田 晾田 35、3-5 落干 3-5 2-3 36、粒肥 3-4 抽穗 37、稗子草 三棱草 芦苇 莎草 38、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植物检疫 农业 生物 物理机械 人工 药剂 39、运送 储存 保管 40、收、发货人员 进、发货 发票 农药 进货数量 日期 41、神智清醒 洗胃 引吐 解毒剂 42、人工 半机械化 联合收割机 43、初步清理 除稗 去石 磁选 44、储运 销售 计量 45、储藏 运输 销售 46、标签 纯度 净度 发芽率 水分 47、天然干燥 人工干燥 48、地力 有机肥料 49、有机肥料 深翻 改良土壤 50、齐 平 松 碎 净 墒 51、灭生性除草剂 52、触杀性除草剂 53、12℃ 10℃ 54、风选 筛选 盐选 泥选 55、急性青枯死苗 慢性黄枯死苗 56、生育期 57、幼穗发育期 58、田间蒸发量 稻田渗透量 59、单位面积穗数 每穗粒数 粒重 60、植物生长调节剂 61、苗瘟 叶瘟 节瘟 穗颈瘟 植梗瘟 谷粒瘟 62、叶枯型 凋枯型 63、幼虫钻蛀茎秆 枯心和白穗 64、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 稻穗失去绿色 穗中部变成黄色 稻粒饱满粒子坚硬并变成黄色 65、宜存 轻度不宜存 重度不宜存 66、立针 一叶一心 15% 150 50-100 地表 67、3.5-4.0 离乳 4片 自养 胚乳中 青枯 立枯 68、返青速度 分蘖迟早 长势好坏 产量高低 壮秧 69、控制徒长 增加分蘖 抑杀杂草 防止败育 70、0.2%CuSO4 100千克 71、5-7 5-8 72、多效唑 73、水分 74、灌深水 落水晒田 75、束缚水 渗透压 抗逆性 76、变浅 褐斑 硫化氢 根腐 77、株数 单株分蘖数 分蘖成穗率 插秧密度 移栽成活率 分蘖期 78、发病率 严重率 病情指数 79、防早 防小 防了 80、单位面积上的穗数 每

穗粒数 千粒重 81、长穗 82、结实 83、冬季低温 食料 84、熟性 90% 比率 理化特性 糊化温度 米胶稠度 米粒延展性 香味 85、品种 包装 害虫 有虫 无虫 通风设备 86、无机杀鼠剂 黄磷 灰黄色 大蒜 酸 87、抗凝血慢性 淡黄色 80% 口 鼻 耳 皮下 出血 88、早籼稻 中籼稻 晚粳稻 89、胃酸 磷化氢 90、糊粉层 91、95% 淡绿 92、水分含量 93、10℃ 94、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施肥措施 灌溉技术 植保制度 95、高杆 矮秆 体积大的 不同叶型 深根 浅根 不同生育期 早熟 晚熟 96、疏松耕层 破除犁底层 改善耕层结构 熟土 生土 绿肥 有机肥 97、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条件 增产措施 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 盲目投资 98、目的 手段 产量 技术措施 99、返青速度 分蘖迟早 长势好坏 产量高低 壮秧100、束缚水 渗透压 抗逆性 二、判断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